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角之景的边角景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边角景构的特点是,主体形象少,画面简洁洗练,留白面积较大,多用“计白当黑”的手法,有效的利用边角相互呼应,利用对角线保持平衡感,虚实对比强烈,它在提炼景物时,求劲求少,以很少的景物来衬托意境而不是直接用景物去“画”意境。
南宋四家中,李唐最早,他是一位山水人物畜畜兼长的高手,虽然向前代画家一样涂绘山水的全景,但警务已经十分单纯集中,其作平结构严谨而意境深远。他的笔墨更为精练。构图上打破了北宋山水画表现层峦叠翠的全景式构图,塑造出优美的局部景观。《江山小景图卷》就显示了它在这方面的成就。李唐晚年采取截景式构图的一幅《清溪渔隐图卷》创造出了崭新的风貌,画卷中树不见少,坡石不见脚,完全突破了北宋山水画的格局,建立了全新的南宋式的山水画典范。受李唐影响的画家很多,其中有他弟子萧照还有“南宋四家”中的另外三人刘松年、马远和夏圭。
萧照的《山腰楼观》中,画面左半部是巨大山崖,右半部则开为水域,有二文士立于崖山远眺对岸远山,画面以左上右下的对角线为轴心,重心偏于左侧,呈一实一虚的构图方式,是山水画全景式构图向边角式构图转变的产物。
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也体现了过渡时期的特点,画中楼阁台榭等建筑与山水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在画面上留出相当的空白表现远山遥水,虚实对比,即扩展了画面和空间,又起到了突出主题的效果。
马远和夏圭则把边角构图推向了一个高峰。马远在构图章法上创立了“一角式”构图,即只取景物的一角,因此被人们称为“马一角”。马远的绘画作屏笔势凝练,棱角方硬,没有层层渲染,但从份利用了墨色的浓淡和层次变化,表现出静物的远近关系。他的《山径春行图》中即是偏于一角构图,主体人物面向空白之处,使看画人的目光也会随着望如那一片空虚的地方,让人产生幽思,意境深远,让人遐思往返。边角构图便是这样的特点,没有或有极少的形象而使人联想,它对主体形象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夏圭与马远的风格较为接近,但有独立的风格特点,他的作品水墨淋漓,用墨略微清淡而多变化,富有水墨情趣。构图上长治去半边景物,所以有“夏半边”之称。夏圭的笔墨更为简单,然而意境深远,他的代表作品如《江山佳胜图》,《西湖柳艇图》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马远和夏圭的绘画章法上特别突出简洁,他们的构思能力极强,只利用山之一角,水之一涯却能收到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马远和夏圭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找一形象的加工提炼,注重章法剪裁和经营,使得作品更加简洁完整,主体更为突出。他们在边角构图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再后来的绘画史中,受边角构图影响的画家很多。像马远的儿子马麟,并有作品《静听松风图》,该画构图别具匠心,远山轻描,既拉开了视野有突出了近景,用笔流畅劲利,风格秀逸清雅,另一幅作品《层叠冰绡图》也有同样特点。从后来贾师古的《岩关古寺图》,张灵的《朝仙图》,叶欣的《孤村野渡图》等也可明显看到边角构图的影响。
边角之景构图在古代的山水绘画中得到有效地发展,并在不断发展中趋向成熟,且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