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思考记叙文800 [记叙文角度的选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02
  人所共知,摄影时可正面、可侧面、可俯拍、可仰拍……选准了恰当的角度,就能拍出最佳艺术效果的照片。写文章也同此理,切入角度得当就入题快,有利于向题材纵深处开掘,更好地表现人物,抒发情致,突出中心。那么怎样才能选好角度呢?
  一般来讲。角度要小。小便于把握,容易写具体。譬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反映的是爱国主义大主题,然而作者没有去写法国人民在战场上的浴血拼杀,没有直接揭露敌人的兽行,只是以一所普通小学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展开,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于“最后一课”之中。由于角度小,笔墨又集中,爱国深情就渲染得十分浓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就像一块丰碑定格在读者心中,历久难消。佳作《白雪塑像》,写的父亲是个普通工人,患有严重的气喘炎病,在狭小的房间里不断地咳嗽。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习,他只好每天晚上躲到屋外,即使冰天雪地的寒冬也不例外,全然不顾自己的病体。作者切入角度很小――飘雪的冬夜、门外的场地,但却生动地表现了劳动者的高尚情操和人性美,表现了深沉的父爱。父亲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不仅使儿子受到“极大震撼”,也使读者受到“极大震撼”:
  艺术离不开巧,记叙文角度选取也离不开巧。杜鹏程的小说《夜走灵官峡》,写的是五十年代修建宝成铁路时的工地生活。可以想见,那场地是多么浩大,那现场是多么沸腾,该有多少英雄人物可赞、多少动人景象可写啊!可作者只选取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孩,从孩子的言行、情态的描述来折射工人阶级的品质。这个角度选得巧,巧在从孩子身上发掘出时代的风貌,巧在能从一个小小的窗口看到战天斗地的热烈场面。有篇散文《小站歌声》角度也巧,主题是歌颂山村女教师对孩子深沉的爱和无私奉献精神,但作者没有怎么写她如何扎根山村、如何在艰苦环境里从教、如何关心孩子的种种事迹,只写了孩子们在小站送老师回城“结婚”的感人场面和合唱“好人一生平安”的情景,结尾点明老师是患了血癌。进城治病。作品巧在从侧面写出一个以全身心热爱孩子的山村女教师的崇高形象,感染力极强。
  记叙文角度除小和巧外,还要注意新。我们要留心生活中不引人注意,但实际上又含义深邃的材料,并选择新颖的角度来表现,以激起读者阅读兴趣。有篇考场作文题目是《我的财富》,不少同学写“我的财富是知识”、“我的财富是学问”、“我的财富是青春”、“我的财富是奋斗精神”等等,这些内容材料陈旧,角度不新,也难夺阅卷老师的眼目。有位考生写“我的财富是家境贫寒和生活艰辛”,顿令阅卷者眼前一亮。文章从“贫寒和艰辛”这一新的角度,用生动感人的事例叙述了“我”如何在逆境中拼搏懂得了生活和劳动的意义,懂得了做人要有骨气,要有尊严。文章最后充满自信地表示:“论家境,我没有一些同龄人富有,可是我的思想财富一定不比他们差。我要用我的财富,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语言如金石掷地,使人感奋。还如写《我和……》这个题目,不少的同学写的是老师、同学、爸妈,要不就是写小猫小狗等动物。有个同学却不然,他写的是《我和贝多芬》,文中通过几件生活琐事,表现了自己从贝多芬的事迹、精神中获取了力量的主题。这个题目,不少同学写在学校课堂上的考试,有位同学写在车上面对小偷的一次^格考试,像这样的选材角度就新。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有这样一段场景:“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进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这段文字出色之处就在于把“打”的效果写得“绘声绘色”,这三拳,从味觉到视觉再到听觉,多个角度调动感觉器官,充分发挥作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也是这样,当你还在干瘪地记叙时,换个叙述视角,会让文章神采倍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