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煤设备的历史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据1996年煤炭部型煤技术现状调查报道,所考察的近四十家工业造气煤厂中,没有一个能正常生产;近十几年来,型煤厂仍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型煤生产过程中诸多问题不能突破,严重制约了型煤产业化.其主要原因是成型基础研究薄弱,正如Druhl所言,实践一直超越理论的发展.因此,加强粉煤成型性能及成型机理等基础研究迫在眉睫.
粉煤成型工艺分冷压成型和热压成型,以冷压成型为主;冷压成型又分为粘结剂成型和无粘结剂成型,以有粘结剂成型为主.根据我国国情,粉煤成型多采用添加粘结剂、中低压、免烘干、冷压成型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成型煤和低污染燃烧技术,逐步限制散烧煤”,国务院《关于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几项规定,第八条指出:“为了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要先把低硫、低挥发分煤炭供应民用,并尽快普及烧型煤”;国务院环委会《城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六款指出,“大力推广民用型煤,积极发展工业型煤”;国务院环委会《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的“煤炭加工技术政策”中明确指出:“煤炭销售前要进行筛选,粉煤要加工成型煤出售,以提高热效率和减少二次扬尘”;1992年环发大会后,中国制定的21世纪的十大对策第四条指出,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一些大、中城市也相应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如北京、天津、烟台等地已制定了旨在减少城市煤烟型污染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从上述情况看,国家与地方对型煤的生产与应用,都从政策上进行了积极的支持,对型煤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国家没有制定不同煤种、不同用途型煤的产品标准,致使型煤生产无规可循,型煤用户对产品不知伪劣。仍然没有一条有关推广或改造适合型煤燃烧的燃烧器(除蜂窝煤外)的报导,结果使型煤在现有燃烧器中燃烧效果不佳,如点火难、火焰短、烧不透等。因此今后型煤发展从政策导向上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从煤的综合利用方面考虑,型煤生产原料应放在非炼焦煤(如无烟煤、贫煤、半焦粉等) 方面,而不应采用炼焦煤来生产型煤。二者从价格上相差较多,采用炼焦煤生产型煤,不仅烟大,而且成本高。
二、要尽快制定不同类型型煤的国家标准。例如,从能源角度出发,首先应限制型煤的挥发分含量,其大小影响到燃烧过程的点火难易、火焰长度、传热类型及调火方式;其次应限制型煤的固定碳含量,其大小直接影响到型煤的发热量,即用户的利益。而从型煤用作造气原料方面考虑,主要应限制影响造气工艺参数的不利因素,如型煤的冷、热强度,挥发分含量、硫含量及固定碳含量,它们直接影响到造气过程中透气性的好坏、气体中有害物的多少及产气量的大小,也就是说,直接影响到化肥厂的造气成本。
三、要从政策上鼓励、资金上支持型煤燃烧器的研制开发。例如,燃用型煤的锅炉的研制与生产,100%造气型煤的造气示范,进而获得型煤造气的合理的工艺参数对造气型煤的要求,同时制定出国家标准;要从政策上鼓励以无烟粉煤生产造气型煤,解决无烟粉煤大量积压的问题。如山西省晋城市型煤出省免收20元能源基金、10元生产补贴款和5元专向维简费,大大推动了无烟粉煤生产造气型煤的发展,对无烟粉煤的综合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型煤生产厂家来讲,其生产目的是为了赢利,即型煤的出厂价必须高于型煤生产的总成本,否则将造成亏损、停产。而型煤生产成本大体由原料价格(包括煤价、粘结剂价格)、生产费用(包括工人工资、电费、水费、设备折旧费等)及管理费用组成,对于不同的生产厂家来说,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两项基本上差别不大,因而型煤成本决定于原料价格,即煤价和粘结剂价。不同的煤种、煤质,不同的粘结剂,使型煤的成本不同,产品质量不同,造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不同,因而型煤生产要因地制宜,不宜一哄而上。
从用户来讲,型煤用于燃烧除了满足环保要求外,性能上要求热值高、易燃烧。造气用户要求型煤固定碳含量高,产气量大,因而原料灰分高、粘结剂增灰大,型煤固定碳含量低的型煤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因而也无效益可言。
总之,型煤售价与原煤价格相比,无论就地转化还是远距离销售,型煤价格是原料价格(粉煤)的2~3倍,在经济还不发达的地方无疑增加了用户的负担。因而,从环保角度出发,型煤应在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推广,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粉煤无粘结剂成型机理
粉煤无粘结剂成型是指不外加粘结剂,而是依靠煤炭自身的性质和粘结性组分,在外力作用下压制成型煤的过程.适于无粘结剂成型的煤种为年轻褐煤.
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机理 
关于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机理众说不一,有各种假说,如沥青、腐植酸、毛细孔、胶体、分子粘合等假说但都认为“自身粘结剂”的存在,是褐煤无粘结剂成型的重要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