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非物质是怎么区分的,那光和声音属于哪中物质?

物质与非物质是怎么区分的,那光和声音属于哪中物质?有人能解答吗

第1个回答  2007-01-18
物质就是物质 即客观存在。没有什么非物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量子理论将光量子化,客观存在 是物质。
声音是波,是物质的运动,但不是物质。
第2个回答  2007-01-18
光是物质,声音不是
第3个回答  2007-01-18
光和声音当然是物质。
第4个回答  2007-01-18
光和声都是物质
第5个回答  2007-01-18

光分为人造光和自然光。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客观世界中斑驳陆离、瞬息万变的景象,是因为眼睛接收物体发射、反射或散射的光。光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严格地说,光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由实验证明光就是电磁辐射,这部分电磁波的波长范围约在红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波长在0.77微米以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所以在光学中光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领域,甚至X射线均被认为是光,而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部分。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可把光看作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1012~1015赫兹),也可把光看成是一个粒子,即光量子,简称光子。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

光是人类生活的依据。

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

光是信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

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中,至少90%以上通过眼睛……

光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电磁波,覆盖着电磁频谱一个相当宽(从X射线到远红外)的范围,只是波长比普通无线电波更短。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只是整个电磁波谱的一部分。

当一束光投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等现象。

光波,包括红外线,它们的波长比微波更短,频率更高,因此,从电通信中的微波通信向光通信方向发展,是一种自然的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普通光:一般情况下,光由许多光子组成,在荧光(普通的太阳光、灯光、烛光等)中,光子与光子之间,毫无关联,即波长不一样、相位不一样,偏振方向不一样、传播方向不一样,就象是一支无组织、无纪律的光子部队,各光子都是散兵游勇,不能做到行动一致。

激光——光学的新天地

激光光束中,所有光子都是相互关联的,即它们的频率(或波长)一致、相位一致、偏振方向一致、传播方向一致。激光就好像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光子部队,行动一致,因而有着极强的战斗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事情激光能做,而阳光、灯光、烛光不能做的主要原因


声音是物体震动产生的波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是每秒5200米(钢铁)、液体是每秒1500米(水)、气体是每秒340米(空气),真空不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具有能量,其能量可以使物体震动。

声音分“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

次声波的频率是1赫兹至20赫兹,可听声的频率是20赫兹至20000赫兹,超声波的频率在20000赫兹以上。水母、大象能听见次声波,可听声为人类,超声波为蝙蝠海豚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