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河务局的洪水灾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历史上黄河洪水灾害严重,尤其是黄河下游,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在下游决口的年份达543年,决堤次数达159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洪灾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每次决口泛滥或改道都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1933年8月,陕县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下游两岸决口50多处,淹没冀、鲁、豫、苏四省30县,受灾面积6592公里,受灾人口273万多人,死亡1.27万余人。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掘开花园口大堤,黄河夺淮入海,淹及豫、皖、苏三省44县,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黄河下游凌汛灾害也很严重,1855年铜瓦厢改道至1955年的一百年中,发生凌汛决溢的有29年,平均三年半就有一年凌汛灾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1955年凌情严重,分别在利津县王庄和五庄决口成灾。
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理黄河以来,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沿黄党政军民、治黄职工的严密防守,战胜了历年洪水。特别是战胜了1949、1958、1976、1982年大洪水;安全度过了1969年和1970年三封三开的严重凌汛。近年来,又战胜了2001年汶河东平湖大水和2003年?决口的险恶局面,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定环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