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作文——我心中的鲁迅的例文的呀

我有急用的

第1个回答  2006-10-28
我心目中的鲁迅

一个用一枝笔就能使他的敌人坐立不安胆颤心惊的人,一个为了唤醒中华民族而冲锋在文艺界最前线的人,一个死后棺木上盖着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的人,一个至今还能有力地震撼着中国文坛的人。在当代的中国,读过书的人没几个是没有拜读过他的文章。从《狂人日记》到《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而三事》,18年的笔耕不辍,为数众多的杂文、小说、散文和诗歌,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也在他的读者和拥护者的心中留下了冷峻尖刻而又犀利的形象。

还记得,那个出生在富贵之家却喜欢在花园玩耍的孩童,那个为了提醒自己不要迟到而在桌子上刻了个“早”字的孩子,那个为了日趋破败的家庭的生计踮起脚尖在当铺柜台前喊着“当当”的少年,还记得那个为了提高国人身体素质而流日学医的热血青年,那个为了疗救国人麻木的精神而弃医学文的25岁的青年,那个为来访的青年拿靴子去补的“进化论”信奉者。
还记得,鲁迅先生在收到母亲生病的信息后急急忙忙地赶回家乡,却发现这一切只是一个让他回家成亲的骗局,可是他发现真相之后并没有拂袖而去,反而平静地行礼、拜堂,在形式上娶了那个未曾谋面的女子,成全了年迈的母亲要“送给她自己的一份礼物”的愿望。也许有人说,鲁迅对朱安女士太无情了,可是,这一场嫁娶不是任何人的错,只是那个时代的错误,而从那以后,鲁迅却负担起了这个他并无一丝爱意从未有过肌肤之亲的女子的生活费用,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真正意义上的妻子又承接下了这个责任。
还记得,北京八道湾的那方宅院,那里曾经住着中国文坛上的两个名人,那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曾见证了那份融融的家庭乐,那份浓浓的兄弟情。虽然后来羽田信子——周作人的来自日本的妻子一手扰乱了这份平静,但是周氏兄弟相互之间的源于血缘的那种了解和默契,那种埋藏于内心深处的关切和怀想,却是任何人、任何事情也无法抹去的。
还记得,鸿雁上的称呼从“广平兄”,到“小刺猬”,到“小莲蓬”,到“乖姑”,我发现,在面对能进入自己心灵深处的人的时候,鲁迅先生也有一份童趣和稚气,然而我能感觉到更多的,是那份由淡而渐浓的爱意,和那两颗火热的互相温暖的心。从普通的师生,到关系融洽的笔友和朋友,再到相互爱慕的恋人,最后结成夫妇,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顶住了多少的压力,破除了多少的限制,这份艰难,足以证明了他们的爱情是何等的高尚和纯洁,是何等的深沉和坚定。
还记得,在上海那座普普通通的小房子里,有着一个白胖的小孩和一个慈爱的父亲,有一首自编的“小红象”童谣,有着一个和睦温馨的小家庭,有着天下人都能平等地拥有的亲情、爱情和天伦之乐。海婴是幸福的,不是因为他是文坛巨人鲁迅的儿子,而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爱他,又爱的得法的父亲,和有一个坚强勇敢的同样爱着他的母亲。这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得到的爱,已经使周海婴有了足以在他的一生中以鲁迅的儿子的身份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非常喜欢《两地书》,喜欢《鲁迅与我70年》,它们让我发现了,生活中的鲁迅,也有他温情的一面,他那冷峻的眼睛,也会放出柔和的光芒;他那紧抿的嘴角,也能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他竹枝般的手指,也会轻轻抚摩爱儿的头顶;他那象匕首象投枪的笔触,也曾自称“小白象”,也曾写出“小刺猬”那样亲昵的称呼。鲁迅,在我心中已经不再是那尊冰冷的石像,更不是文坛上一位高高在上的神灵,他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凡人,看着这两本书,有时候我竟会觉得鲁迅象我邻家的伯父那样亲切。他的作品我们不能忘,他的文采我们不能忘,他的贡献我们不能忘,但是,鲁迅同时也是一个儿子,一位兄长,一位丈夫,一位父亲,这一点,我们更不能忘。
诚然,在面对敌人的时候,鲁迅先生是一个勇敢的先锋者,是一个坚强的斗士,他的笔锋是尖利无比的,是匕首是投枪,他的文章一字字一句句地带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期望投掷而出,命中敌人的心脏。但是当他面对的是自己的母亲、兄弟、儿子,面对的是自己所爱的女子,面对的是站在同一阵线的战友的时候,他的文字是温和的、带着爱意的,他的话语是亲切的,他的表情是柔和的带着鼓励的。只有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完整的有感情的人,才是一个有着丰满健全人格的人。而我们,作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文学爱好者,要是能够跳出教科书的条条框框和方向性引导,用我们自己的眼光和角度来理解鲁迅,应该能够得出一些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的观点和结论的。
不错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http://www.jnbbs.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712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