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你消逝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至四川锅炉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前几天老妈过来找我拿身份证,说是以前我们老厂区的房子要拆了,没了户口,得迁出来。

不知道怎么的,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觉得有点空空的。我还没来得及多回去看几眼,它就这样没了……

生活在川锅厂的孩子,从出生开始,便被打下了“厂子弟”的烙印。我们带着一种厂子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长大。如今,却再也回不去这个“家”了。

而“厂子弟”也终将成为历史的名词。

确切的说,川锅厂是我曾经生活了18年的地方,有着太多太多的回忆与不舍。

这里是我的整个童年和青春时期,那些斑驳的老墙根,墙角的小花,都见证了我的成长。

如今,当年在厂里玩闹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可它却老了,老得我们再也见不到了……

小时候,以为厂区就是整个世界。 厂里面的子弟幼儿园小学,游泳池,电影院,活动中心,职工医院,食堂菜市场,假山花园以及每一块土地上都留下过我们的足迹。

家里爷爷奶奶姑父姑爹叔叔,外公外婆舅舅小姨,全都是厂里面的。小时候走在路上每一个叔叔阿姨老大爷老奶奶都认识这个是哪家的小孩儿。

读书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是超过10年的友谊。同班同学的爸爸妈妈,正好和自己父母也是同班同学或者同事。

这个小世界是没有秘密的,谁家有个什么事,第二天大家都会知道。调皮点的熊孩子,也总会被很多人“管着”。要是犯了什么错,放了谁家的自行车轮胎气,第二天你父母准知道。

那个时候,父母天天上下班都要放广播,一首曲子就可以等于时间。听到了广播声,就能看到大家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的往车间赶。下班的时候“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伴随着夕阳,会看到父母回家的急切身影。直到现在,一听到这首歌我的脑海就会不自觉的浮现出这些画面。

小孩子们也都自己去上学,把家门钥匙挂在脖子上。放学了,住得近的孩子们就打打闹闹的一起回家。出来约小伙伴们玩儿的时候,就在楼下喊两声,你总能听得到回音。家里要吃饭了,爸妈就在楼上吼,总会以各种方式传到孩子那儿……那时候,我们的小世界永远都是安全的。

那时候,食堂的包子花卷还特大特好吃;那时候,傍晚会有人骑着车子送鲜牛奶; 那时候,去附近的赵镇叫“上街”;那时候,老师还住在单身宿舍;那时候,每次厂区的活动和文艺汇演都很有趣;那时候,老爸说他下象棋在几分厂都无敌……

以前,我以为我们会这样一直住下去。 曾经的那些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也可以一直这样一起玩耍。等到大家都成家了,也许还可以跟彼此孩子打趣,说说他们父母小时候的趣事。

可如今,没了那个小世界,好像大家突然也就这样散了。我们终于都到了那个更大的世界,有了更大的梦想。

而川锅厂,却成为了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了。

如今的我们,都长大了。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群人打打闹闹的一起上学放学;再也不会在学校门口拿了“丁老头”的贴纸就跑;再也不会悄悄砸了谁家的玻璃或是敲了门就跑; 而想见的人,也再不会只要在楼下喊几声就能见到……

记忆中的菜市场,是以前每天最热闹的地方,大家在那儿商量着今天吃什么,跟菜农们讨价还价着。

里面有家卖锅盔的,真的很好吃。

我还记得菜市场往里走有一家小理发店,小时候我最不喜欢剪头发,却每次都还是被老妈按在那里剪头发。

再往里走好像有家做衣服的小店,那时候,大人喜欢自己选些布料做成裙子。所以厂里的女人们,从来都不缺好看又舒服的裙子。

这个叫“川锅俱乐部”的地方,当时被我们称为“灯光球场”或是“球场坝”。

吃过晚饭,男孩子们喜欢去打打球,女孩子们就跳跳橡皮筋,踢踢毽子。

里面的一个电影院也是我们喜欢的,偶尔老师也会组织我们看几场电影,厂里的很多文艺活动也都会在这里举行。

我记得灯光球场上面就有一个小报亭,那时候如果有零花钱,也会去买几本小杂志。

幼儿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给大家讲故事。那时候看了童话书,也听了好多故事,总想着跟大家一起分享。

以至于过生日也会在幼儿园,和班上的所有小伙伴们一起庆祝。

当时,幼儿园会组织很多很多的活动,于是小朋友们都会去排节目,而我们唱歌跳舞的舞台就是灯光球场。

孩子们开心的表演节目,而家长们就坐在阶梯上拿着相机拍拍自己的孩子,顺便聊一聊谁家的孩子跳得最好看,谁家的孩子最有趣。

那还是DVD盛行的时候,厂里也有好多租碟的影像店。

每次一到放假了,我们就去选上几部爱看的,然后去“好家宅”买点小零食欢快的回家看起来。

那个时候的暑假,对我来说,就是宅在家里看看租的碟,吃着小零食和冰淇淋,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游泳。

小时候一到夏天,小伙伴都会很兴奋,因为厂里游泳池会开。

记得那时候,我们都还是用游泳票的。每次离游泳池住得近的小伙伴们,一看到泳池换水了,便兴奋得呼唤大家。

其实那时候,我是还不会游泳的,但是拿个游泳圈跟大家一起游泳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如今,虽然已经学会了游泳,却再也找不到当初那样的乐趣了。

吃过晚饭后的傍晚,是厂里最热闹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出来散散步,溜溜狗。从球场坝到公园,或者活动中心……

这时候碰到了相熟的,总是要聊上几句,不太熟的,也总是会点头示意。

孩子们呢,也总是能找到玩耍的地方,偶尔遇到几个调皮的孩子,大人们也会相互照料着说让他早点回家。

厂医院就修在小学旁边,大家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就去看看,开了药也就好了。

小时候我身体很不好,经常会去打吊瓶。厂医院的医生也都认识我。

每次去都拍拍我的头“小丫头,你怎么又来啦?平时可得注意身体哦”

小学的时候,“丁老头”总是推着小车在学校门口附近转转,我们都特别喜欢去他那里买东西。

我也不知道“丁老头”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反正从我见到他的时候,大家就都这么叫他。

那时候他卖的东西很多,各种小零食了,女孩子们喜欢的贴纸、橡皮筋、毽子他都有,男孩子爱玩儿的卡片、弹珠也都有。

我们下课的时候就喜欢围着他买东西,有时候遇到调皮的熊孩子,也会偷偷的拿他几张贴纸就跑掉,他看到也只是笑笑。

那时候的金堂山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小孩子们会带着香肠、玉米,拉着小伙伴或者哥哥姐姐们去山上烧烤。

当时山上的三学寺还没有像现在修葺得那么华丽,小时候那就是一个很小的寺庙。

偶尔大人们会去烧烧香。而我最大的映像就是,那里的斋饭很好吃。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到了初中,厂里学校就都合并到了地方。于是我们的初高中都大多是在金堂读的了。大家分散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

那时候上厂里会有厂车接送。我们都背着书包,早上从家里带了早饭,早早的开始等着厂车来。这时候,也偶尔会看到厂里技校的学生们晨练跑步。

偶尔会有来得晚一点的孩子,让相熟的占个座,于是大家在车里说说笑笑的去了学校。晚上又在等着厂车送我们回家。当时同学们都还挺羡慕我们,说厂里就是好,天天都有专车接送。

那时候觉得,不管在外面走多远,我们都总是要回家的。

可是再后来,孩子们开始读大学了,厂里开始改制了,大部分的人们也都出来了,搬家了。 这个曾经火红的小世界日益破败萧条。

那些曾经充满油味整日轰鸣的厂房变得杳无人声,虽然厂房外的标语依然激昂,电桩上的喇叭依然还在, 但楼空了,人走了,时间像被冻结了。

可能有些回忆,也只有我们这些在那个小世界生活过的“厂子弟”才能深刻的体会。我们作为最后一批的“厂子弟”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我们的童年和青春,也见证了这里的兴盛和落寞。

世界变化得太快,最终,这个地方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中了。

“仅你消逝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我知道有些事情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不想就这样任它消逝,所以我想记录。我想记录这个厂和其中所有人的日子,那些曾经的恰同学少年,那些曾经的气宇轩扬,那些曾经的蹉跎岁月,那些曾经沉甸甸的情感与经历,都不应该只在沉默和困顿中渐被淡忘。

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们当中还有不少人会想起这个地方,这个我们曾经一起长大的地方。希望那时候,不单单只有相册里的老照片能让你想起来。那些存在于我们脑海的回忆,那些留下的情怀,是永远都无法磨灭的。

我依然很想念,在这里哭过笑过的日子,那些回忆中的青春,在这里做过的梦,爱过的人……

忘不掉的,始终还是忘不掉……

就算只能存在于回忆里,也希望不管过多久,当你们想起来这里的时候,这会是一段珍贵且温暖的回忆。

我也很怀念,那时的我们……

                                                        谨以此文献给——四川锅炉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