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消费的案例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例如,有个不算小的服装店,在西服热中积压了一批货,款式新颖,色彩,面料,做工都说得过去,没办法,只好削价甩卖。原来的150元一套削价到80元一套,专门在服装店门前设了甩卖摊点,可一个星期下来,竟然一件也没有买出去。不过店主毕竟是位精明人,在甩卖过程中,注意观察消费者的心态,果断决定把这批西服的价格提高到350元一套,接近当时一些名牌的价格。奇迹出现了,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卖出了50多套。 从这我们就能了解到,人们有时愿意花大钱,目的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感。他们的目的就是把商品价格与个人地位和身份进行比绍,希望通过购买商品的价格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另外,人们在节假日,特别是传统的节日里,购买大量的商品,也是一种伴随心理消费。
春节,是中国(尤其是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为了庆祝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除夕之夜都要吃丰盛的团圆饭,

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就着盛装给亲友拜年,正月十五吃元宵,舞狮子,看花灯。春节外,我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及庆祝方法,如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赏菊等等。每到这些节日,消费市场都要迎来一个又一个消费高峰。节日里的商品销售量要比平日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时,有些东西对人们来说可有可无,但人们会在心里想:“人家都买了,热热闹闹,我怎么能不买那?”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现象。就像《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在除夕之夜买了一条红头绳送给他的女儿一样。花的是少些钱,可买的是女儿的开心,幸福的感觉。又何乐而不为?
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伴随心理消费。人们买东西,并不是全都为了它们的使用价值,还包括一些心理因素在内,说白了,这就是自尊心,虚荣心等心理在作怪。但人们认为这种花得很值得。花的是金钱,而买的却是开心,幸福的感觉。“千金难买美人一笑”。但用不多数的钱就能买到开心,幸福的感觉,简直是物超所值。于是,很多广告就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打动消费者的心,达到很好的广告效果。 伴随心理消费的范围非常之广,只要有心人好好的把握机会,利用这种伴随心理消费发财就非常之容易。在伴随心理市场里,商机无限。
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高的当今社会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没有跟上物质生活的发展。大量的人们经受不了生活,工作的压力而身心疲劳。如果疲劳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长年累月,就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造成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身心疾患。这就在 客观上给心理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