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15
诸位善知识:我们先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自他一切有情速速从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八识规矩颂》。
这是讲前五识心王生起的时候,就会有三十四个心所法跟随而生起——就好像国王要出巡的时候,有很多大臣跟随一样,同样的,心王法生起来,心所法也会随从而生起。跟随前五识心王生起的心所法,是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五个、善心所十一个、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根本烦恼之中只有贪嗔痴三个。总共有三十四个心所法。
这就是我们简单说“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我们首先要能够明白心所法。什么叫做心所法?心所法就是心跟随心王而生起的心所有法,心王所有法、随从法。在论典之中有几个定义:
第一个定义,是恒依心起。如果心王法不生起来,心所法不会单独生起来。
第二个定义,是与心相应——与心王法相应的。相应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是所依相应,心王所与心所法是同依一根而起的,比方说,眼识心王所和心所法是同依眼根而生起的;第二是所缘相应,心王、心所同缘一境,共办一事,这样才能相应;第三是同时相应,心王心所法是同时生起的,没有先后。
第三个定义,是系属于心。心所法虽然也是具缘而生,但是它不能独立,它不像心王法能够独立自主生起。在《成唯识论》第五卷上说“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
心所法可以分为六位五十一个心所法,也就是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根本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
遍行心所有五个:触、作意、受、想、思。所谓的“遍行”,它是普遍的,具有遍满于八识心王,通于一切心。
随烦恼有二十个:大随烦恼八个、中随烦恼两个、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是无惭、无愧;小随烦恼,所谓“小随”,它是不会同时生起的。
不定心所是四个:悔、眠、寻、伺。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不定状态。
总共合起来是五十一个心所。六位心所五十一个法,善心所只有十一个,而根本烦恼、随烦恼有二十六个,所以可见世间的人是善习少、恶习多,善行少而恶行多。
心所法之中有一般性、普遍性的是遍行心所;有特殊性的是别境心所;有自利利他,道德性的是善心所。所以善心所十一个,可以说是人性的优点;有自害害他,非道德性的是烦恼心所,有根本烦恼六个和随烦恼二十个,这可以说都是人性的弱点;还有不定型的四个就是不定心所。
遍行,就是“周遍起行”,心王生起的时候,这五个心所相应俱起,它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通于一切心:八识心王,都有普遍性。我们说前五识只有三十四个心所法;第六意识五十一个都有;第七末那识只有十八个心所法;第八阿赖耶识只有五个心所法,就是这个五遍行心所。然后通于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也通于一切性:善性、恶性、无记性、遍行法都通。也通于一切地:三界九地,都有遍行心所法能够随心王而生起。
触就是接触——根和境、识三者和合就名为触。我们的眼根对这个鲜花,还有眼识,这三者和合的时候,就名之为触心所。
我们要注意的是,遍行心所之中的触心所,它不同于六尘里面的色、声、香、味、触、法里面的这个触尘是不相同的,不同在哪里?这个触心所是根、境、识三者和合所生的,它是一种心所法;而那个六尘里面的触尘是一个色法,触尘,是我们身识所触的色境,是属于物质色法一分所摄。
还有要知道,这个触心所也不同于十二缘起。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所谓的触,是属于十二支——缘起法里面的触支〔六入缘触,触缘受〕,这个触支跟这个触心所也是不相同的。因为触支包括了六尘、六识的十二处,所以就有“触缘受”。要知道我们所说的六入缘触、触缘受,那个触支,是概念很广泛的,十二处都包含在其中。
所以学唯识,你要能够辨析得很清楚。它一个词,稍微有一点点不同,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包含的意思就不相同。
五遍行心所里面的触心所,是依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触种子所生,它与心王法相应,使心王法、心所法触境为性;它的业用是引发未生起的“受、想、思”,这些心所相续生起。《成唯识论》第二卷上面说:“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触就是根、境、识三者和合。和合的时候就会产生分别和变异,这种变异就会促使心王法、心所法与境界相接触。这是第一个心所法——触。触心所与作意心所,有时候是互为先后,也就是说,有一些时候是我们先接触外境,然后再去注意它,再起作意;有一些时候是我们先注意,然后才有触。
作意就是注意。《显扬圣教论》第一卷上说:“作意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依心王法而生起来,与心王法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注意以后,我们的心就动。
《成唯识论》第三卷上说:“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警心为性”,“警心”有两重意思:(一)、是令心未起则起;(二)、是心已起时,使她缘境——使我们的这个心去缘外境。这是说五遍行心所里面的第二个作意心所。
就是感受。《成唯识论》卷三上说:“受,谓领纳顺、逆、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就是我们在领纳、在接触、在接受、在感受顺境、逆境和中庸境的时候,所生起的种种的感受。
比方说遇到顺境,我们的身体就生起乐受、心就生起喜受;遇到违损境、逆境,身体生苦受、心生忧受;遇到一般的境就生舍受。
所以说“苦、乐、忧、喜、舍”这个五受,我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对感受产生习性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觉得我们没有什么感受,除非是很猛烈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对那些很粗重的感受才觉察得到。但是事实上,每一刹那一刹那之中,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一直在对于外境不停地起感受;然后对这个感受就会产生贪嗔的习气反应;而这个习性反应,我们一直还没有觉察到,要到它一直增长,种子生种子,一直增长到很猛烈了,发出来,发为粗重烦恼,我们才觉察。那样,其实再来修心就已经很迟了!
所以内观禅就教导我们要能够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我们尝试着对感受,只是觉知它,不起分别、不起习性反应,我们的内心深处才能够真正得到净化。
想是认识作用。《成唯识论》上说:“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性”就是体性,“业”就是业用。就是说在一切相上生起分别,然后再安立一个名词,加上名称。比方说我们对这个花,已经觉知它了,然后生起了受,比方说生起了喜悦的受;接下来我们还会去对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它的形状、颜色,然后安立这些名言。
就是造作的意思。《成唯识论》上说:“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思心所有三种:也就是审虑思、决定思和动发胜思。其中审虑思和决定思是纯粹的意业;第三种的动发胜思,就是意业跟身语两业同时起用的五俱意识。
思心所是对于是非善恶,对于事情,会去审虑,就是考虑它;然后决定,就是去起决定可作、还是不可作;之后再驱使自心,造作邪正善恶之业。所以说思心所,其实就是我们的意志作用。
如果我们单单从第六意识相应的遍行心所来讲,其实触、作意和受,这三者是属于感性认识;想是属于理性认识,我们有一个归纳、有一个推理,来给它安立一个名言。而这个思是属于实践认识。
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分得清楚了。感性认识是属于五俱意识的一分所摄的,我们接触外境,有了种种感性认识的材料以后,第六意识再来给这些材料推理、比较、判断、分析,然后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归纳,这样我们就产生了理性认识,也就是想心所。
有了想心所以后,有了一个提炼以后,我们再来作出决定,然后支配我们的身和语共同去实践,那么也就是思心所。
凡夫众生就是这样的啦!由感性认识引起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去引起实践认识;而在实践之中又会引起新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认识……反复互相引起、无穷无尽地演进。人类一切的行为也好、一切的理论知识文化也好,都是与触、作意、受、想、思这五遍行心所分不开的。
其实这个五遍行,可以说有正确的,也可以说有错误的。
在凡夫位的时候,这个五遍行心所,三种认识会引起贪嗔的习性反应,是属于染污法、有漏法,可以说是错误认识,使众生流转六道;但是我们要修行、要解脱,也要依靠这五个心所法。就好像一把刀一样,这把刀如果拿在罪犯手里面它会伤人,如果拿在医生的手里面它能救人、能活人。
同样的,遍行心所也是如此。我们错误地去观察,执着于万事万物是实我实法,然后错误地去观察、感受,产生感性认识;然后再去归纳,再去实践,这样会导致我们流转生死。
如果我们能够由向外转为向内,在无漏的圣贤位之中,就能够使遍行心所成为修行的殊胜法门,使我们能够圆成福慧。感性认识成为缘一切事相的方便智慧,理性认识成为现证法性真如的实相智慧,这两种认识就成为招感佛果的智慧资粮。实践认识,也就是思心所,它使我们精进地去利益众生、自利利他、修菩萨行,就能够成就福德资粮。
所以说圣者在无漏位,第六意识已经转变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在这种相应心品之中,就会有无漏清净的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十一善心所和净意识,总共二十二法。其中的清净五遍行就与智慧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