生态城镇化的内涵及特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内涵:生态城镇化是指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以生态经济体系为核心,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使城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最佳结果。具体到实践中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产业化为动力,以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统筹兼顾,相辅相成为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体,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的生态化、集群化、现代化的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之路。
生态城镇化的“生态”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的过程中去,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镇的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生态城镇的“城镇”已不是一般概念的城镇,而是与其所处的区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是人、自然与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城镇;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生态化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它与传统的小城镇有本质的区别。生态城镇化目前真正代表了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是人们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特征:1、生态化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镇化以生态理念为主旨,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全过程,这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2、个性化是生态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生态城镇化不但在风格上要有独特魅力,在产业发展模式上也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因地制宜发展个性化的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努力保持和发挥好自身个性化特色,并使之转化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3、人本化是生态城镇化的核心理念
在生态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问题是以人为本,即人本化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在未来五到十年间,中国的城镇化将更注重其以人为本的民生属性。
4、循环利用是生态城镇化的重要特征
循环利用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的要求而形成的生态型生产消费模式。通过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用物流或物质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副产品的合理利用的产业共同生存,遵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的“两低一高”的经济运行效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城镇的有效途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