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舍学论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第一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二)课文探究

第1句讲:学习方法

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

(一)分析文义

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状语)不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二)课文探究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第三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二)课文探究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第四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二)课文探究

本章谈学习方法

第五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夫子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为什么是“三年乃成”?三年大概是古人的常用语。古书云:“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古代考察政绩,三年一考。为何三年一考?因为三年之后,可以有富足的粮食,粮食富足了,老百姓的教育也跟上去了。即三年“兼有富教之术”。

对于治国,夫子是胸有成竹,他既有治囯之道,又有治国之术,五十一岁时,夫子得以在鲁国任职,当上了中都宰,他实行德治,成果显著,一年时间就让中都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足见夫子的才能,也足见此言不虚。

天地悠悠,沧海桑田,无论何人,亦不过匆匆过客。当学夫子,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亦知用行舍藏之理,故其设定目标,乃在能力许可范围之内。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善人本质是善良的,虽没有自觉的道德学问修养,治国要相续百年才能有成,这是夫子因天下诸侯纷争,杀伐不断而发出感叹。意思是虽然得不到圣人治国,但若有善人治国,使人民免于水深火热,即使时间久一点也是大好事。

但仅能"胜残去杀",使国家摆脱战乱,还远远不够。犹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距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相差悬殊,是一个道理!

王者就是有崇高道德,又受天命为人间之王的人。王者治囯行教化,施礼乐,一代人为道德所化,仁风遂开,并逐渐推行,最后使天下都达到仁德,由此也可看出圣王之德化效力,远远大于善人之拨乱反正。故能“必世而后仁。”

此三章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治囯之时效的“意义序列”。三年有成,言其为效之速;世而后仁,百年去杀,言其为期之遥;治天下难易浅深,迟速近远,居然可知。“半部《论语》治天下。”至诚无欺也!夫子,圣人不得埶(势)者也!(焦英)

夫子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为什么是“三年乃成”?三年大概是古人的常用语。古书云:“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古代考察政绩,三年一考。为何三年一考?因为三年之后,可以有富足的粮食,粮食富足了,老百姓的教育也跟上去了。即三年“兼有富教之术”。

对于治国,夫子是胸有成竹,他既有治囯之道,又有治国之术,五十一岁时,夫子得以在鲁国任职,当上了中都宰,他实行德治,成果显著,一年时间就让中都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足见夫子的才能,也足见此言不虚。

天地悠悠,沧海桑田,无论何人,亦不过匆匆过客。当学夫子,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亦知用行舍藏之理,故其设定目标,乃在能力许可范围之内。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善人本质是善良的,虽没有自觉的道德学问修养,治国要相续百年才能有成,这是夫子因天下诸侯纷争,杀伐不断而发出感叹。意思是虽然得不到圣人治国,但若有善人治国,使人民免于水深火热,即使时间久一点也是大好事。

但仅能"胜残去杀",使国家摆脱战乱,还远远不够。犹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距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相差悬殊,是一个道理!

王者就是有崇高道德,又受天命为人间之王的人。王者治囯行教化,施礼乐,一代人为道德所化,仁风遂开,并逐渐推行,最后使天下都达到仁德,由此也可看出圣王之德化效力,远远大于善人之拨乱反正。故能“必世而后仁。”

此三章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治囯之时效的“意义序列”。三年有成,言其为效之速;世而后仁,百年去杀,言其为期之遥;治天下难易浅深,迟速近远,居然可知。“半部《论语》治天下。”至诚无欺也!夫子,圣人不得埶(势)者也!

——————焦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