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变革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16
大清朝自南京条约被迫开国,直至皇祚不永,仅七十年。在这短短七十年间,国步艰难,各种思潮和势力纷至沓来,风起云涌。大清朝左支右绌,终于武昌城下一声炮响,万劫不复。源于天朝的自信和惰性,在皇朝尚有能力进行变革之时,北京城中的皇帝们并没有意识到危机和风险,更不会有变革的动力。皇帝们的眼光还是朝向内陆,认定风险必然来自那遥远的塞外边陲,而不是天津卫的海面。
在当时天朝的词典里,虽有外交一词,但实际上早忘了外交是怎么一回事。天朝是世界的中央帝国,五服之外尽是蛮夷,何用外交?遑论外交人才。占世界陆地面积8%的大清帝国,拥有世界30%+的人口,理论上正是傲视尘租薯全球的庞然大物。事实上,帝国眼中根本没有全球之说,《坤舆万国全图》不知道在紫禁城的哪个角落沉眠。道光皇帝到战争进行了两年左右,还不知道英咭唎的位置。反正蕞尔蛮夷,非抚即剿可也。直至战败,事后总结,一个是洋夷船坚炮利,另一个是主和奸臣卖国。对于快速变革中的西方还是近乎一无所知。
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帝都陷落,帝国的面子究竟是找不回来了,改革才正式提上了议程。20年的宝贵时间浪费殆尽,内战也搞得国力大伤,从而失去了改革的最佳时机。二十年时间是多么?1998年的中国GDP是1978年的6.88倍。日本中央政府在西南战争中才统一全国政治资源,不到二十年后就可以一战挫败大清朝。反应之所以迟缓,第一是大清立国已经几二百年。按照我国固有的兴替率来说,它已过中年,正成日薄西山之势。帝后生长深宫,对新鲜事物的反应能力都大有可疑。第二是固有模式发展程度较高,意识形态领域也接近板结,难于破局。
大清朝的改革主要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丑变法三部分组成。其中的领导人主要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主要参与者有康梁、奕欣、李鸿章等。这些人或缺乏改革的动力,或缺乏政治实践的经历。因而洋务运动深度不足,举步维艰;戊戌变法操之过切,急中生变;到了辛丑变法,则以政府的权威已经近于破产,推行更加困难,不久便因大清终结,被迫交棒于民国。此间反复,无形中又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归根结底,当时清朝缺乏一个有眼光有手腕推动现代化改革的权力集团,对内对外往往均处置失当,最终拖得自己的权威也灯枯油尽。此外伴随着改革的深化,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中国本土当时并未具备相对的条件,故而改革只是最有利于官僚集团,造成贪墨横行,而科举制的废除使得民众和体制外精英进一步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上。
清政府的改革因为来自外来压力,因而改革动力和危机的深度成派者正比,也就是不危险不改革,改革的时候已经处于危险期,然后病急乱投医,造成反复,结果反而掏空了自己的执政基础。同样因为这些改革并非内生型,故而先习皮毛,企图中体西用,借以维护现有体制,而没有认识到当时最大的落后恰恰在于体制。而于教育政治等关键性元素并未重视。
此外最为不幸的一点恐怕就是,清末恰处于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最为迅速的时代,正是"千古未有之局面",技术革命之后的西方型贺可以不断拉大与中国的差距,而中国内外交困,复无力追赶。
纵观在外力条件下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各国,欲成功必须借重国家权威整合社会资源。而成功者往往得益于中下层民众自身的改革诉求,由上层进行统合和引导,并且抑制利益集团。单纯的自上向下推动不但见效缓慢,而且容易使得改革利益被利益集团鲸吞,民众的不满会进一步增加阻力,最终导致失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