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是广东人,跟着造反的为何却多是广西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7
造反是古代的一项高风险运动,既然是高风险运动,几千年来的造反家们在造反时大致会遵循一些规律,选择在自己的家乡起事便是规律之一。

比如秦末的刘邦,他的造反初体验就选择在了自己的老家沛县;比如唐末的黄巢,他也是先选择在自己老家菏泽下手;比如明末的李自成,老家陕西是他的福地,几次大起大落,都是靠着自己的陕西老乡们东山再起。

之所以在家乡起事,无非是开局方便,可以借着自己的号召力把熟悉的乡党们都拉进伙,在官府围剿之前组织起一支上规模的造反队伍。

但是,中国 历史 上最后一位殿堂级的农民造反家洪秀全却似乎没有遵循这一规律:他是广东花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花都区,起事的地点却选在了直线距离300公里之外的广西金田。

这很反常。

按常理来说,与广西相比,广东是优越得多的造反基地。

在地理上,广东依江傍海,利于与外界沟通,粤北又多山脉,利于抵抗南进的清朝正规军,可谓能守能攻。

在资源上,广东物产丰饶,税赋充足,如果太平军一开始就占据广东,那对后续的发展会极其有利。

在人力上,广东人口众多,同时不乏大量的优秀文化人才,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这恰好是太平军的短板。

实际上,在明朝以后,南方的割据力量要与北方争雄,必须占据广东这一南方最重要的资源大省与战略重地作为后方基地,南明的覆灭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李定国第二次恢复广东的努力失败后,仍拥有大量军队的南明就彻底丧失了战胜清军的可能了,广西、云贵等省那点可怜的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持长时间的高强度战争。

那洪秀全为何不就在自己家乡起事呢?

一开始,洪秀全的确是想在广东发展的。

自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后,洪秀全的早期活动地区主要是在广东,他与同乡冯云山接连在广州、顺德、南海、番禺、清远、曲江、阳山等地宣传拜上帝教,然而收效甚微,无奈之下,两人进入了邻近广东的广西紫荆山区。在紫荆山区逗留一段时日后,冯云山决意留在广西发展,而洪秀全则回到广东发展。

在广东期间,洪秀全一边著述一边发展教众,或许是当时的广东民众实在是“冥顽不灵”,经过长达三年的努力,未来的洪天王发展的教众只有五十多人,除去老弱病残,剩下的青壮连一个排都凑不全。

留在广西的冯云山却是另一番图景,短短三年时间里,冯云山靠着每日和一众贫苦乡民拉家常,竟然已经发展到了二三千人的规模,原本已经打算作罢的洪秀全不禁喜出望外,就此决定在广西建立根据地。到了三年之后的1950年,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已经发展到了数万人的规模了。

为何这样呢?

这倒不是因为广东的民众拥护清朝,相反,从清末广东人的活跃程度来看,他们的反清思想可能是各省中最激烈的,也正因为如此,广东人对宣传上帝的“拜上帝教”很不感冒。

上帝也好,妖魔也罢,对广东人而言,这似乎与现实没什么关系,他们更愿意直奔主题,反清复明。因此,广东的反清志士更多是加入传统的天地会。

太平天国起事之后,特别是清朝驻军北移之后,广东的天地会反清运动非常活跃。

1854年,广州顺德人何禄聚众起事,攻占东莞县城。同年,天地会头领陈开在佛山起事,李文茂、陈显良等聚众数万在佛岭寺响应,义军连克顺德、肇庆、连平、鹤山、增城等数十州县,并一度攻至广州城下。

另一方面,广东作为鸦片战争的主战场,入侵的英军对广东造成了极大破坏。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在《南京条约》中攫取到的特权,洋人在广东更是飞扬跋扈,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成了全国最仇视洋人的地区,要广东人去拜洋人的上帝,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广西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广西并没有受到太多鸦片战争的冲击,广西更多是中国 历史 上传统的土地问题。

当时的广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据现在的估计,当时广西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2亩,远低于全国1.78亩的平均值。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少,由于土地贫瘠,水利落后,广西的地区的粮食亩产量也远低于广东、江浙等地,可谓地瘠民贫。

在道光朝,广西地区灾害频发,几乎连年不断,使得民生问题雪上加霜,普通老百姓几乎是在死亡线上挣扎。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洪秀全为他们描绘一幅天国乐园的美好图景,已经一无所有的贫民们,是愿意豁出性命去搏一个出路的。

最后想提一句,如果没有广西人的参与,太平天国是绝对无法发展成一次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的。

当时的广西有着非常严重的土客矛盾,客家人与当地土著围绕着土地、水源等问题械斗不断,这样环境下的广西民风异常彪悍,远非他省可比。

在后来的战争中,广西兵始终是太平军的中坚,当天京陷落时,湖南、安徽籍的太平军大多或降或逃,而广西籍的太平军则是“聚众自焚而不悔”。广西兵的悍勇给曾国藩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曾国藩称他们是“古今罕见之剧寇”。

都说无湘不成军,然而若论悍勇的话,放眼当时的中国,广西兵才是无出其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