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绸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30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一匹绸的异名 5 一匹绸药材基原 6 一匹绸原植物白鹤藤 7 白鹤藤生境分布 8 一匹绸采收加工 9 一匹绸的性状 10 一匹绸的性味 11 一匹绸功用主治 12 一匹绸用法用量 13 选方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一匹绸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一匹绸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一匹绸

1 拼音

yì pǐ chóu[全国中草药汇编]

yī pǐ chóu[中药大辞典]

2 英文参考

Caulis et Folium Argyreiae Acutae

3 概述

一匹绸,药材名,为白鹤藤之别名[1]。见《广西中草药》、《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

白鹤藤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又名银背藤、一匹绸、白背丝绸。为旋花科植物白鹤藤Argyreia acuta Lour.的茎叶。分布广西、广东、海南及云南。微酸、微苦,凉。祛风利湿,化痰止咳,止血,消肿,解毒。1.治风湿痹痛,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肺热咳嗽痰喘,吐血,崩漏,带下,跌打损伤。煎服:6~15g。2.治疮疖痈肿,湿疹。鲜叶开水烫软贴患处,或煎水洗患处。本品含裸麦角堿(Chanoclarine)Ⅰ、麦角酰胺(Regine)、麦角新堿(Regometrine)。[1]

4 一匹绸的异名

白面水鸡(《陆川本草》),白背丝绸(《生草药手册》),绸缎藤、银背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5 一匹绸药材基原

《中药大辞典》:“一匹绸为旋花科白鹤藤属植物白鹤藤(拉丁名:Argyreia acuta Lour. [A. festivaWall.])的茎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旋花科银背藤属植物白鹤藤Argyreia acuta Lour,以全草、根、藤及叶入药。”

6 一匹绸原植物白鹤藤

白鹤藤为攀缘灌木。小枝通常圆柱形,被银白色绢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6 cm,被银色绢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5~11 cm,宽3~8 cm,叶面无毛,背面密被银色绢毛,全缘;侧脉多至8对。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均被银色绢毛;苞片椭圆形或卵圆形,外面被银色绢毛;花两性;花萼5,分内外两轮,萼片卵形,不等大;花冠漏斗状,白色,冠檐5深裂,花萼与花冠外面均被银白色绢毛;雄蕊5;子房近球形,2室,无毛,花柱长约2cm,柱头头状,2裂。果实球形,红色,为增大的萼片包围,萼片内面红色。种子2~4颗,褐色。花期6~9月。

白鹤藤(图片出自《中药大辞典》)

7 白鹤藤生境分布

白鹤藤生于疏林下或路边灌丛中、河边。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白鹤藤根)亦供药用,另设专条。

8 一匹绸采收加工

《中药大辞典》:“7~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全国中草药汇编》:“全草全年可采,晒干,或分别晒干。”

9 一匹绸的性状

药材一匹绸藤茎呈细圆柱形,常扭曲,长短不一,通常切成短段,长约5 cm,直径0.5~1.5 cm,表面暗灰棕色,有纵沟纹,断面淡棕色,木部可见针眼状小孔。叶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至椭圆形,长5~11 cm,宽3~9 cm,先端锐尖或钝圆,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上面暗棕色至紫色,下面浅灰绿色,贴生丝光毛,触之柔软;叶柄长2~3.5 cm。有时可见花序,花冠漏斗状,花序轴、花萼、花冠密被丝光毛。质脆易碎。气微,味苦。[2]

10 一匹绸的性味

《广西本草选编》:“味微苦、甘,性平。”

《全国中草药汇编》:“微酸、微苦,凉。”

11 一匹绸功用主治

《中药大辞典》:“蠲痹利水,散瘀止血,拔毒生肌。主治风湿痹痛,水肿,鼓胀,咳喘,吐血,带下,崩漏,跌打损伤,乳痈,疮疖脓肿,湿疹。”

《本草求原》:“叶敷烂脚,化腐疮。”

《岭南采药录》:“治蛊胀,和米与黄糖捣烂,煎香食之。凡肿胀,和苍术煎汤熏蒸之。”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理血,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及妇女血崩,白带。”

《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利尿,化痰止咳,止血活络,拔毒生肌。主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风湿疼痛,内伤吐血,急慢性支气管炎,外用治乳腺炎,疮疖脓肿,湿疹。”

12 一匹绸用法用量

《中药大辞典》:“内服:煎汤,9~15 g。外用:捣敷或水煎洗。”

《全国中草药汇编》:“2~5钱;外用鲜叶开水烫过后贴患处或煎水洗患处。”

13 选方

1.治白带 一匹绸30 g,小榕树须15 g,鸡冠花30 g,水煎服。

2.治崩漏  一匹绸叶、走马胎叶、龙芽草各30 g,捣烂,水煎服。

3.治内伤吐血  一匹绸叶、虎杖、旱莲草、龙芽草各30 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