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15丨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一、习得性无助:回避情绪,抑郁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了。

二、绝对化思维的本质:对伤害的抽象化

伤害越大,思考就越绝对化,防御范围就越大。

三、绝对化思维的三种方式

1.永久化

这样的生活何时是尽头

2.普遍化

一只乌鸦黑,天下乌鸦一般黑

3.人格化

觉得我就是命不好,所有不好的事都发生在我身上

四、绝对化思维就是防御可能的风险,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敢接触现实,也失去了现实。

五、三大天王同步出现

金句:

1.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2. 习得性无助: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

  3. 三大天王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了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

正文:塞利格曼——狗得抑郁症的实验。

结论是:B笼子里的狗不仅受到了点击,而且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我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

工作压力会让我们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工作进度了,所以破罐子破摔,干脆宕机了。

失恋也会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再也不相信自己能找到好的爱情了。

习得性无助: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绝对化思维。

这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这种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

但是也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

举个例子:

一家创业公司由于刚起步,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而且老板因为自己的压力也很大,对小明非常挑剔。结果做了半年,小明挨了老板很多骂,还被开除了。

这对小明来说是一个创伤事件,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那他会怎么想呢?

如果他受的伤害比较小,他可能想:我不适合这家公司的工作。他对重回这家公司会有恐惧,这是正常的反应。

如果把防御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小明就可能想:我不适合去创业公司工作。这样,他就把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排除了。

如果他的防御范围再扩大一点,小明就可能会想:我不适合去公司工作,也许我应该考个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

如果再扩大呢?小明可能就想:我不适合去工作,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我根本没办法应付。那他的防御范围就扩大到了所有的工作,他可能就选择在家不工作,当一个啃老族了。

被开除这件事对他的伤害越大,他心中的信条就越抽象,他的思考方式就越绝对化,他防御的范围也会越大。

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他们的语言:这样的生活何时是尽头

对自己的永久绝对化思维:

工作很多:绝对化思维会觉得工作没完没了,而不是工作很忙

状态不好:绝对化思维会觉得我没用,我完了。而不是我很累

累是暂时的,完了是永久的

对别人的永久绝对化思维:

“你总是不回家”和“你有时候不回家”,后一句指责的味道是不是少了很多?

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

他们的语言:天下之大没有真正懂我的人

上面的例子,这家公司不好,推广到所有公司都不好。

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他们的语言:命犯太岁,注定孤独一生。

我们经常对坏事会有一种奇怪的内疚,有时候明明我们自己是受害者,却仍然觉得是我们的错。

比如打销售电话的员工,有时候刚接电话就被挂了,甚至还会被人骂!

他有些抑郁,认定是自己很讨人厌才会遭人拒绝,自己很没用。这就是一种人格化。

出现问题的时候,觉得“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这是一种常有的心理反应。

也许你看过这样的电影片段,主角遇到了倒霉的事,他就会对着天空喊:“老天爷,为什么要针对我,我究竟犯了什么错!”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就像b笼子里的狗,明明可以跳出来,却不敢尝试!

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是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出现!

它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了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

比如说,父母夸一个孩子聪明,这是一种抽象的评价,会让孩子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中,孩子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从而回避挑战。这就是僵固型思维。

然后孩子会发展出这样的思维方式:我应该表现得聪明,否则就没有人再喜欢我了。“应该……否则……”。这就是应该思维。

然后,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没有做好,比如一次考试失败,那他就会想:我连考试都通不过,这就证明了我不够聪明,再做什么都没有用了。这就是绝对化思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