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看”的俄国小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近日,我在读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这又是一部宏篇巨著,据说比《红楼梦》的篇幅还要长五分之一。很多人见它那么厚,对它望而却步。

然而,我想真正让人望而却步的,不止是篇幅的浩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书中那些俄国人的名字,真是难记!

俄国人的名字之所以难记,有两个原因:一是长,一个完整的俄国人名字,有两至三节,翻译过来,一般都有十几个汉字,最多的有十五六个字。如鲍里斯的母亲叫“安娜·米哈依洛夫娜·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皮埃尔的父亲叫“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别祖霍夫伯爵”。这样的名字,不知道俄国人是怎么念的,怎么记的,我是念不顺,更记不来。所以有人说,看俄文小说,若是把里面的人物名字去掉,至少可以压减五分之一的篇幅,这确实不是夸张。二是名字多。一个人往往有多个名字或称呼,既有俄文名字,又有法文名字,还有呢称、爱称,还有名字加父姓。比方说尼古拉,他的全名是尼古拉·罗斯托夫,又有爱称,叫尼科连卡、尼科卢什卡。有的还可以把三节名字分开来叫,都是一个人。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称呼,前面那句话用这个称呼,后面那句话用那个称呼,两个称呼发声完全不一样,却是同一个人。举个例子,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你怎么这样阴沉沉的?”涅斯维茨基发现安德烈公爵脸色苍白,只有一双眼晴闪闪发亮,便问道。

“没有什么可高兴的。”鲍尔康斯基回答。

在这里,涅斯维茨基问的是安德烈公爵,可是回答的却是鲍尔康斯基,看上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其实他们是一个人。你拧得清吗?

所以,对于书中的每个人,你得聚精会神地记着他们的名字,谁是谁,哪跟哪,都要拧清楚。否则你会把同一个人看成好几个人,一时在这里,一时又在那里,跟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样越看越糊涂,最后会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经历过这个情况。初看的时候,我不太注意这一点,因为部头大,又没打算去研究它,心想囫囵吞枣看懂个大致的情节就行了。结果看到中间,发现这书中不仅人物多,关系复杂,而且这些人物又有多个名字和称呼,看着看着,我就看不下去了,看得我一头雾水,搞不清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我下定决心要啃完这部书。但这样读下去肯定是不行的,落雨背稻草,后面会越来越难,说不定会把我读出神经病来。于是,在看到第十章的时候,我果断地放弃了,从头重读。这次我吸取了先前的教训,力求记住每个人的名字,一点一点地看,象考据文物一样,把握每个人的脉络和去向,这样才免强把这开头部分的内容看懂了个大概。

所以说,看俄国小说确实不是件容易事的,与咱们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中国小说比较起来,看同样部头的书,恐怕要多花至少两倍以上的精力。但是,即便如此,托翁的小说写得实在是太好了,不看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

2021年5月4日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