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湘君的人物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7

她就是青岛姑娘马湘君,她开创了中国射箭的马湘君时代。

马湘君,青岛箭坛传奇
她是中国箭坛的传奇人物。1985年,她先后8次打破全国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突破射箭双轮全能2600分大关的女选手;1987年,她夺得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三十四届世界射箭锦标赛的冠军,成为中国射箭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1992年,参加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射箭比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亚军;从1985年到2001年,她参加了五届全运会;1994年,她随丈夫入藏,成为西藏队教练。
她就是青岛姑娘马湘君,她开创了中国射箭的马湘君时代。
马湘君参加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两届奥运会射箭比赛。让她记忆深刻的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不是因为她拿到了银牌,而是她们离金牌曾如此之近。
十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还觉着心里不舒服,挺遗憾的!15年过去了,回忆起巴塞罗那奥运会时,马湘君的心中还是充满了遗憾。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马湘君在女子射箭团体比赛中和队友王红、王晓竹一起获得银牌。这是青岛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块奖牌,也是迄今为止青岛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并列)。
1988年,马湘君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阵容中,当时,24岁的她已经是国内外知名的箭坛名将。1986年,在韩国举行的汉城亚运会上,马湘君夺得70米双轮赛冠军;1987年,她又夺得了世锦赛冠军。对于这届奥运会,马湘君也想到了去创造好成绩、甚至是夺冠,但踌躇满志的马湘君在进前八时被淘汰。
运动员都有状态低谷,当时我就处在那样一个时期,状态不好。对于这届奥运会被早早淘汰出局,马湘君认为主要是自己的状态原因。其实,另外一个因素是中国射箭队刚刚更换了器材。当时,碳素弓箭在国际上是高科技产品,为了跟上潮流,中国队在奥运会开赛前两个月更换了器材。两个月的熟悉期,对于箭手们来说太短了,而碳素器材与合金器材有许多不同之处,对器材的不熟悉也让马湘君在汉城奥运会上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4年一个轮回,许多运动员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能有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就不错了。好在射箭是一个运动寿命相对较长的项目,1992年,马湘君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奥运机会。
从一开始,中国射箭队就在晋级之路上艰难地行走。在晋级前八时,中国队就非常艰苦,在进军前四的路上,中国队又迎来了最艰苦的一场比赛。对手是荷兰队,两队在比赛中打平,以加时赛的方式来决出谁是晋级者。一分钟之内每个队的三人要各射一箭,环数多者胜出。这时,比的就是运动员的心理。
加时赛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荷兰队率先放出了第一箭,10环;中国队王晓竹第一个出场,10环。荷兰队第二个出场的队员射出了9环,但中国队第二个出场的队员王红在拉开弓后,迟迟没有放出中国队的第二箭。1秒、5秒、10秒……时间在流逝,王红的手却在颤抖,三个人的时间总共才有1分钟,排在第三个出场的马湘君心中焦急无比。20秒,王红终于放出了这一箭,10环,马湘君松了一口气,来不及多想,就挽弓上场。最短的时间内射出最准确的一箭,这就是马湘君的任务。
按平时的训练水平来说,这一箭应该不是9环就是10环,但当时是奥运会比赛,心中真有压力。比赛过去了15年,马湘君回忆起那一箭时仍然记忆深刻。10环,马湘君为中国队的比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宣判了荷兰队的出局。
半决赛,中国队的对手是当时的独联体队,这也是当时的一支老牌强队,但经过了与荷兰队的鏖战后,中国队完全丢掉了包袱,顺利淘汰对手进军决赛。
韩国队当时已经是世界箭坛的巨无霸,面对韩国队时,中国队背上了心理包袱。其实,韩国队那届比赛的成绩并不好,但中国队的成绩更不好。最终,中国队屈居亚军。
虽然那是奥运会的比赛,但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没有多少感动,只有遗憾。韩国队从1988年开始垄断世界射箭的所有冠军,但那次我们真的有机会。这是让马湘君感到遗憾的原因。
1992年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回国后,马湘君一直没有离开自己钟爱的这项运动。从1980年还上高一时误打误撞地从事这项运动开始,射箭已经成为了马湘君的全部。1988年同藏族射箭选手多吉秋云结婚后,马湘君一直和丈夫各自忙着自己的训练比赛,聚少离多。
为了射箭,马湘君在儿子多吉赤列出生才4个月时就把他送到了西藏的奶奶身边,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孩子万一有高原反应,自己也不会说,那可怎么办?
一年春节,儿子多吉赤列舍不得离开妈妈,眼泪涟涟指着自己的胸口说:妈妈,这里很痛很痛……马湘君几乎要崩溃!
但马湘君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最爱,为的是能再有一次机会,弥补上自己在奥运会上的遗憾。但每项运动都有自己的规律,虽然在2001年时马湘君还在参加全运会的比赛,但1992年后她的运动顶峰已经慢慢离去,奥运金牌,成为逐渐远离的梦想。
马湘君是西藏射箭队的教练,由于平时在西藏自治区成都体育训练基地带队训练,马湘君一家三口选择了在成都定居。
现在孩子长大了,除了希望孩子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的队员能在奥运会获得金牌了!对于没有夺得奥运金牌的马湘君来说,自己带领的队员是她梦想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