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领导的现实生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企业领导力的培育需要两种理念共同推进:一是企业领导层表现为牵引力的领导力,二是企业员工表现为追随和推动行为的领导力。盈利组织,不但要在决策层面在高层领导者集体内形成互动,而且要仔细倾听来自基层熟知工作环境经验丰富的员工意见;而且要在日常工作中,善于赢得追随者并激发追随者形成自我领导的能力,形成推动决策和有效执行的合力。领导并非完全能靠自己的意志力完成全程导航的领导过程,在飞行中面临的疲惫和意志削弱需要依靠追随者的嚎叫呼号,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激发领导者的意志和动力,推动领导力的持续发挥。共享领导要着重在全面领导理的管理和开发上下工夫:
第一,领导力是一种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与想象力,以期全力以赴,共同完成明确目标的能力。这说明领导力就是一种影响力,通过这种影响力,激发团队的热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所有员工全力以赴,来共同完成一个明确目标。
第二,强调员工的自我开发与管理。并非只有顶着经理头衔的领导才需要具备领导力,领导力的培育就不仅仅指组织的高层,还包括各层员工,要让每个员工通过日常工作与生活经验培养积累而获得领导能力,使每个人都成为主动者,成为自己的领导。对与员工的领导里培育来讲,主要是实现自我潜能的激发和自我能力的开发,每个员工形成一种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动力,对组织的事业与目标充满激情,自觉自愿地全心投身于工作,不断去实现与超越目标。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企业,其领导力应是由下而仁的生成,而非传统认为的只是由上而下的灌输,唯有能持续的在各阶层培养出领导者的企业,企业才能适应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 公共组织实为以公共利益为旨归的组织,包括政府部门、公民社团和其他非盈利组织。公共组织中的领导力共享的实际上借鉴于企业组织的共享模式,在形式表现为两种分权:
第一,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干预能够在特殊时期成为规避风险抵御灾难的有效工具,但是过度的经济干预则严重干扰市场秩序,市场经济秩序与政治秩序高度统合,经济政治化政治僵硬化,抑制了经济发展效率、挤压了人们经济生活空间、浪费了公共服务的社会资源、扭曲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全能政府必须审视与经济的关系,给企业自主权,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向市场放权,向有限政府转变。
第二,政府向社会放权。强政府、弱社会的政社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任何一个政府已经不能单枪匹马地迎接全方位的挑战。政府作为执掌公共权力的组织,他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模式以及其他组织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使得她在社会事物面前出现两种可能:一,集万民之所能做万民之不能;二,集万民之所能侵扰万民之所能。前者当然是所乐见的,后者则显而易见地造成公益对私利的危害。如若听任政府包揽社会事务就会低估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降低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的成本和压力。私人领域应该由当事人自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政府要合理从社会、经济、文化等非政府活动领域中抽身退出,除了关系到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战略任务,能够交由社会处理的就交由社会处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使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政社合一逐步走向政社分开。
共同治理是围绕公共利益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分享公共领导力的有效方式。它是一种由各种公共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共同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总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让渡了部分领导力于社会和市场,但仍然作为领导力的主导力量存在;社会和市场则与政府共同分享领导力,实施领导行为。推及到国际层面,从“霸权稳定论”、“民主和平论”、“多极均衡论”实际上使得全球国际公共事务的领导权逐渐分散,一直到全球治理,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主权国家、全球公民组织、跨国公司等等都成为参与领导全球公共事务的主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