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健康的消费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说到“消费观”,可以想到的语汇有很多。不论是奇葩说里讨论到的“精致穷”,还是更早期出现的“隐形贫困人口”,这些听起来并不“健康”的消费观,都在某种程度上指向了当代青年,对,就是你我。

如何养成健康的消费观?或许你可以想到以下几点:

1)明晰自己的消费——记账、提前规划(这个市面上许多App就可以做到)。

2)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俗称“有多少钱,做多少事”。

3)拷问真实需求——在买一件东西之前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

注意,这三点“万能钥匙”,其实是方法论。但关于“消费观”,我想先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我上大学迎来的第一个跨年,就决定给自己一个仪式感——独自去黄山观看新年日出。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独自旅行。刚上大学,生活费每个月只有一千,也没摸索出什么赚钱的技能,旅行的费用全是平时从牙缝中攒出来,当然,没多少。

旅行的过程不需要赘述。我记得十分清楚的是,当我结束旅程,准备从火车站回学校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几个硬币。那时支付宝还没流行开,微信钱包还没参与到电子支付的竞争当中,那几个硬币,真的就是我当下的全部资产。时间已经有些晚了,地铁没通到学校,公交也已经停摆,我用手机仅剩的1%的电量给室友发短信:二十分钟后带50快钱到楼下等我。

听起来那是近乎屈辱和狼狈的经历,在贫穷面前,你不得不放下自尊、面子那些“人之为人”的高贵特质,而去卑微地寻求一种解决办法。

但奇怪的是,年轻似乎最不忌惮的就是贫穷,当时的友情也纯粹,我室友丝毫没觉得这事有什么问题。我节衣缩食了一段时间,领到下个月的生活费后,还上了她的钱。每天还是嘻嘻哈哈的,没觉得有多苦。

再后来,我以同样“贫穷”的方式(当然没第一次那么惨),去到了更多的地方,获得了更多的生命体验。

这段早年的经历,其实涉及到了很多现象的雏形:超前消费——和室友借钱;隐形贫困人口——大家当时也并不觉得我穷;精致穷——前一秒旅行,后一秒吃糠咽菜。

等到再长大一些,这些现象慢慢变得更加明显,并贯穿于日常。比如明明手头紧张得不行,却依旧购入了自己看中的衣服。而“超前消费”也有了更具象的存在方式:花呗和各种信用卡。更糟糕的是,我似乎也没有早些年那样快乐了。

这是为什么呢?

再说回“健康的消费观”,这当中有一个“观”字,就证明它和“人生观”“价值观”一样,是宏大的、复杂的,甚至是会变化的。而“健康”二字,不是数学题,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不然为什么奇葩说还要辩论?

因此在讨论“消费观”时,我根据个人经历,总结了以下这三个深层次的问题:

1)衡量你与贫穷共处的可能性

在我大学时期,之所以还能为每次穷游和穷游后的拮据生活感到快乐,是因为我与贫穷共处的空间很大。那时的我没有房租、信用卡还款等债务需要负担,也还未到需要为“面子”“品味”买单的时期,即使穷得揭不开锅,也依然有后盾——抹开面子找家里要就是了。

正如荞麦在一篇文章中说的:“贫穷是年轻人的特权。年轻时贫穷是可以被谅解的,等到了中老年,贫穷就会变成灾难。”

在判断你的消费观是否“健康”之前,要先问问自己能够忍耐多大程度的贫穷,能够承担多少贫穷带来的代价。

交不起的房租、借钱时放下的自尊、看到信用卡待还时的心惊肉跳......都是贫穷带来的代价。

在与贫穷共处的弹性范围内,消费会带来一定的快乐。超过这个范围,或在范围的临界值时,痛苦就会伴随而来。它或许是延后的,但相信我,消费时你有多快乐,贫穷时你就有多痛苦。

把消费控制在你能够接受的“贫穷”范围内,是“健康消费观”的第一原则。

2)衡量你的每次消费所带来的“幸福感指数”,及其与时间的关系

消费带来的满足也有两种:即时满足和延时满足。

大多数情况下,在“即时满足”的消费中,其消费心理曲线为:

“发生消费——内心短暂满足——满足感淡去感到空虚(和贫穷)——欲望因刺激再次产生——二次消费——短暂满足……”

其实仔细想想,内心的短暂满足太容易了,甚至是不管你消费什么,只要你消费,都可以带来一定的满足。于是在这个消费的“灰色地带”,你可能购入了许多性价比很低的、生活中并不需要的、买了几天就不再喜欢的东西。但是它们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吗?

我相信你一定体会过,在商场还兴致勃勃,回到家看到余额却万分懊悔、空虚的心情。健康的消费,是为“人”服务的,它应该帮助我们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凡是会让我们感到空虚、焦虑、悔恨的消费,都不能称之为“健康”。

因此,多进行“延时满足”的消费,是“健康消费观”的第二原则。

具体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在进行冲动消费之前,等一等,再等一等。所有你在一件商品上停留的时间,你为了一趟旅行攒钱的时间,都会转换为消费过后,你感受到幸福的时长。

它们是成正比的。

3)多进行“价值递增型消费”

消费品大致可分为两种:价值递增型消费,和价值递减型消费。

我大学时买的衣服现在早就不穿了,但我大学时去过的地方、看过的书,已经成为了构筑我生命之墙的砖瓦,在某些时刻跳出来,带给我回忆和帮助。这大概就是“消费”和“投资”的区别。

价值递增型消费,和价值递减型消费,不是舍弃与被舍弃的关系,在“健康的消费观”中,它们的比例需要被调整:前者的比例越大,你可以享受到的“消费”的好处就越多,你的自我、生活、消费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这一部分需要见仁见智,消费品的价值需要你自己来衡量。一本书,你买来搁置,它的价值也会递减;一份奢侈品,即使昂贵,但你认为你的品味和生活质量将得到提升,它便拥有了价值递增的可能性;看一次展览,走马观花只能为你带来一条朋友圈的价值增量,但认真思考便可能成为你审美和智识的一部分。

总结来看,其实养成“健康的消费观”很简单:在可以承担的贫穷范围内,多进行“延时满足”的消费,尽量提升“价值递增型消费”的比例。这三点一环套一环,每一点都建立在前一点成立的基础上,方可成立。

至于方法论,有了“消费观”做底,去开头的前三条中往外延伸,总有一套适合你的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