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文化常识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7
1.小学一年级题目:知识是什么
什么是知识? 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知识:经验的固化 ①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

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 ②有关学术文化的:知识界|知识分子。

③相识;朋友: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 ] [ 知识就是概念之间的连结。

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

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

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汉语词义 1.“知识”的“知”,字从矢从口,矢亦声。

“矢”指“射箭”,“口”指“说话”。“矢”与“口”联合起来表示“说话像射箭,说对话像箭中靶心”。

本义:说的很准(一语中的)。 “不知”或“未知”就是指话没有说准,就好像射箭没有击中靶心。

箭有没有射准,可以由报靶员证实;话有没有说准,可以由公众检验。举例:十八世纪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声称他知道了哈雷彗星的行为规律,并预报说这颗彗星将于1759年重新出现。

后来,在1759年1月21日,人们果然又一次看到了这颗彗星。哈雷说的很准,这就是“知”。

2. “知识”的“识”,繁体写作“识”字从言从戠,戠亦声。“戠”字从音从戈,《说文》称此字的字义已因师承中断而阙如。

但其实我们现在还是可以了解其本义的。“戠”字从音从戈,本指古代军队的方阵操练。

“音”指教官的口令声(也包括号令军阵进退的鼓声、金声,军人的喊杀声),“戈”指参加操演的军人及其武器。随着教官的一连串指令声,军阵会出现整体前进或后退、整体左移或右移、横排队列依次前进、一起向左挥戈、一起向右挥戈……等等整齐划一的团体动作,在检阅台上往下看军阵操练,就好像我们在体育场看台上观看团体操表演,会看到参演人员整齐划一的动作所形成的各种图形。

因此,“戠”字本义就是“规则图形及其变换”。凡从“戠”之字皆有此义。

例如,“织”就是在布匹的制造过程中加入图案,使其成为花布。又如,“帜”就是在旗布的制造过程中加入本国的图案,作为本国的标志,如中国国旗有五星图案,美国国旗有星条图案,英国国旗有米字形图案,等等。

再如,“职”就是团体操参演人员,他的任务就是用耳朵接受指令,然后作出要求的动作。每个参演人员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团体操变换出各种图形。

综上所述,我们在此给出“识(识)”的本义、引申义。本义:用语言描述图案的形状和细节。

引申义:区别、辨别。举例:“识字”就是“根据字的形状、结构、笔画认字”。

3.“知识”一词的汉语本来词义:指学术,文化或学问。
2.初中一年级人文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我网上找了一套题,觉得还行。

答案也有。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共8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吾欲之南海 C、跳往助之 D、以我杓油知之 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天津 D、津津有味 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A、英国 B、法国 C、丹麦 D、德国 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作者是 A、韩寒 B、素素 C、郁秀 D、田晓菲 9、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

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A、门子 贾琏 袭人 B、冯渊 板儿 袭人 C、贾珍 板儿 袭人 D、板儿 袭人 贾琏 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 A、金庸 B、古龙 C、曲波 D、查良镛 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

(《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牵手》) 16、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银行) 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

(环卫) 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厂矿)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务) 17、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 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 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18、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

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19、中国23岁以下国家足球队在雅典奥运会足球亚洲区预选赛上虽奋力拼搏,但最终失利,如果你是足球迷,要安慰、激励球员,不该说的一句是 A、站直了,别趴下! B、有没有下一次,心里还是没有底。

C、成也爱你,败也爱你! D、在我们心里,依然期待你真正崛起。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20-—21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20、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30英里 B、60英里 C、80英里 D、100英里 21、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A、饱览美景 B、不要超车 C、驾车慢行 D、热爱生命 22、**中学团委准备为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发布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A、恭候莅临 B、望准时出席 C、敬请届时指导 D、欢迎大家光临 23、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春)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请各位大虾帮忙,有没有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的试
一: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 ——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05-10-14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 拼音部分 1、我会写:写出小写字母相对应的大写字母。

a( ) g( ) j( ) t( ) d( ) m( ) 2、我会连:把生字和相对应的读音用线连起来。 zhǔn shuí liè nǎo zhū sāi chá 猎 准 谁 猪 脑 察 塞 字词句部分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yuán lái yīn wèi cǎo méi dì di ( ) ( ) ( ) ( ) qí miào nǎi nai duì wu líng huó ( ) ( ) ( ) ( ) 2、我会正确区分这些字,会组词。 在( ) 睛( ) 苞( ) 再( ) 晴( ) 包( ) 及( ) 己( ) 做( ) 急( ) 已( ) 作( ) 3、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草地 ( )的小河 ( )的李子 奇怪的( ) 欢快的( ) 美妙的( ) sǎn 一( )河 两( )云 三( )伞 四( )书 五( )树叶 六( )眼睛 七( )桥 八( )猪 九( )鞋 4、我会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 (1) 春去花还在,人( )鸟不惊。

(2) 影子在( ),影子在右。 (3) 我打开作业本,( )上语文书。

5、我会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还会给句子加标点。 a) 九色鹿真 b) 在枝头 c) 是谁 d) 像 阅读部分 阅读短文我能行。

大自然的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nèn)嫩的芽瓣(bàn);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ú)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rǎng)。落叶是大自然的邮(yóu)票,把一年四季寄(jì)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 在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落叶 邮票 叶片 一年四季 (2) 填空 a、一年有 、、、四个季节。

b、春天的树上,芽瓣是 ;夏天的树上,叶片是 ;秋天的树叶颜色有 和 ;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 c、大自然的邮票指 。

拓展部分 1、我会填。 (1)古诗《春晓》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古诗《 》也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2)《糖果雨》这篇课文真有趣!我多么希望能下一场( )雨啊! (3)这学期有好多节日呢!我知道5月( )日是劳动节。 5月的第( )个星期是母亲节。

在这天,我对妈妈说( )!( )月( )日是儿童节,那天游园活动真快乐啊! 2、我会设计。 在世界上,有好多奇妙的桥:玻璃桥、纸桥、盐桥……如果我是桥梁专家,我会用( )来造一座奇妙的( )桥! (1) 画一画:把你设计的桥画下来。

(2)写一写:把你设计的桥的奇妙之处写下来。 二: 小学新标准语文第一册期末考试卷(笔试部分) (45分钟完卷) 姓名: 成绩: 等级 1、我会听。

把听到的声母、韵母或音节用 画出来4分 f — p z — j ui — iu en — enɡ dú—tú sì—shì yīn—yīnɡ méi—mái 2、我会分。 把拼音苹果分给生字客人。

8分 鸟 篮 鱼 灭 海 请 问 1、我会看拼音写汉字。8分 bái yún dōnɡ xī xué huì ɡāo xìnɡ 汉字: 2、我能帮生字客人找到家。

9分 没 样 唱 汗 叶 机 池 林 知 氵: 、、口: 、、木: 、、3、我会扩词8分 好( )( ) 出( )( ) 高( )( ) 心( )( ) 1、听写句子我最棒。 9分 2、我会连。

4分 一朵 二只 三座 四个 五头 山 云 小鸡 牛 小朋友 3、我会选。选字填空。

5分 处 外 他 她 它 ①放学后,不要到( )乱跑。 ①( )是我妈妈。

②你在( )面干什么? ②( )是我爸爸。 ③( )是只可爱的小鸟。

1、选择右边的生字词准确地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怎么 看见 着 高 少 小 乌鸦 一个瓶子,瓶子里有 ,可是瓶子很 ,瓶口很 ,里边的水又 ,它喝不 。 办呢? 2、阅读短文我能行。

7分(4+3) mǎ lín shì yī nián jí sān bān de yí mínɡ tónɡ xué 马林是一年级三班的一名同学。 zài xué xiào lǐ tā chánɡ chánɡ bānɡ tónɡ xué zuò zhí rì bānɡ lǎo shī bān zuò yè tónɡ xué wànɡ le dài qiān bǐ tā 在学校里,他常 常 帮同学做值日,帮老师搬作业。

同学忘了带铅笔,他 jiù bǎ zì jǐ de qiān bǐ jiè ɡěi tónɡ xué yònɡ lǎo shī hě tónɡ xué men dōu kuā mǎ lín shì yí ɡè ài bānɡ zhù bié rén de hǎo xué shēnɡ 就把自己的铅笔借给同学用。 老师和同学 们都 夸马林是一个爱帮助 别人 的好学生。

zài jiā lǐ mǎ lín chánɡchánɡ bānɡ mā mɑ zuò jiā wù sǎo dì tuō dì bǎn dào lā jī jiā lǐ lái le kè rén 在家里,马林常 常帮妈妈做家务,扫地、拖地板、倒垃圾。 家里来了客人, tā zhǔ dònɡ ɡěi kè rén rànɡ zuò dào shuǐ jiā lǐ rén dōu shuō mǎ lín shì ɡè dà hái zi lɑ 他主动给客人让座、倒水。

家里人都说马林是个大孩子啦! (1)评一评,再在( )里选择打“√”。 我(可以 不能)自己读这个故事,我(可以 不能)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

(2)把不会认读的字用笔圈出来;如果全部会认读,就在文中打个大“√”。 hū rán bú jiàn hū rán yǒu xiánɡ hǔ xiánɡ lónɡ yòu xiánɡ ɡǒu 忽然不见忽然有, 像 虎 像 龙 又 像 狗, tài yǒuɡ chū lái tā bú pà dà fēnɡ yì chuī tā jiù zǒu 太阳 出来它不怕, 大 风 一 吹 它 就 走。

我猜它是: 小学新标准语文第一册期末考试卷(口试部分) 1、认读生字。从小学第三册以上语文课本后的生字表中,任意指定二、三行中的20个字,让学生认读。

5分 2、指读文字。课外让学生准备好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从报纸上剪下的,也可以是儿童读物、包装纸……),逐个让学生说说你有那些字会认读。

5分 3、朗读与说话。10分 大声朗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