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的人物事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2005年6月9日7时57分,家住哈尔滨市道外区大新街的张宪成突然听到孩子异样的哭声,当他走进孩子房间时,他看到了意想不到的场景,孩子房间的插座里面正在往外冒火焰,并很快引燃了床铺、被褥,更可怕的是,火距离孩子仅仅一米多远。
惊恐中的张宪成马上冲到厨房接了一盆水,他想灭掉火,但由于电线老化造成火势越来越大;他想报警,却找不到电话,张宪成一边喊外甥女把孩子抱出去,一边冲出门外,拼命地砸邻居家的门。
听到张宪成的呼喊,邻居马上拨打119报警。然而,当张宪成返回家,想看看3岁的孩子是否被抱出来时,门却打不开了。
此时,浓烟已充满整个楼道,这个楼又是老楼,里面居住着12户人家,30多人。如果不及时撤离,他们的生命就会有危险,想到这,张宪成顾不得自己孩子的安危,他挨家挨户敲门,他唯一的希望是自己的孩子能被外甥女抱出来。然而,当他跑到楼下时却看不到孩子的踪影。
就在这时,接到火警报告的哈尔滨道外消防中队的指战员们已赶到了火灾现场。他们分成3个扑救小组,冲进浓烟滚滚的楼道内营救被困居民。

得知二楼还有一个3岁的小孩,哈尔滨市消防支队道外中队中队长姚兆营,立即向班长孙宇和战士刘鹏下达了营救命令:赶快救人。
23岁的孙宇是哈尔滨消防支队道外中队战士、班长。2001年从辽宁农村入伍,4年间,他先后扑救火灾近千次,受到了多次嘉奖,2003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孙宇拿着水枪第一个冲到了8米高的梯子上。这时火势越来越大,火焰不断从张宪成家的窗口涌出。当孙宇爬到离张宪成家窗口还有4米高时,突然有一个东西向他砸来。刘鹏看到,一个烧得通红的木头条子砸到孙宇肩上掉下来,班长的肩膀被砸伤了。孙宇只在梯子上停了零点几秒,就继续往上走,然而,就在孙宇砸开窗玻璃,准备营救孩子时,一股强烈的气浪扑面而来,毫无防备的孙宇被巨大的气浪从8米高的楼上,头朝下重重地掀落下来。
这时,被惊呆了的围观群众冲破警戒线,他们慢慢地抬起孙宇。在生命最危险的时候,因怕手中的水枪所射出来的高压水柱伤及围观群众,孙宇的怀里紧紧地抱着水枪。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震撼,姚兆营与围观群众迅速把孙宇和一同摔下来的战士刘鹏送往医院,其他战士继续扑火营救孩子。
经过两个小时的奋力扑救,消防战士们从火海中救出了被困的孩子,楼内的12户居民安全撤离,没有一人受伤。而孙宇却因弥漫性颅脑损伤,陷入深度昏迷,生命垂危。

哈尔滨市第八医院脑外科主任王宝全对孙宇的伤势打了个通俗的比方:就好像一个西瓜摔到了地上,外面那个皮没见到有什么损伤,其实里面的西瓜瓤已经都碎了。
医生的话,让姚兆营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孙宇会受这么重的伤,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该院医生没有这种病例的手术经验,而此时孙宇又不能转院,由于颅脑严重损伤,有一点儿颠簸就会导致死亡。姚兆营向上级请示之后,打电话把孙宇受伤的消息告诉了他远在辽宁农村的父母。
听到儿子受伤的消息,孙宇的父亲清楚,儿子肯定是出了大事,孙宇是他唯一的孩子,更是他唯一的希望。为了能尽快见到儿子,这个平时不舍得乱花一分钱的农民,特意租了一辆出租车从辽宁老家赶到哈尔滨。
抢救弥漫性颅脑病人,时间是关键。按照国际成功的手术经验,应该在病人发病后50分钟内进行手术,而当时孙宇摔伤已将近20分钟了,如果不能在50分钟内为孙宇做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这时哈尔滨市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队首长也赶到了医院,为了抢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决定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脑外科专家韩占强教授为孙宇手术,同时把手术时间定在9时30分。
这时,已是上午8时50分,离规定的手术时间仅有40分钟了。此时也正好是上班时间,担心路上堵车耽误时间,姚队长派战士开着消防车去接韩教授。可当韩教授赶到了医院,看过孙宇的病情以后,这个有着20多年脑外科临床经验的专家,心里也没了底。
韩占强说,把握性不是很大,因为这种情况,死亡率几乎达到90%以上,甚至可以说99%左右,能活过来的也就1%。如果不冒这个风险去做这个手术,病人可能会死,冒一下风险,可能病人就活过来了。

9时10分,离规定手术时间还有20分钟,孙宇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所有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也完全消失了。
9时30分,手术开始,虽然韩占强做了术前的充分准备,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切硬膜第一刀的时候,血柱就喷出20多厘米高。
由于孙宇颅脑挫伤造成血肿,脑组织积压,如果颅脑内的血肿大量喷射出来,那么孙宇就会当场死亡。而此时,守在手术室外面的姚兆营和在场所有人,看着进进出出忙碌的医生,他们更加焦虑起来。
对于哈尔滨市道外消防中队的战士们来说,每年扑救的大小火灾有近千次,每一个战士都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孙宇更是技高一筹。其实,战友们都清楚,孙宇从梯子上掉下来时,如果扔掉高压水枪,水枪就不会把他的钢盔冲掉,他凭着自救器,即使被大火从楼上掀落下来,也不会摔成重伤。
13时30分,手术已经进行了4个小时,手术室里传来消息,孙宇的开颅手术非常顺利,然而就在医生们准备给孙宇做最后的关颅时,一直观察病人的韩占强突然发现,刚刚清洗过的颅内,又渗出了血,这块止住了,旁边又冒出来了,这个地方止住了,那个地方又冒出来,医生们一下子又紧张了起来,如果不能止血的话,孙宇就会有生命危险。
18时,手术进行了近9个小时,仍旧没有孙宇的消息,此时手术室外面的所有人都为孙宇捏了把汗。
19时30分,手术已经进行了10个小时,经过1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孙宇的父母从1000多公里外的辽宁赶到了儿子所在的部队。然而急着要见儿子的孙老汉夫妇,却被安排住进了宾馆,这下孙老汉的心里更没底了。
21时,手术已经进行了12个小时,手术室里仍没有任何消息。
22时30分,手术进行了13个小时,孙宇的父母被请到医院,部队领导把孙宇的病情告诉了他们。孙宇的父亲说,我有心理准备,我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

22时40分,手术室大门终于打开了,韩占强疲惫地从手术室里走出来。看到大家的时候,他淡淡地说了一句,手术成功了。那一瞬间,所有人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在场的人无不为这一幕而感动。孙宇的父亲满脸是泪地走到韩占强面前,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他跪了下来。
孙宇受伤的消息传出之后,市领导和自发赶来的老百姓到医院看望这位受伤的英雄,一声声祝福希望能唤醒他。
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孙宇终于苏醒过来,在父子相见的那一刻,孙宇跟父亲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心愿:我一定要回中队,因为我不甘心。
经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70余天的精心治疗,救火英雄孙宇终于痊愈出院,他又回到了他热爱的消防岗位。从硝烟中走出来的孙宇,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温暖感动了哈尔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