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 菩提本无树 心是明镜台

身是菩提树 菩提本无树 心是明镜台 明镜亦非台 时时勤拂试 本来无一物 勿使惹尘埃 何处惹尘埃 神秀与慧能所做此二首诗,究竟哪首诗的境界高,不顾及弘忍传给慧能衣钵,单独谈论这两首诗。

第1个回答  2014-02-19
就字面意思来讲是后面,前面说的是时时勤拂试,就是说还要主动去清理心中的障碍,心中还有杂染,后面应该是到了四果。但是有前面的一首才有后面的一首,说不定前面的一首知识想教会别人应该这么去做。所以后面的境界高,但是不能评定到底那个人的境界高,还要从其他方面看。在佛教里面也是有这么一种言论的,如果弟子学成后不及师父,说明师父教的不好,那是给师父丢脸
第2个回答  2014-02-19
可以用圆觉经中的“知幻即离”和“以幻修幻”二词来分别评价慧能和神秀禅师的偈子,慧能禅师的顿修是对“知幻即离”最好的写照,而神秀禅师的渐修则是对“以幻修幻”最好的写照,但顿渐无高低,众生根性有差别,只要适合自己修习的方法,都是很好的追问

谢谢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了可是以幻俢幻真的想不通什莫个意思恳请老师赐教。

第3个回答  2014-02-19
后者境界明显比前者高,前者境界是“有”,而后者已经越过“有”达到“无”
第4个回答  2014-02-19
神秀虽然形容的惟妙惟肖,但也只是局限于表象,而慧能则抓住了“万法皆空”的本性,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5个回答  2014-02-19
楼主多看慧律法师的视频
慧律法师是这样评价的:

人家一句“本来无一物”已经完事了,达到无挂碍自在境地;而“时时勤拂试”到底要拂试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开悟呢?才可以息心呢? 这就是从理都无法断定果,如何修证到见果呢?
本来无一物,已经即因即果,当下息妄收心,以此除习性,从理就明白所修除习性的果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