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工业企业经营各过程的业务特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4

简述工业企业经营各过程的业务特点

(1)资金投入过程的特点: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公司、企业的债权人权益即负债。从其形成来看, 所有者权益主要来源于公司、企业投资者的初始投资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实现的留存收益。另外,企业因资产评估、接收实物捐赠、外币折算等原因形成的资本公积也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项来源。从其构成来看,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又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负债所代表的是公司、企业对其债权人所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比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长期负债。
(2)原材料购进过程的特点:资金投入公司、企业后就开始了生产经营,对于制造业来讲首先应购买原材料。制造业的原材料的购进业务一般分为两个环节: 一是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二是原材料的入库。
(3)产品生产过程的特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耗费过程。生产耗费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耗费,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耗费。生产过程的核算任务,就是将上述费用进行合理的归集和分配,最终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4)产品销售过程的特点:销售过程是公司、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既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又是货币资金回笼过程,它是公司、企业产品再生产过程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公司、企业按照经营执照上规定的范围从事的活动称为主营业务活动,从事经营执照规定范围以外的活动称为附营业务活动。与此相适应的制造企业的销售可分为产品销售和其他销售。无论是产品销售还是其他销售,公司、企业在与购买单位按售价办理货款结算的同时,应确定其收入的实现与销项税额的发生。公司、企业为了获得收入就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库存商品或库存材料的减少,为推销该产品发生的营销费用以及按税法规定应向国家交纳的税金等。
(5)利润形成及分配过程的特点: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减去有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收入大于相关的成本与费用,企业就可获得利润;收入小于相关的成本与费用,企业就会发生亏损。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扩大收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努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才能为国家上缴更多的所得税,才能更好地改善职工的生活水平,才能为投资者提供尽可能高的投资报酬。

中小型工业企业经营特点

中小型工业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简述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特点。

(1)企业战略活动必须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因而控制具有开放性。
(2)战略控制是企业高层管理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的总体控制。
(3)战略控制所依据的标准是企业的总体目标,而不是战略计划本身的目标。
(4)战略控制要是战略计划保持稳定性,又要具有灵活性。
(5)战略控制根据企业的效益,客观地评价与衡量战略行为的正确性。但很难用一个短期见效的定量形式评价衡量战略行为。

企业经营过程综合业务的核算(急)

购入原材料一批,尚未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法核算)
借:在途物资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应付账款 23400
以现金支付上述材料运费1000元(题目没有涉及增值税)
借:在途物资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上述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24400
贷:在途物资 24400
转账支票,购买办公用品一批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生产车间为制造A产品领用甲材料。。。
借:生产成本—A产品 6000
生产成本—B产品 8000
管理费用 2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6000
原材料—乙材料 10000
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500元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职工刘芳出差借款3000元,开出现金支票
借:其他应收款—刘芳 3000
贷:库存现金 3000
刘芳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2000元,余款退回现金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2000
库存现金 1000
贷:其他应收款—刘芳 3000
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1000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0000
生产成本—B产品 30000
制造费用 10000
管理费用 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0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车间3300元,管理部门1200元
借:制造费用 3300
管理费用 1200
贷:累计折旧 4500

在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中,其经营资金的主要变化方式是

A, 在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中,其经营资金的主要变化方式是
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
储备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
成品资金转换为货币资金

因此应该选择A, C, D

简述制造企业经营活动循环和周转的过程。制造企业经营活动与商业企业经营活动有什么区别

接订单-购材料-生产-销售
制造业多了生产环节。

现代物流企业经营业务核算特点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非法人物流经济组织可比照适用。世界10大物流企业,我们发现呈现出如下4个特点:
1、美国物流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世界前10大物流企业中美国占有5家,其中包括两家最大的公司UPS和FedEX,同时这5家的收益之和占前10大企业收益的2/3,可见美国物流企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物流市场发达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
2、10大成功物流企业中,以空运、快递、陆运等业务为主要背景的公司居多。如UPS的陆运和空运业务分别占54%和19%,FedEX的空运和公路运输业务分别占 83%和11%,日本通运的汽运和空运业务分别占44%和16%,TNT的邮递和速递业务分别占42%和41%,P *** pina的空运和海运业务分别占45%和31%。
3、业务的地区性集中化程度高(即本土化程度高)。如UPS的美国国内业务占其整个业务的89%,FedEX的美国国内业务占76%,DPWN的欧洲业务占其总业务的70%以上,TNT在欧洲的业务占它总业务的85%,日本通运本土化达到93%。
4、10大物流企业中绝大部门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大多拥有物流设施和网络。
因此从业务结构来看,在进军现代物流行业的诸路大军中,具备快递、空运等快运业务背景的综合企业将拥有巨大潜力。

简述企业经营战略提出的背景

经营战略提出的背景
1.企业经营战略是市场经济发展条件提出的,首先产生于发达国家的企业
,到70年代很多国家的企业开始了“战略制胜”的年代,进入80年代初,我国企业纷纷开始了研究战略问题。
2.提出经营战略问题重要性:
1)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需求由低层次向中高层次转化,趋同性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转变,向生产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生产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企业必须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以便在将来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3)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要求企业不断变革已有的技术产品,必须从长计议,进行战略规划。
4)资源供应日益紧张,特别是资源型企业必须提早考虑未来资源枯竭时,企业如何生存难道问题,作出长远性的规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开发。
5)社会、 *** 、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限制越来越多,因此治理“三废”,保护环境,是企业必须从大局出发,进行规划,认真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6)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主动谋划适应外部环境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特点
1.经营战略的概念
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为谋求生存和不断发展而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是企业家用来指挥竞争的经营艺术。
2.经营战略的特征:
1)全局性,经营战略规定企业的总体行动,追求企业的总体效果,对企业的整体效能有着重要影响。
2)长远性,经营战略是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生存和发展的统筹谋划,必须制定长远规划,并分阶段实施。
3)抗争性,经营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与对手相抗衡的行动方略。
4)纲领性。
5)相对稳定性。
3.经营战略决策工作的特点:
1)战略决策对象的复杂性。
2)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
3)决策条件和结果的风险性。
4)方案评价的困难性。
三、制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制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在于:
1)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杂的要求。
2)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
3)优化配置企业资源结构,谋求理想的经济效益。
4)科学安排企业高层工作的要求。
2.经营战略决策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
经营战略决策是关系企业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原因在于:
1)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是企业基本行为的选择。
2)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环节,包括四个阶段:
(1)战略制定准备工作。
(2)战略方案的拟定、评价和选择的工作。
(3)战略方案规划工作;
(4)战略的实施和控制工作。
3)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
第二节经营战略的重大关系、内容和体系
一、经营战略制定需要考虑的重大关系
1.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
2.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有顾客就有市场,市场是企业经营市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目标市场,即确定那些顾客作为企业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课题,主要包括: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卖与买的关系、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争夺与被争夺的关系。
3.企业与供应者的关系,是指为保证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来源单位。
4.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是指与本企业争夺销售市场和资源的对手,是相互争夺的关系、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
5.企业与经销者的关系,是生产与流通的关系,也是卖方与买方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争夺与被争夺的关系。
6.企业与 *** 的关系,即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7.企业与社区的关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保护社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社区的广泛支持。
8.企业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简述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

企业经营活动是指企业经营对象的内容或经营内容。企业经营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活动。生产活动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活动。生产活动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经营活动。生产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2)销售活动(或称营销活动)。营销活动是指借助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运用“商品——货币”关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引导产品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或者使用者从而实现产品由实物形态到货币形态转化的活动。
(3)供应活动。供应活动是指用货币向供应单位购买企业经营所需的物质资料的活动。供应活动产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
(4)财务活动。财务活动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涉及资金的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分配等一系列活动。财务活动是其他各项经营活动的“血液”。
(5)人力资源开发活动。

简述伦理导向下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特征

(1)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2)超越法律。
(3)强调自律。
(4)履行道德责任。
(5)追求卓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