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凉茶能喝,凉掉的茶却不能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8

审核专家:王国义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后

炎炎夏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没有什么比奖励自己一杯甘甜可口祛火提神的凉茶更开心的事了。提起凉茶,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凉茶可以凉喝,凉的茶可以喝吗?

其实, 凉茶,不凉,也不是茶, 它起源于粤、港、澳地区,是当地人民以中医的 养生 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配制而成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生活饮料。所以 凉茶 凉的茶 ,凉茶可以放心喝,凉的茶就不要再喝了。

早有茶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提到茶要“趁热饮之”,此时 “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否则,其 “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

简单来说就是,茶在热的时候,茶渣沉底,其精华部分会浮于茶汤表面,香气四溢,苦味较低,口感丰富; 如果茶汤冷了,茶中的精华部分会随气体而消散,茶汤味淡,口感欠佳,不适宜饮用,尤其是年老气虚的人。

除此之外,茶汤放置时间太长,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如茶多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并助长细菌、霉菌滋生,给我们的 健康 带来威胁。因此, 泡好的茶应该趁热喝掉,冷茶和隔夜茶尽量不要喝。

然而, 冷茶不能喝,烫茶也是不能喝的, 我们的食道黏膜比较脆弱,最适温度为50-60度,被烫茶刺激后会造成食道黏膜损伤,从而引起病变,还会增加患癌的几率。如果你不小心喝到了烫茶,不要强行吞咽,即时吐出来,避免引发口腔疾病。温茶最佳,不热不冷,性情中和,最宜入口,也最宜养人。如此说来, 茶要趁热喝,除非你喝的是冷泡茶。

冷泡茶起源于台湾省,顾名思义就是用冷水或者冰水来泡茶,以此萃取茶叶的风味。用这种方式泡茶可以先溶出茶叶里有甜味的氨基酸,并且减低咖啡碱、茶单宁的释出,所以冷泡茶不苦不涩,受大众喜爱。

与传统泡茶方式相比,冷泡茶需要的时间更长,甚至要等待几个小时才能喝,但并不是所有茶都适合冷泡, 一般绿茶、白茶、轻发酵的乌龙茶比较适合,而红茶、普洱茶等发酵茶,冷泡的话口感可能会比较差。 需要提醒的是,家庭在冷泡茶时,室温下放置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否则可能会引起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引起肠胃不适。

那喝冷泡茶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

好处: 冷泡茶味道甘甜,适量饮用能起到清热凉血、解毒消暑的作用,还能预防风热感冒。另外,冷泡茶里面的茶多酚含量也比较高,具有降低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其中B族维生素也比较丰富,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坏处: 作为冷饮,喝冷泡茶可能会降低食欲,而且对于肠胃比较虚弱的人来说,有可能会刺激伤害到肠胃,引起腹泻腹痛等情况。

要想泡好一杯茶,茶叶本身品质固然重要,但 水温、茶具、方法、时间 等因素对茶品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其中水温的掌控对茶性的展现非常重要,高温有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要注意的是高温可能会烫坏茶叶,也很容易泡出茶的苦涩味,所以确定泡茶水温的高低,一定要 因茶而异

如原料等级比较高的茶饼和有一定年份的茶适宜用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茶或者较新的茶则适宜用水温略低的水来冲泡。 茶在水里浸泡时间的长短,对于茶叶的香气、滋味的展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陈茶和粗老茶的浸泡时间要长,出汤要慢,而新茶和细嫩茶浸泡时间要短,出汤要快;手工制作的普洱茶浸泡时间长,机械制作的普洱茶浸泡时间短;紧压茶浸泡时间长,普洱散茶浸泡时间短。具体冲泡时,还是要根据茶性来定。但浸泡时间的长短,也是泡茶水温控制的一部分。

早在古代茶著作中就有研究过不同水温的水对茶的影响,比如宋代蔡襄《茶录》中提到“未熟汤”、“过熟汤”和“候汤”的说法,以及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过的“水嫩”、“水老”和“水当时”。二者虽叫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所谓 “未熟汤”即“水嫩” ,是指水尚未烧开的时候,水温大致是60 --65 。这时候因水温过低,即便是鲜嫩的绿茶,茶叶内质也不易泡出,茶叶吸水不足,香气、滋味淡薄,且容易浮于水面,泡出来既不方便喝也不好喝。

“水老”即“过熟汤” ,是指完全烧开沸腾的水,或沸腾过一段时间的水。这时候的水温大致在100 上下,冲泡绿茶会“烫熟”相对幼嫩的绿茶茶叶。高温有助于茶叶溶解,温度越高,茶汤就愈浓,茶汤颜色也容易发生变化,且释放出大量的茶单宁和咖啡碱会导致茶味苦涩。

“候汤”即“水当时” ,指的是热水冒泡以后刚刚有小幅沸腾现象的状态,水温大致在80 -95 之间,这个时候泡上一杯较为幼嫩的绿茶,茶叶中的茶氨酸完全释放,维生素C保存较为完整,茶单宁和咖啡碱释放较少,香气清新高远,茶味鲜嫩甘爽,真是美极了。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大家有时间不妨泡一杯茶来细细品,当然,天气热的时候也可以来一杯冷泡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