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2011大连市双基考试试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3-26
大连市
2011年高三双基测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黄庭坚认为杜甫、韩愈这样的人写诗写文是有来历的,而杜、韩对于他们的前人的作品,那些好的句子,好的构思,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为我所用,这是一种推陈出新的做法,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于是,黄庭坚给他们的做法起了一个名字,凡是在具体的字句方面学习前人的,比如一个词、一个句子,这种做法叫“点铁成金”;凡是在整首诗的构思、结构、立意上模仿前人而加以变化的,这叫“夺胎换骨”。
宋人经常把这两句话合起来使用,因为两句话说的都是怎样对前人的好作品进行改造,吸收前人的经验,为我所用。黄庭坚提出这样一种理论,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年轻人,非常相信这一点,因为这是一个入门的好办法,即模仿前人。当然,黄庭坚进一步要求自成一家,“夺胎换骨”只是初步的。宋代诗人开始写诗的时候,唐诗已经存在了,唐诗是他们面临的文学遗产。一方面,唐诗为宋人提供了许多好的经验,可以参考,可以模仿。另一方面,唐诗对宋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唐诗写得太好了,所有的题材都开拓了,所有的风格也都创造出来了,不管在哪个方面,只要联想到唐诗,总会找到这方面的名篇。这叫宋人还怎么写诗?宋朝的社会生活形态与唐朝区别不大,并没有出现新的东西,没有出现汽车、火车,还是原来的生活状态,基本的喜怒哀乐是一样的,整个的文化背景也差不多,那宋人还怎么写?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唐以后的人不要再写诗了。当然他说的是五、七言的诗歌了,你写新诗、白话诗当然可以,唐朝人没写过,但是五、七言诗唐朝人写完了,你没法写。所以黄庭坚这个理论对宋人来说是很有用的,他们正一筹莫展,不知道怎么写,写来写去都绕不开唐诗,黄庭坚就教他们:你就对唐诗进行有效的利用,对它进行“点铁成金”,对它进行“夺胎换骨”。黄庭坚还给他们打气:不要以为只有我们这样做,古人也这样做,杜甫这样做,韩愈也这样做。黄庭坚提出这个理论以后,宋代的学者、诗论家果然举出很多前人的例子,探讨杜甫是怎么做的,韩愈是怎么做的.他们对前代的那些文献怎么进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可以说,这种思考深入人心。所以体现在牡诗的注解中,这些注家也就带着这种观念来思考:一句杜诗写得很好,它有没有来源?它是独创的,还是对前代人的诗进行“夺胎换骨”或“点铁成金”?
(节选自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
1.下列对“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点铁成金”,即在具体的字句方面学习前人的一种做法,是黄庭坚为诗歌创作借鉴前人作品,为我所用起的一个名字。
B.“夺胎换骨”是黄庭坚为诗歌创作所起的一个名字,即一种在整首诗的构思、结构、立意上模仿前人而加以变化的做法。
C.宋人把“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合起来使用,因为说的都是怎样对前人的好作品进行改造,吸收前人的经验为我所用。
D.当时的年轻人非常相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理论,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学会这一入门的好方法,才能自成一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黄庭坚从杜甫、韩愈对于他们的前人作品中好的句子、好的构思,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为自己所用中,受到启发,提出了“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法。
B.鲁迅说的“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点明宋人要在诗歌上有所创新,必须另辟蹊径。
C.“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黄庭坚在宋人创作时一筹莫展,不知道怎么写,写来写去都绕不开唐诗的背景下,提出的对前人诗歌进行有效利用的方法。
D.黄庭坚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理论后,受到宋代学者、诗论家的重视,他们探讨杜甫、韩愈是怎么对前代的那些文献进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由于唐诗写得太好了,所有的题材都开拓了。所有的风格也都创造出来了,不管在哪个方面,总会找到这方面的名篇,这对宋人的诗歌创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B.宋朝的社会生活形态、人的基本的喜怒哀乐、整个的文化背景等都与唐代的差不多,这些因素是黄庭坚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一理论的时代背景。
C.对宋朝人来说,五、七言诗唐朝人写完了,没法写了,但是写新诗、白话诗是可以的,因为这类体裁的诗歌唐朝人没有写过,所以宋朝人可以在这些领域开拓。
D.对前代人的诗进行“夺胎换骨”或“点铁成金”,也影响到对杜诗做注人的思考,一 句杜诗写得很好,它是有来源的还是独创的?这种思考也会影响到后来的创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傅岐字景平,仕梁,起家南康王左常侍,后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始新令。县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法当偿死,会冬节至,岐乃放其还家。狱曹掾固争曰:“古者有此,今不可行。”岐曰:“其若负信,县令当坐。”竞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岐后去县,人无老少皆出境拜送,号哭闻数十里。至都,除延尉正,入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安西中记室,兼舍人如故。
岐美容止,博涉能占对。大同中与魏和亲,其使岁中再至,常遣岐接对焉。太清元年,累迁太仆,'司农卿,合人如故。岐在禁省十余年,机事密勿,亚于朱异。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北)魏。二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岐独日:“(北魏)高澄既新得志,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令贞阳遣使。若许通好,正是堕其计中。且彭城去岁丧师,今使就和,益示国家之弱。和不可许。”异等固执,帝遂从之。及遣使,魏果举兵入寇。
三年,迁中领军,舍人如故。二月,(北魏)侯景于阙前通表,乞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当解围还镇。敕许之,乃于城西立盟。求遣召宣城王出送。岐固执宣城王嫡嗣之重,不宜许之。乃遣石城公送之。及与景盟讫,城中文武喜跃,冀得解围。岐独言于众曰:“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及景背盟,莫不叹服。寻有诏,以岐勤劳,封南丰县侯。固辞不受。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卒于宅。
(节选自《南史•循吏传》,列传第六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服阕后疾废久之 废:中止。
B.郡录其仇人 录:记录。
C.终不引咎 引:承认。
D.其若负信 负:违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傅岐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 )
①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 ②必是设间,故令贞阳遣使
③和不可许 ④求遣召宣城王出送
⑤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 ⑥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傅岐讲孝道并以诚信待人。母亲去世而离职,居丧期间备尽丧礼;有个囚犯按刑法应抵命,傅岐放他回去探家,那人竟然也能守信按期限返回。
B.傅岐在做地方官时深得百姓爱戴。他离开始新县时,人们不分老少都走出县境跪拜送别,哭喊声几十里外都能听到;傅岐回到都城后得到升迁。
C.傅岐做事勤勉并有见识。他在禁省内十多年,处理机要事务十分勤勉;在萧明派使者回来陈述魏国想要互通友好一事的看法上,更是与众不同。
D.傅岐在原则问题上敢于坚持己见。北魏的侯景要和梁订立盟约,请宣城王出城送行,傅岐坚决制止要宣城王出城送行的做法,主张派石城公送行。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5分)
(2)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
注:诚斋,作者的书斋名。
8.第二句中的“一团冰”是怎样写月的?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艺术境畀?(5分)
9.前人评论此诗,认为后二句“富有奇趣”,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杨花落尽子规啼, ,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冬季
杨晓敏
你围在牛粪火旁,百无聊赖的样子。分配到西藏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哨卡,你难免怨天尤人,愁肠百结。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这个叫“雪域孤岛”的地方,毫无生气可言,一簇簇疏落的草茎枯黄粗硬,辐射强烈紫外线的太阳朝升暮落,点缀着难挨的岁月。
你的思绪只是一条倒流的小河,两个月前的军校生活。总让你濯足在倒映着鸟语花香的碧波里流连忘返。你不愿想象未来,面对现实生活你无法排遣心理上的屏障,编织出彩包的梦幻。就像被哨卡周围皑皑林立的雪峰困住一样,你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超越过去。
你懒洋洋地直起腰,被一阵阵吆喝声召唤出来。
士兵们在雪野里奔跑着,一派散兵状。人群中间,跳跃着一头小兽,连续几天落雪,这只在”肖卡周围时隐时现的红狐狸,终于耐不住饥寒,钻出来觅食了。哨兵一声呐喊,大伙出动了,偌大的雪野成为弱肉强食的场所……
你看见狐狸在一位士兵的怀中剧烈喘息着,肚腹起伏得厉害。大伙头上笼罩一团哈气,喊叫着围拢上来,露出胜利者的骄矜。
当时的直觉告诉你,它简直不是一头小兽,该是美的精灵呢!它的眼睛是幽怨的,蠕动的姿态是娇嗔的,红艳艳的毛皮多亮多柔软啊,仿佛一团火焰正在燃烧……
士兵们击鼓传花般传递着狐狸。
“郎个搞起的,一挨它,手上的冻疮就消肿了。”
刚从哨塔上跑来的是个新兵,脸上早冻得裂开了花,嘴唇的血渍使他不敢大声说话。他把狐狸贴在脸腮上,贪婪地抚摩一会儿,说:“都说狐狸臊,臊狐狸,我怎么会闻到甜丝丝的味道?”
你平静地望着这一切,多少觉得有点无聊,面部的肌肉不时抽搐几下,从心里对他们说,这大概是自我心理平衡在发生作用,冬季太可怕了。
不知何时士兵们不做声了,只把目光齐刷刷地盯向你。那意思再令人明白不过地袁达出来——杀掉狐狸,做条围巾什么的,让站岗的哨兵轮流戴它,或许对漫长而凛冽的冬季是一种有效的抗御。
四川兵从身上摸出一把刀,犹豫着递过来。
你看看刀,看看狐狸,脑海变幻出和氏璧、维纳斯以及军校池塘里的那只受伤的白天鹅之类的东西。当你充分意识到这种思维的不和谐不现实甚至离题太远时,你在短暂的沉默中,唤起了自己姗姗来迟的恻隐之心。
四川兵手中的刀捏不住了,落地时众人的目光倏地变得复杂起来。有人“哼”了一声,用脚把雪花踢得迷迷蒙蒙——对你这个哨卡最高长官的犹豫不决和不解人意,表示出极大的蔑视和不信任。
你的腮帮子鼓胀几下,吞咽一口唾液,弯腰从雪窝里枢出那把刀。你再一次抬起头来,大家依然无动于衷。你只好试试刀锋,左手抓过狐狸,把它构造精美的头颅向上一扳,用嘴吹开它脖颈上飘选的柔毛,右手缓慢而沉稳地举起刀……
狐狸本能地痉挛起来,恐惧中闭上那美丽绝伦的双眼,悠长地哀鸣一声,悲戚之至。
士兵们似乎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瞬间清醒了,几乎同一时刻,全扑上来,七八双粗糙的大手伸出来:“别……”
时间凝固了。脸上裂花的新兵,扑通一下跪在雪地上,抱住你的腿呜咽着说:“哨长,还是放走它吧,有它来这儿和我们做伴,哨卡不是少些寂寞、单调、枯燥,多些色彩吗?我……情愿每晚多站一班岗,也不要狐狸围脖……”
你的思绪变得明晰,沉重地呼出一口浊气,爱怜地抚摩几下新兵的共,心里说,你也教育了我。尔后大吼:“起来!”手一甩,刀“嗖”地飞出老远。
狐狸蜷曲雪地,试探着抖抖身子,小心翼翼地在士兵们中间逡巡起来,待大伙让开一条路,便腾跃着向雪野掠去,士兵们目送一团滚动的红色火焰,没入辽远。
你强烈感受到,自己的灵魂涅榘过后,和哨卡从此结下不解之缘了。
(选自《60年小小说精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开头一段的“辐射强烈紫外线的太阳朝升暮落”一句,看似闲笔,但在作者心中,却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强烈愿望,一种内心的“希望”或“关怀”。
B.“他把狐狸贴在脸腮上,贪婪地抚摩一会儿”,这一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新兵”喜爱红艳艳的狐狸,为后文跪在雪地上求哨长不要杀掉狐狸做了铺垫。
C.小说对“你”放掉小狐狸做了层层铺垫,先是从感受上觉得它是个“美的精灵”,再从听觉上写受不了它哀鸣,最后又从士兵们的请求上写不得不放。
D.“脑海变幻出和氏璧、维纳斯以及军校池塘里的那只受伤的白天鹅之类的东西”表现“你”的内心里正在进行着一场保护或破坏一种美的事物的斗争。
E.作者把故事背景放在雪域高原的冬季,这样就使“雪域孤岛”上“毫无生气可言”的可怕的冬季与主人公“你”守卫边疆的炽热情感始终形成鲜明对比。
(2)小说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写了一个士兵们在雪地里捕捉饥饿觅食的小狐狸的场面,这个场面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尾说:“你强烈感受到,自己的灵魂涅巢过后,和哨卡从此结下不解之缘了。”有人认为这样一件捉放小狐狸的事就使“你”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未免过于简单,很不可信。你的看法呢?请结合作品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25分)
弗洛伊德——心灵深处的哥伦布
从很小的时候,弗斟伊德就对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9岁就上了中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由此取得了免试进入大学的资格。弗洛伊德在语言方面具有超人的才能,他不仅熟悉自己祖先的希伯来语,而且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和英语等其它主要西方文字。弗洛伊德十分喜爱文学扣哲学。他阅读过大量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优秀作品,特别推崇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和歌德。这些大家的一些主要作品的精华部分,他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也正是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他学到了对人、人的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索,学会了用艺术的语言、形象利描述去表现自己深刻的思想。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精读过许多重要的西方哲学书籍,广泛汲取古代希腊以降哲掌思维的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理论逻辑方法。这一切,都为弗洛伊德以后的科学理论创造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应该特别指出,青年弗洛伊德自身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人本身的关注。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对人类本身问题的好奇心,集中为一点就是人类个体的本质。长久以来,从对文学作品和生活过程的观察中,他对于人的情感、性格和各种幻想,对于人本身所受到的压抑始终怀有特殊的关注。当然,他不是像当时西方不少神学家和哲学家那样在人体之外去寻求答案,而是要独具匠心地从人体之内找出人的本质。
弗洛伊德的大学生涯是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开始的。从1873到1881年,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生物学、医学、病理学、外科手术等课程上。此外,他也认真听过3年的哲学课,使自己在理性思维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这些年,也是弗洛伊德为他一生伟大的科学事业奠定知识基础(探究)的时期。l881年3月,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医学院的毕业考试。l882年,弗洛伊德在从事了一年多的理论研究之后,改行做了专职医生。
后来,他自己把这一走向实际工作的重要转变称之为“我生命中的转折点”。在l882到1885年,弗洛伊德在初期的医学实践中,对人类神经系绕的疾病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且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也是在这时,他打定了一个主意:“把成为一个神经病治疗专家作为我一生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竞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科学事业。
1885年8月,弗洛伊德师从当时欧洲非常著名的法国神经病学专家沙考特教授,他从神经系统病理学和组织学转向了神经病治疗学。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催眠术的巨大力量。在当时运用于神经病症的催眠术中,精神刺激对人的身体发生了某种奇特的控制作用,以致于人的肉体可以不自觉地、无意识地接受精神刺激的摆布。在美国电影《爱德华大夫》中,我们就看到过这种神奇的催眠术:主人公在一个病床上,医生使他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中,从而排解他内心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是从关注这种催眠术开始,弗洛伊德就开始思考人的一般心理意识现象背后无意识现象存在的可能性了。对这种无意识的精神现象的深入研究,成了后来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在当时,对歇斯底里这一病症的治疗中,一般多用电疗法,而弗洛伊德在实践中发现电疗的作用是消极和有限的,这使得他转而运用催眠术和“暗示法”。正是通过催眠术的成功运用,弗洛伊德发现在人的意识背后,还隐匿着另一种极其有力的心理过程,这就是所谓“潜意识”。弗洛伊德开始认真探索这种人类心理深层的精神现象,这一分析和研究的科学过程也就是所谓“精神分析”了。从此,弗洛伊德的研究不断深入,经历了几十年的努力,最终创立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学。 (节选自张一兵《弗洛伊德——心灵深处的哥伧布》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弗洛伊德阅读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优秀作品,并把他们的一些主要作品的精华部分背得滚瓜烂熟,这对于他对人、人的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索大有好处。
B.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精神问题时,独具匠心地从人体之内去寻找答案,而当时西方不少神学家和哲学家却从人体之外去寻求答案,所以难以找出人的本质的正确答案。
C.为弗洛伊德一生伟大的科学事业奠定知识基础的知识很多,这里有语言文字,有哲学、文学等等,它们在弗洛伊德表达、思维和认识社会等不同方面都起着作用。
D.弗洛伊德从初期的医学实践中对人类神经系统的疾病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到转向精神病治疗,再到从治疗中发现无意识现象的存在,他的研究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E.在对歇斯底里这一病症的治疗中,弗洛伊德在实践中发现电疗的作用是消极和有限的,他转而运用催眠术和“暗示法”,从而开创了运用“精神分析”治病的先例。
(2)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坚实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这里的思想基础指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3)为什么弗洛伊德把走向实际工作的转变称为“我生命中的转折点”?请简要贫析。(6分)
(4)弗洛伊德的成功,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有“好奇心”、确立“奋斗目标”、“善于思考”等,请你选择其中一项,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国家数据库”就是由国家将全国所有形成文字的“智慧”在互联网上公开,这些资料如沧海遗珠,在广收博取后以便供人使用。
B.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中国大西北地区农民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C.2010年5月1日拉开帷幕的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和文化的精华,规模空前,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D.王蒙的《青狐》的确是一部优秀的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1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由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几周内就取得了5个亿的票房收入,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讲述了一个修复被撕裂的亲情的感人故事所致。
B.在世界各国中,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C.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相关内客的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D.关于朝韩海军舰艇在西海北方界线海域发生交火的事件,必将导致目前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朝韩两国发生军事冲突乃至战争的威胁正在加剧。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
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⑤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⑤④②①③⑥
16.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词,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
特普朗被誉为美国企业界“新兴的超级明星”,他说:“我做生意并不 ① 为了钱,钱只能是目的的一部分。人们 ② 富有起来, ③ 会很容易变得慷慨大方,这也是应该的。我敬重的是那些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人。另外,我所关心的并不是人们奉献的原因, ④ 他们的动机是单纯而不明显的, ⑤ 绝不是什么纯粹的利他主义。”
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心灵”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相同。(6分)
心灵是一方广裹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理由
逃避不一定躲过,
面对不一定难过;
热闹不一定快乐,
孤单不一定寂寞;
拥有不一定长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你可能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
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