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教师、班主任该怎么办?(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遐说:作为教师和班主任,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每次在我的课上、课后、网上、网下,都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向我咨询提问,我也很乐意把我三十余年的经验,与大家分析分享。 我坚信,能够提出好问题的教师,是是善于学习、乐于反思的,他们真正把心血、才干和智慧倾注在自己教学和管理的学生身上,而这种努力,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

陕西省宝鸡市bzryxbzl老师来信:

李老师,您好!上次在济南听了您的报告,至今还意犹未尽,为您的魄力、您的人格、您的能力所折服。现在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发现班内学生大多数不爱学习怎么办?当然原因有多方面,我想请您帮我一下,我该怎么做,该做哪些工作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顺便说一下,我带的是八年级学生)给您添麻烦了,谢谢!

李凤遐回答:

陕西省宝鸡市bzryxbzl老师,您好!感谢您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好问题,可以看出您是一位负责任的班主任。

我坦率地说,一个班50多人,大部分学生爱学习,极少部分不怎么爱学习,这是正常的现象。即使是我长期任教的省重点中学,我也从来没有遇到每个学生都充满着学习热情的班级。 所以“厌学”可以说是学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不用视为洪水猛兽,过度担忧。

但是,如果说一个班级中大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只有少数学生喜欢学习,我认为这就应该从教师的角度来找找原因了。今天就你说的“班内(八年级,各地区学制不同,一般对应初中二年级)学生大多数不爱学习怎么办?”这个问题,浅谈我的想法,也是对你的建议。个人浅见,正确与否,欢迎讨论。

首先,正确对待学生学习的环境适应性和阶段性特点。

就进入大学前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学习最重要的阶段,是所谓“三、二、一”转折关键期。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一年级。 为什么呢?因为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开始从学习阅读(运用所学的字母知识解读词句)向在阅读中学习转换的一年。初中二年级数学中的平面几何难度加大、新增物理学科,多数学生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对数学物理产生畏惧,学习兴趣开始减弱。高一年级无论是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人际关系、身心发育都会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如果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就前功尽弃了。

特别在初中阶段,初一(七年级)的学生最听话,学习也努力,不知不觉七年级就过去了;(初三)九年级的学生的临近毕业,往往最知道用功;(初二)八年级的学生介于二者之间,对学习既不那么新鲜,也不那么努力,反正认为时间有的是。你现在正好带的是八年级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普遍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学生发育发展的特点,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和纠正他们存在的问题。

其次,认真反思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有哪些偏差和过失。

第一,是否把学生作为应试教育的工具? 直言不讳的说,目前大量中学中的管理“潜规则”是一切教育教学手段最终都为了升学,因此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分类编班、淘汰,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和自尊心(有的学校领导这样做,美名其曰分层教学)。还有有的任课教师用加大作业量、题海战术、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加课等等,来达到提升成绩的做法,这些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主因。

第二,是否存在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不同? 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年龄、思维、性格以及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都千差万别,这导致他们接受知识的快慢、深浅、高低各不相同。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就会导致任课教师不能因材施教,简单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和单纯以成绩衡量学生好坏的评价方式。致使那些需要学习时间长的学生或者属于慢智思维型的学生,因为不能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的统一要求,而引起焦虑、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学习兴趣。这是班主任需要给予关注并及时协调的重要情况。

此外,是否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是否有的教师对眼中的“差生”另眼相待?是否有的教师对学生评价脱离学生真实情况,教学和教育方法不当?是否有的教师言行不一、方法简单、工作敷衍塞责、对学生态度冷淡无情? 这些都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由此令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形成“厌学”。

我们已经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了导致“厌学”的因素,此外,学生厌学还存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因素,我接下来会进一步分析,从而给出从教师方面应如何改正学生“厌学”的六点建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