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Ge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体形似半个圆球,一般5∼10毫米(0.3∼0.4吋)长,足短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鞘翅颜色和斑点数因种类而异,九星瓢虫图案是在橘红鞘翅上各有4个黑斑点,以及各有半个斑点,这是典型的瓢虫颜色图案。瓢虫英文名ladybirds里的“lady”一般被认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圣母玛利亚,全世界有超过5
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瓢虫图鉴gaga.jes.mlc.edu/new23/cp03_2 图片参考:ntm/child/biodiversity/tnp/img_insect/c_ladybug 肉食性瓢虫 一)瓢虫的特征ntm/child/biodiversity/tnp/tnp_insect 瓢虫是属于鞘翅目昆虫,体型呈圆形且小巧,头部及脚部长缩在鞘翅底下。生活史是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具有咀嚼式的口器。分为肉食性和植食性两种,通常肉食性的体色较为鲜艳、光亮且多变化,以蚜虫、介壳虫等小型昆虫为主食,植食性的鞘翅则是有短毛,比较没有鲜丽的光泽,取食植物的叶片或蕈类。遇到外敌时常会装死,或是分泌出具有 *** 味的液体来驱离。 图片参考:ntm/child/biodiversity/tnp/img_insect/v_ladybug 植食性瓢虫 瓢虫的饲养和应用baike.baidu/view/21657 瓢虫是菜园及果树上常见的捕食性昆虫,幼虫及成虫以蚜虫为主食,亦能捕食绵蚜、卷叶蚜、菜蚜及玉米蚜等,在温度27度下饲育,卵期3-4天、幼虫期13-15天,蛹期5-6天,较其他种类瓢虫为短,完成一代约21-25天。饲养与繁殖方面,是以不锈钢圆筒作为养虫笼饲养,主要以玉米蚜虫当作代用食饵,在室内温度27度及相对湿度73+-3%下饲育,当成熟成虫交配时,养虫笼内放置一层道林纸 *** 卵。bjkp/kcsj/pcam/index 利用方面,释放成虫并在预定防治害虫的范围内,使其飞向有害虫寄生的植物。释放卵时,将瓢虫卵块挂在(或黏在)害虫的寄主植物上,此法以使用在卵将近孵化时为宜。infoanic/supergood/front/bin/ptdetail.p?Part=sick-13&PreView=1 瓢虫迁移力很强,对于高密度的害虫反应迅速,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族群,对于分布较集中的害虫,如蚜虫、介壳虫、粉蝨,能达到良好之防治效果。虽然捕食性瓢虫种类相当丰富,其幼虫又易被农药杀死,使瓢虫无法在农业生态系中扮演一个称职的生物防治角色,如何使瓢虫能够存活于田园之中,对保持害虫与植物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infoanic/supergood/front/bin/ptdetail.p?Part=sick-13-2&PreView=1 在饲养时食饵一定要充分供给(或配制半合成饲料与人工饲料),否则幼虫会自相残杀或成虫因食饵不足会取食卵块,且瓢虫因取食不同食饵或人工饲料,会影响其发育时间及成虫之寿命与产卵量。因此,在饲养瓢虫的同时要慎选其最适宜之食饵,以利其生长、发育及繁殖。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学名:Coccinellidae)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别称为红娘、金龟、金龟子(但金龟子实际上是指另一种甲虫),甚至因为某些种其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称)。 英文名ladybirds(又称ladybug)里的「lady」一般被认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圣母玛利亚。全世界有超过5
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瓢虫的成虫体长约数mm至1cm程度,体型呈半圆球状,脚与触角短小。体色有黑、赤、橙、黄、褐色等艳丽的色彩,身体上的图样也会因为种类的不同而多变。 某些种瓢虫遭受到强烈物理 *** 时,会呈现假死状态,并且从关节处和刺处分泌出黄色的粘性 *** 性体液。瓢虫的体液具有强烈的异臭与苦味,借此可以回避外来敌人的攻击[3]。 瓢虫鲜艳的体色可以说是警告外敌用的警戒色。因此鸟之类的生物少有捕捉瓢虫,但仍然有寄生蜂、寄生蝇、菌类等天敌存在。此外螳螂会捕食马铃薯瓢虫的幼虫。 依种类不同则食性迥异,主要可以区分为补食蚜虫、介壳虫之类的肉食性,以白粉病菌等维生的菌食性,以茄科植物等维生的草食性共3种类。因此对农作物而言可以类分为益虫与害虫。近年来肉食性种类在农作物的有机栽培时,被利用为取代农药而使用的生物农药 瓢虫为甲虫类生物,会经历卵 - 幼虫 - 蛹 - 成虫四阶段的完全变态。 成虫于交配后,会攀附在食物近处进行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不具翅膀,腹部向后方延伸。身体上有突起与刺,和成虫型态迥异。 甲虫类之中有幼虫与成虫食性不同的情形,而瓢虫多为幼虫与成虫取食相同的食物。此外肉食性的瓢虫当食物不足时,会出现同类相食其他幼虫或蛹的情形。 成长到一定程度后的幼虫在植物的叶背等处结蛹。蛹呈椭圆形,翅膀短小,不过此时已经接近成虫的型态。腹部会附着于枝干处以避免掉落地面。刚破蛹而出的成虫翅膀为黄色,但随着翅膀硬化,会呈现出特征的图样。 七星瓢虫(ナナホシテントウ)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异色瓢虫(ナミテントウ)Harmonia axyridis 六条瓢虫(ダンダラテントウ)Menochilus sexmaculatus 大龟纹瓢虫(カメノコテントウ)Aiolocaria hexilota 龟纹瓢虫(ヒメカメノコテントウ)Propylaea japonica 大突肩瓢虫(オオテントウ)Synonycha grandis 澳洲瓢虫(ベダリアテントウ)Rodolia cardinalis 黑缘红瓢虫(アカホシテントウ)Chilocorus rubidus 菌食 柯氏素菌瓢虫(キイロテントウ)Illeis koebelei 十二斑褐菌瓢虫(シロホシテントウ)Vibidia duodecimguttata 草食 瓢虫科之中只有食植瓢虫亚科为草食性。草食性瓢虫的特征为,与肉食性瓢虫相较下翅膀不具光泽。 茄二十八星瓢虫(ニジュウヤホシテントウ)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 马铃薯瓢虫(オオニジュウヤホシテントウ)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此二种瓢虫体长约7mm,在淡褐色身体上有28个黑色斑点。马铃薯瓢虫亦称为大二十八星瓢虫,身体和黑点比茄二十八星瓢虫略大。由于它们会集体吃茄子与马铃薯的叶子而被视为害虫。在食植瓢虫亚科中马铃薯瓢虫所分布的区域纬度最高,最北达到滨海边疆区。茄二十八星瓢虫则是自北海道以南,遍布到东南亚一带。 波氏裂臀瓢虫(ジュウニマダラテントウ)Henosepilachna boisduvali 锯叶裂臀瓢虫(ミナミマダラテントウ)Henosepilachna pusillanima 在春天至秋天可以常见到瓢虫的成虫。大部分的瓢虫以成虫的型态度过冬天,越冬之际会以集团形式躲在石头与倒木的底下,集团的规模从数只到数百只,甚至数万只。
参考: ***
瓢虫为鞘翅目 瓢虫科(学名:Coccinellidae)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别称为红娘、金龟、金龟子(但金龟子实际上是指另一种甲虫),甚至因为某些种其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称)。 英文名ladybirds(又称ladybug)里的「lady」一般被认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圣母玛利亚。全世界有超过5
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瓢虫的成虫体长约数mm至1cm程度,体型呈半圆球状,脚与触角短小。体色有黑、赤、橙、黄、褐色等艳丽的色彩,身体上的图样也会因为种类的不同而多变。 瓢虫是典型的半翅目天敌,肉食性瓢虫以蚜虫、介壳虫为食。属于草食性的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则是极具破坏力的农业害虫,例如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 varivestis)。然而瓢虫经常被利用作为生物防治剂,引进瓢虫物种能够驱赶并取代既有的瓢虫。 某些种瓢虫遭受到强烈物理 *** 时,会呈现假死状态,并且从关节处和刺处分泌出黄色的粘性 *** 性体液。瓢虫的体液具有强烈的异臭与苦味,借此可以回避外来敌人的攻击[3]。 瓢虫鲜艳的体色可以说是警告外敌用的警戒色。因此鸟之类的生物少有捕捉瓢虫,但仍然有寄生蜂、寄生蝇、菌类等天敌存在。此外螳螂会捕食马铃薯瓢虫的幼虫。 依种类不同则食性迥异,主要可以区分为补食蚜虫、介壳虫之类的肉食性,以白粉病菌等维生的菌食性,以茄科植物等维生的草食性共3种类。因此对农作物而言可以类分为益虫与害虫。近年来肉食性种类在农作物的有机栽培时,被利用为取代农药而使用的生物农药 [编辑] 肉食 七星瓢虫(ナナホシテントウ)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的代表性瓢虫。体长约8mm,翅膀为红色,正如中文名称所提示,其有7个黑色图纹。在不同个体之间没有图样的差异存在。以蚜虫与叶螨维生,当食物不足时幼虫间会有同类互食的情形发生。 异色瓢虫(ナミテントウ)Harmonia axyridis 广泛分布于亚洲等地,和七星瓢虫并列为代表性物种。体长约7mm。与七星瓢虫不同的是体色变化性大,有黑底2个红斑、黑底4个红斑、红与黄色多图样等。捕食蚜虫。 六条瓢虫(ダンダラテントウ)Menochilus sexmaculatus 体长约5mm,比异色瓢虫略小。翅膀为黑底色4个红斑,有和异色瓢虫图样相近的种类在而不易分辨。以蚜虫维生。 大龟纹瓢虫(カメノコテントウ)Aiolocaria hexilota 又称为六斑异瓢虫,体长约12mm的大型瓢虫。翅膀有黑底橙色的图样,由于和龟壳形象相似而得其名。捕食胡桃金花虫的幼虫。 龟纹瓢虫(ヒメカメノコテントウ)Propylaea japonica 和大龟纹瓢虫图样相似,但体长只有约4mm。食物来源为蚜虫。 大突肩瓢虫(オオテントウ)Synonycha grandis 体长约12mm的大型瓢虫,数量稀少。捕食介壳虫。 澳洲瓢虫(ベダリアテントウ)Rodolia cardinalis 体长约4mm的小型瓢虫。翅膀为红色,有黑色图样。以捕食吹绵介壳虫(Icerya purchasi)维生。原产地为澳洲,为了驱除吹绵介壳虫而被引进到其他地方繁衍。 黑缘红瓢虫(アカホシテントウ)Chilocorus rubidus 以捕食介壳虫维生。多依附于梅树上。学名里的「rubidus」(拉丁语中红色的意思)是由于其红色纹路看起来像Ruby。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