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材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31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万词以上,并且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开展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本文结合笔者对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尝试与实践,阐述了开展高中英语名著课外阅读的意义、实施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策略;阅读技能;语言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71-03
  一、引言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经常节选自名篇名著。2012年福建高考阅读题中也出现名著节选。这引起许多一线英语教师对名著阅读的热议和探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阅读语言技能目标中明确的要求:除教材外,六级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23万词以上;八级30万词以上。并且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仅靠课本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非常有限。大多集中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和部分家庭作业中,除此以外,他们几乎很少接触课外阅读,更不谈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因此,为实施《课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技能,探索一条新的更有利的课外阅读途径----开展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成为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开展英语文学名著阅读的意义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粹,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历经风雨沧桑的考验,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它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当然,英语文学名著亦是如此。因此,开展英语文学名著阅读不仅对《新课标》的实施,而且对学生个人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升学生的英文素养
  大部分现行教材所选择的语言材料和所设计的语言情景,力求真实,尽可能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要兼顾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承载语言的基本知识,因此英语名著极少被选入教材,形成了一个课堂教学无法弥补的空白,因而学生也丧失了真实阅读的机会。所以,英语名著阅读是对现行教材的有益补充,它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英语名著的题材广泛,故事引人人胜,语言流畅生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有助于打开学生兴趣的大门。
  英语名著具体综合而且真实地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哲学思想等。因此,阅读英语文学名著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英文素养。
  2、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开展英语原著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语言基本知识。在阅读英语原著过程中学生够频繁的接触各种词汇、句型和语言现象,文学作品所提供的语境也使得单词、词组以及句法更容易理解、记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可以记住这些词汇而且熟悉了它们的用法,还能熟练地掌握英语句型的变化。一些学生自发也发出“在文章中背单词效率更高,记得更牢,更清楚用法”的感慨。
  其次,开展英语原著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平常的高考阅读训练中喜欢逐字逐句通读全文,过分关注生词,甚至一遇到生词就拿起手机开始翻资料;一遇到长句难句,就回读。这样不但浪费时间,降低了阅读速度,还有可能间断了对整篇阅读内容的理解,甚至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兴趣。可是他们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阅读长篇名著时,往往急于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懒得翻资料找,也不再回读 ,有的时候根据上下文语境特别是作品的情节线索,进行推理判断,猜测词义,有的时候他们干脆“不理它”,久而久之他们在无形中学会了“学会猜词”、“略读”和“跳读”等重要的阅读技能。笔者还发现学生还会根据书本中的插图和章节的小标题预测故事的结局,这正是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预测”的阅读技能。
  再次,开展名著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而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阅读名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语汇,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明喻、暗喻、排比、夸张等。在小说《红字》中,霍桑就运用了他所擅长的象征手法。一个红字“A ”就有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如“私通(Adultery) ”“天使( Ange1)” “才干 (Ability)”等。名著中还有很多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阅读后如果能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显然能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人耳目一新。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积累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会厚积薄发,写作水平也会随之出现质的飞跃。
  3.有助于促进高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三年正是学生形成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阶段。面对普遍浮躁的社会,面对鱼目混珠的网络文化和影视文化,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经典名著无疑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扬善惩恶,提倡健康向上,奋斗不息,宣扬文明道德,提倡人文关怀等方面起着独树一帜的积极作用。英语文学名著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原生态的英语语言同时,又潜移默化的熏陶着学生,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震撼,思想上的碰撞、精神上的对话。在这种独特的心灵体验中,学生的性情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塑造,精神得以升华,道德品质得以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得以形成,进而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比如他们在阅读《简爱》时,能明白“人生的价值等于尊严和真爱”;他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能体会到鲁滨逊的勇于进取,顽强坚毅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他们读《老人与海》时,能感受“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的硬汉精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