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8-03-26
桐乡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四字成语。方言成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ABCD式、ABAC式、ACBC式、AABB式、ABCC式、AABC等六种。它的构词特点有常规重叠式、变异重叠式、核心词统领式。方言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习俗,具有独特的表达魅力。
关键词 方言 成语 魄力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这个特殊的语言现象早在东汉时期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称为“成言”(1)。成语大多是四字成词,形式固定,意义精辟,通俗易懂,是汉文化的瑰宝。普通话中的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等。方言是普通话的地方变种,方言不仅传承了普通话的成语,也产生了具有方言特色的特殊成语。
茅盾的故乡-桐乡是文化之邦。桐乡方言中存在着大量四字成语。方言成语是方言区百姓口头常说的习用语,结构固定,意义精辟,方言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与普通话成语的最大区别是大多没有出处。
这些方言成语不仅提高了桐乡话的表现力,也丰富了汉语词汇宝库。研究这些方言成语,不仅有利于方言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民情风俗。
一、桐乡方言成语的形式
桐乡方言成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1. ABCD式,即组成成语的四个字各不相同,如:
假来触气(假情假意):伊从里厢出来假来触气讲:“哎呀,早晓得倷要来,吾要多买点小菜特。”
的角四方(方方正正):格块木板真刚的角四方。
胡拖稀湿(湿透了):半路浪落特阵头雨,身浪落得来胡拖稀湿。
懊难叫苦(叫苦不迭):喫介点点苦用勿着懊难叫苦得。
其它的ABCD式的成语有:
恶结八腊(恶毒)、脱头落角(办事不可靠)、恨尽切骨(深恶痛绝)、贼骨野油(贼头狗脑)、哭出乌拉(哭的样子)、了烦愿心(漫不经心)、什野糊槽(一塌糊涂)、善理和当(适而可止)。
2.ABAC式,即组成四字成语的第一字与第三字相同,如:
活里活络(模棱两可):讲闲话勿要活里活络,要末来,要末勿来。
穷兴穷活(竭尽全力):倷年纪一把特,做起来生活来忽要穷兴穷活。
脱头脱脑(办事不可靠):格个人做起事体来有点脱头脱脑,真刚勿放心。
疑三疑四(犹豫不决):关键时刻勿好疑三疑四。
其它ABAC式的成语有:
百色百样(各种各样)、勿尴勿尬(尴尬)、做死做活(拼死拼活)、夹头夹脑(劈头盖脑)、闷头闷脑(很专心的样子)、拍手拍脚(手舞足蹈)、算尽算绝(机关算尽)、恶形恶状(很丑恶)、辣手辣脚(当机立断)、毕挺毕括(坚挺体面)。
3. ACBC式,即四字成语中的第二字与第四字相同。但这类成语相对较少,如:
精空甏空(空空如也):吾当叶拉有劳房间里,勿晓得房间里精空甏空一个人亚呒不。
看样学样(仿效):小人家勿好去看警匪片,要看样学样呃。
尿急屎急(比喻紧张慌乱):尿急屎急做勿好事体。
连筷至筷(接二连三地吃):小人勿懂规矩,勒外势吃东西亚像屋里一样,连筷至筷。
其它ACBC式的成语有:
连声至声(接二连三地叫唤)、讲过算过(说过了就算)、当着勿着(该做时不做)、急煞勿煞(急不可待)、尬转尴转(这方面和那方面)、拆庙造庙(比喻多事)。
4.AABB式,四字成语中,第一、第二字相同,第三、第四字相同,如:
扁扁服服(俯首帖耳):格俩个吵胚见特 李老师才会得扁扁服服。
地地团团(说话含糊不清):到底发生特啥事体,伊地地团团讲勿清爽。
扎扎礅礅(结实强壮):格只櫈扎扎礅礅,人立上去介点事体亚唔不。
合合冲冲(走路不稳):人老特,走起路来有点合合冲冲。
其它AABB式的成语有:
笃笃悠悠(悠闲自得)、乱乱说说(胡说)、的的方方(方方正正)舒舒徐徐(舒服)、样样色色(任何事)、直直落落(落落大方)、哈哈喇喇(角角落落)、零零色色(零星)、煞煞足足(扎实)、团团化化(四面八方)、隐隐出出(隐隐约约)。
5.ABCC式,四字成语中,三、四两字相同,如:
矮短悟悟 (个子矮小):格个人矮短悟悟,脾气蛮好。
毛热筒筒(闷热):格两日天气毛热筒筒,难过得来。
热和得得(温暖):格只热水袋还有点热和得得。
小咭幽幽(小巧玲珑):新娘子生来小咭幽幽,人倒蛮齐正。
其它的如:忙乱兜兜(忙忙碌碌)、好呒得得(突然)、口清飘飘(口气轻率)、汗毛凛凛(吓人)、无脱空空(无缘无故)、腻腥简简(恶心)、晕雾团团(头晕)、原活卵卵(完整)粘胶滋滋(黏稠)。
6.AABC式,四字成语中,第一、二字相同,这类成语相对较少,如:
泛泛格糟(脏泡沫泛起):河里泛泛格糟,鱼亚死光。
长长势远(好久):吾长长势远勿到叶拉屋里去特。
橹橹扳进(不肯吃亏):格个人做事体橹橹扳进,勿肯吃欺。
瞒瞒势洞(放满、挤满):叶拉屋里东西真刚多,只只房间侪摆得来瞒瞒势洞。
二、 桐乡方言成语的构词特点
桐乡方言四字成语在构词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常规重叠式
四字成语中,有一部分采用重叠的方式构词,其形式是AABB。其中可以分为二种类型。
(1)AB独立成词,这里的AB其实是一个双音形容词,重叠后变成了AABB,如:乱说、舒徐、扎礅、哈喇、的方、煞渴等在桐乡方言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叠,成为的的方方、乱乱说说、舒舒徐徐、扎扎礅礅、哈哈喇喇、煞煞渴渴。重叠后,加强了语气。
如:
格个人专门乱说,勿好相信伊。(乱说)
格个人专门乱乱说说,勿好相信伊。(乱乱说说)
放特假,有浪屋里东西吃吃,电视看看,真刚舒徐。(舒徐)
侪家舒舒徐徐潮特一个面。(舒舒徐徐)
格个小伙子生来蛮扎礅。(扎礅)
格个小伙子生来扎扎礅礅。
一块洋钿勿晓得有浪岳里格只啥喇里。(哈喇)
伊哈哈喇喇侪寻过特,就是寻勿着格个铜板。
格块木板真刚的方,正好派用场。(的方)
寻来寻去寻着特一块白白方方格木板。
小王批评人起来真刚煞渴。(煞渴)
跟朝早晨,吾煞煞渴渴批评特伊一顿。(煞煞渴渴)
(2)AB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用在四字成语中使用。如:
地地团团、隐隐出出、直直落落、合合冲冲、扁扁服服等式中的“地团”、“稳出”、“直落”、“合冲”、“扁服”等,在桐乡方言中不能单用,只有组成AABB式后,才可以使用。
2.变异重叠式
变异重叠式是指ABAB的变异形式。桐乡方言成语在重叠过程中,不是严格按照ABAB的形式重叠,其中的A或B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或者A变成了A1和A2,而B不变。或者B变成了B1和B2,而A不变。即形成如下二种格式:
(1)A1B A2B式,这里的A1和A2可能是同义词、同类词、反义词,如:
尿急屎急、讲过算过。
这里的尿、屎,讲、算都是同义或同类词。
拆庙造庙、当着勿着。
这里的拆、造,当、勿都是反义词。
(2)AB1AB2式,如:
疑四疑五、抓手抓脚、邪头邪脑、毕恭毕敬、老吃老做。
这里的四、五,手、脚,头、脑,恭、敬,吃、做都是同义词或同类词。
穷死穷活、盘进盘出、搡来搡去。
这里的死、活,进、出,来、去都是反义词。
3.核心词统领式
在非重叠式的四字成语中,大多有一个或二个核心词表示成语的主要意义。四字成语以这些核心字为中心,再加上其它音节,构成四字成语。这些成语大多是形容词,它们在描写、形容事物时,比使用单音或双音形容词更加生动、入骨、传神。如:
(1)四字中有一个核心词。这个核心词的位置大多在第一字,也可以在第二字。在第一字的,如:
酸:酸吉括拉 花:花里百蜡 滑:滑铁塔拉
圆:圆骨龙冬 恶:恶结百腊 油:油出它陀
硬:硬百里拉 矮:矮勃伦顿 厚:厚兹纳得
核心词在第二字的,如:
软:米软答图 扁:出扁亚乌 白:扎白剔塌
湿:稀湿胡拖 皱:兮皱百纳 新:崭新笔笃
成语的主要意义体现单个核心词上,“酸吉括拉”的意义就是“酸”,“滑铁塔拉”的意义就是“滑”,如:
格只萍果喫起来有点酸吉括拉。(这个萍果吃起来有点酸。)
地板暴拖好,有点滑铁塔拉,当心格点。(地板刚拖好,有点滑,当心一点。)
(2.)四字中有二个核心词,这二个核心词可以连在一起,也可以分开。
连在一起的,如:
油腻:油腻锅都 碧清:碧清势爽 乌花:乌花剔塌
火冒:火冒烈辣 汗潮:汗潮兹兹 恨毒:恨毒烈辣
核心词分开的,如
大-壮:滚大势壮 干-燥:精干百燥 铁-硬:崩铁势硬
热-烫:百热沸烫 干-净:精干丝净 暗-盲:暗头盲里
“油腻锅都”指油腻二字,“火冒烈辣”意义重在火冒二字,“汗潮兹兹”意义重在汗潮二字,“精干丝净”意义重在干与净二字,“崩铁势硬”意义重在铁与硬二字。如:
括菜水侪有点油腻锅都,喫亚喫勿落。(这些小菜都有点油腻,吃也吃不下。)
听伊介讲,小王就介有点火冒烈辣。(听她这样讲,小王马上有点恼火。)
在田里劳动了一息辰光,身浪就介有点汗潮兹兹。(在田里劳动了一会儿,身上就出了汗,有点湿了。)
潮好特浴,身浪精干丝净。(洗好澡后,身上十分干净。)
格只包子崩铁势硬特,勿好吃特。(这只包子很硬了,不能吃了。)
在这类四字成语中,核心词提示了成语的主要意义,核心词以外的字是为了凑足四字而添加的音节,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如:
花里百蜡中的“里百蜡”、 油出它陀中的“出它陀”、火冒烈辣中的“烈辣”、 毛热筒筒中的“筒筒”等都是为了凑足四个音节而加上去的。
4.一词多形现象
由于方言是流行于民间的语言,缺乏职权部门的规范。因此,在使用上存在着一词多形现象,即同一个成语在用字上略有不同,造成一词多形的现象。如:
粘脂疙瘩-粘脂叭嗒(粘稠)
小咭幽幽-小咭咚咚(小巧)
千皱百裥-兮皱百裥(皱褶)
夹腊势白-煞腊丝白(苍白)
米稣百烂-米稣塔烂(烂熟)
碧清势爽-煞清势爽(清爽)
汗潮滋滋-汗潮露露(出汗)
添油加酱-添油加醋(添加)
死样怪气-死样活气(没精打彩)
乌泥溙黑-溙黑乌泥(溙黑一团)(次序不一样)
三、桐乡方言成语的魅力
任何一种方言,在传情达意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桐乡方言属吴语苏沪嘉小片,历史悠久。苏沪嘉小片中的“嘉”指嘉兴, 嘉兴话是上海话的重要来源地之一。由于嘉兴在明清时期的重要地位,嘉兴话极大影响了吴语。桐乡在历史上隶属于嘉兴府,现在属于嘉兴市。桐乡话与嘉兴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基本相同。因此,桐乡话作为苏沪嘉小片中的“嘉”的组成部分,也对上海话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桐乡方言成语具有独特的魅力,基主要特点是:
1.部分方言成语折射出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习俗。语言是经济文化的反映,桐乡方言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桐乡地区的经济生产与生活文化状况。
桐乡是江南水乡,因此许多成语与船或水产有关,如:撑顺水篙(顺风使舵)、踏沉船头(落井下石)、橹橹扳进(不肯吃亏)、死蟹一只(无法挽回)。
桐乡是江南丝稠之府,因此不少成语都跟丝稠有关,如:
落地绵兜(比喻不正经的女人)、桑柴拳头(拳头状的树枝)、丝绺笔挺(有条有理)、、。
有许多成语反映了桐乡地区日常生活状态。如:
接河泥膀(男子到寡妇家落户):反映了当地的婚俗传统。
苦粥苦饭(清贫的生活):反映了当地的主要是大米制成的饭与粥。
蛮鱼蛮肉(大鱼大肉):说明当地的荤菜主要是鱼与肉。
添油加酱(添枝加叶):反映了当地的烹饪现状。
念蚕豆经(喋喋不休):反映了当地的农作物。
乱头千张(形容乱):千张是桐乡的一种食品。
桐乡方言成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詈语,如:
石灰叉袋(害人精)、脱底棺材(败家子)、白脚花猫(坐不住的人)、刺藜蒲头(惹不起的人)、开眼乌龟(老婆出轨却眼开眼闭的人)、促寿短命(短命鬼)、狗屄倒灶(小气)
2.桐乡方言成语中,有一部分是当地方言所特有的,这些成语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为普通话所无,也与其它的方言有别。如:
的角四方(方正)、冰凉百坦(缓慢)、一添世界(乱)、一脱势色(一样)、四缘八转(四面八方)、真样咕之(慎重地)、地团八团(说话不清)、毛搭估搭(无把握)、勒吱勒唔(争论不休)、妮袅呱嗒(扭扭揑揑)、几亚糊露(乱弄)、是嘎模样(差不多时候)、昂不轮瞪(不完整)、泛泛格糟(泡沫泛起)、清汤光水(稀薄)、乌比斑浆(形容丑陋)、杂里咕咚(杂七杂八)、大劲共咙(大张旗鼓)等。
3.桐乡方言成语注重具体、形象的认知,词汇更具生动性。如:形容硬的成语有“崩硬铁骨”,既有“硬”,又有“铁”与“骨”,给人以生动的形象,强调了硬的程度。形容圆的成语有“滚轮势圆”,其中的“滚”、“轮”、“圆”都给人具体的圆的形象。形容声嘶力竭的成语有“喉大气急”,喉大了,气急了,其结果当然是声嘶力竭,十分形象。形容荒诞不经的成语有“牛头夜叉”,牛头、马面、鬼夜叉都是鬼怪故事中名词,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形象地表示了荒诞不经。形容紧跟的成语有“夹脚屁股”,也是比较形象的。
桐乡方言成语是桐乡方言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但长期以来对这部分词汇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这些成语形成的过程、成语的本字、成语的特点、成语的变异等都是值得研究的内容。本人衷心希望桐乡方言成语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研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