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向往的那一半灵魂--《七月与安生》影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请原谅作为一个原著粉,去看这种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就是带着先入为主的心态去的,也就难免处处要拿电影与原著做对比。

         七月与安生在电影里,都被加上了姓,变成了林七月,李安生,去掉了原著里文艺教母的标签意像--阳光,铁路,棉布衬衫,白球鞋,加上七月那个看上去很有尘世生活味的妈,一下子就使得原著里原本不食人间烟火的七月与安生接上了地气,像我们生活中会遇见的女孩子了。

         人物性格有很大的改动,原著中,七月温良厚道,对于闺蜜和男友的隐秘感情,在撞见真相之前,一直是下意识地让自己处于刻意糊涂的状态,尽最大可能地保住了自己的幸福。就像小说里所说的:七月总是憨憨的,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

        在电影里,落到现实里的七月则显得尖刻多了:不愿当着安生的面接家明的电话,对家明绝口不提安生的归来,在安生的面前摆阔,讽刺安生的生活方式…..

        这是现实中女孩子对待情敌的方式,虽然不符合原著中七月的性格,但更符合真实的人性。

        家明在原著中,是一个面目模糊的角色。反复被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苏家明是七月和安生十六岁之前,包括之后见过的,最英俊的男人。

        真是一帅抵百恶,有了这个护身符,在两个女孩不动声色的角力中,他的沉默和淡然只是让这个人物显得更加飘逸出尘。

        但当电影真给这个角色加上一张人间的脸,让他走动起来,男神跌入凡间,在两个女孩子之间犹疑不决,一下子就不可收拾地沦为渣男。

        安生算是还原度最高的一个角色。作为原著粉,当年是我是七月与家明党的,因为两个人都是安静温和的好人,而安生是个不安分的,破坏他人感情的小三。但在电影里,七月与家明感觉像是被丑化了,这样一来,安生反而成了最可爱的人。

        这里头似乎有导演本人的爱憎:他果断地抛弃了七月与家明在原著中表现的社会人格,很犀利地把家明和七月的内心角色还原在影片中,结果发现一个是怂蛋,一个是心机婊。

         结局的改动更是让导演的爱憎显露无疑。原著中安生为爱漂泊一生,生下家明的孩子后死去,七月和家明收养了这个孩子。电影里则改成七月让家明临时逃婚,以助自己解脱桎梏,好去过和安生一样的漂泊的日子,但很不幸生下孩子之后就大出血死了。

         安生用七月作笔名,写了一本《七月与安生》的小说,让两人在小说的结尾互换了生活方式,天性不羁的安生遇见暖男老赵,开始穿上中规中矩的套装,上班,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而一贯喜欢安定,不愿出远门的七月,则背上了登山包,开始四处流浪,享受漂泊的幸福。

        在这两个名字频繁的切换中已经凌乱了吧?这正是电影和小说共同的主题所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好闺蜜爱上同一个男人这种老套路,小说《七月与安生》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当年那种让人惊艳的语言风格之外,还因为比起一般的三角恋,七月与安生之间,闺蜜情超过了男女情,但却并非是因为有人发扬圣母风范,说什么假大空的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的鬼话,而是因为七月与安生代表着一个人灵魂的两个对立面,一个渴望安定,一个渴望漂泊,一个总是以被选择来逃避内心负累,一个总是主动选择主动背负。而两个女孩之间即便彼此伤害到刻骨依然无法割舍的友情,是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没有的品质:我爱你,因为你刚好是我向往的那一半灵魂。

        如果有机会,能用内心另一半的灵魂去过另一种生活,那是难得的圆满,若不能,那是宿命。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活在宿命里,圆满的人生就像完整的人格一样,稀少,且可遇不可求。

        互换人生也许是一种圆满,那也不过是想象中的圆满,就像电影里,安生和七月也只能在小说里才能得到幸福,那是自己曾经向往的另一种生活。而梦想落进现实,七月这种温室花朵根本不适合流浪,在漂泊过程中大伤元气,生下孩子便离世了。安生孑然一身,带着七月留下的孩子和青春期使劲折腾留下的伤痛,过着平淡的日子。

        小说告诉我们,不作不死,电影告诉我们,不作会死。在我看来,大概是谁不合作家或者导演的口味就会死。当然,这是句玩笑,真相也许是像导演借七月的妈妈之口说出来的:女孩子啊,折腾一点未必就不幸福,只是太辛苦。但是,对于女人来说,不管走哪一条路都是辛苦的。所以,喜欢作的人尽情作,不喜欢作的人可劲装。反正不管你作还是不作,人总归是要死的。

        七月和安生闹翻后重逢,为情厮杀的伤口渐愈,疼痛依旧,两个女孩面对面站着说话,不约而同地仰头抑制着眼泪的画面十分动人----情场输赢何足论,终是成长慰人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