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支气管肺炎的诊断鉴别及防治措施:4岁 支气管肺炎几天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13
  支气管肺炎又称卡他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本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肺部疾病。临床上以细支气管和少数肺小叶的肺泡内充满上皮细胞、白细胞等炎性渗出物为主征,多呈现弛张热、咳嗽、呼吸加快以及肺部听诊有异常呼吸音。
  本病多发生于犊牛和体弱牛群,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多。
  1 病因
  通常在奶牛遭受风寒感冒和饲养不当而使牛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便可发生微生物感染而致病。此外,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因素的作用,如吸人尘埃和刺激性氨和毒气、烟雾等,直接对肺刺激也可引发炎症。又如牛营养缺乏,幼弱老衰、维生素A和矿物质缺乏等,也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继发性病因,常见的有恶性卡他热、结核病、口蹄疫、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等,病原菌借血液或淋巴途径侵入肺部引发炎症
  2 临床症状
  病初呈现支气管炎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症状加重,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眼结膜潮红,脉搏加快,可达90~100次/min。
  呼吸困难,次数增多,可达40~100次/min。呼吸困难程度视肺部发炎面积大小而不同,发炎面积愈大,呼吸愈因难,张口伸舌,鼻端呈节律性扇动。体温高达39.5℃~41℃。呈驰张热。
  在病的初期和末期鼻液较多,由于病变的程序不同,鼻液常为粘液性或粘液脓性,有时混有血液。
  肺部听诊,在病灶部位病初肺泡呼吸音减弱,可听到捻发音。以后由于炎性渗出物性状改变,可听到湿性罗音,当各小叶肺炎灶互相融合,肺泡及细支气管内充满渗出物时,肺泡呼吸音消失。
  血液学变化,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增多,并伴有核左移现象。
  3 病理变化
  肺部有炎症病灶,病变组织坚实而不含空气,病变肺组织小块投入水中即下沉。肺切面因病变程度不同而表现各种颜色。肺的间质扩张,被膜有浆液性渗出物浸润,呈胶冻状。
  4 类症鉴别
  4.1 支气管炎 该症状是咳嗽,流鼻液,听诊有干罗音、湿罗音,呼吸增数。由于支气管炎是缓慢发生,并不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的病程,不定热型,也无局限性浊音区和明显的全身症状;慢性支气管炎的特点是长期咳嗽。
  4.2 大叶性肺炎 症状是体温高,可达40℃~41℃,咳嗽,听诊有干、湿罗音,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而且呈稽留热,病程发展迅速,而在典型病例常呈定型热经过。肺部叩诊浊音区扩大,疾病的经过中,往往有铁锈色鼻液,以及X射线检查病变部呈现明显广泛的阴影。
  4.3 牛流行热 体温升高40℃以上,呼吸增数、促迫,听诊肺泡呼吸音粗厉,流鼻液。该病是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全身肌肉和四肢关节疼痛,步态僵硬、不稳和跛行,个别牛不能行走而卧地。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流涎,口边粘有泡沫。呈流行性发生。
  4.4 胸膜肺炎 此病是体温升高、呈弛张热,咳嗽,呼吸困难、增数。肺部听诊有罗音。且有传染性,季肋区可听到磨擦音,叩诊有大面积浊音,且叩诊有疼痛。
  4.5 牛巴氏杆菌病 体温升高到40℃~42℃,呼吸促迫,咳嗽。具有传染性,叩诊胸部,一侧或两侧有浊音区和疼痛,不愿卧下;咽喉型喉部肿胀热痛,眼红肿、流泪。
  5 防治
  5.1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寒感冒,避免机械性和化学性因素的刺激。若患支气管炎时,应及时治疗。怀疑由传染病因素引起的,应进行隔离观察,以防传染和蔓延。
  5.2 治疗
  (1)西药疗法 治疗原则是注意护理、消除炎症、祛痰止咳以及制止渗出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排除。
  ①消除炎症 可用青霉素320万单位,链霉素2~3g,肌内注射,每8~12h1次;或用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或10%磺胺二甲嘧啶注射液100~150mL,肌肉注射,1次/d;或用红霉素(4~8mg/kg.bw)、新霉素(4mg/kg.bw)、氨苄青霉素320万单位,溶于15~20mL蒸馏水中,缓慢向气管内注射。
  ②制止渗出 可用10%氯化钙注射液100~200mL,静脉注射,1次/d;或用双氢克尿塞0.5-2g,碘化钾2g,远志末30e,温水500ral,一次口服,1次/d。
  ③祛痰止咳 病牛呼吸困难,可肌注氨茶碱l-2g;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500ral,25%葡萄液溶液1500ral,静脉点滴注射;或皮下注射5%麻黄素注射液4-100ral。
  ④防止自体中毒 可用樟脑酒精溶液100~200mL,1次/d。为增强心脏功能,可用强心剂,如20%安钠咖液、10%樟脑磺酸钠液等。
  (2)中药疗法桑白皮、地骨皮、葶苈子、天冬、知母、贝母、黄芩、麦冬、桔梗各24~30g,甘草18g,水煎灌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