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论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原文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

《小列女》 面如恨,刻削为容仪,不尽生气。又插置丈夫支体,不似自然。然服章与众物既甚奇,作女子尤丽衣髻,俯仰中,一点一画,皆相与成其艳姿,且尊卑贵贱之形,觉然易了,难可远过之也。

《周本纪》 重迭弥纶,有骨法,然人形不如《小列女》也。

《伏羲、神农》 虽不似今世人,有奇骨而兼美好,神属冥芒,居然有得一之想。

《汉本纪》 季王首也,有天骨而少细美;至于龙颜一像,超豁高雄,览之若面也。

《孙武》 大荀首也,骨趣甚奇,二婕以怜美之体,有惊剧之则,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

《醉客》 作人形骨成而制衣服幔之,亦以助醉神耳,多有骨,俱然蔺生变趣,佳作者矣。

《穰苴》 类《孙武》而不如。

《壮士》 有奔腾大势,恨不尽激扬之态。

《列士》 有骨,俱然蔺生,恨急烈不似英贤之慨,以求古人,未之见也;于秦王之对荆卿,及复大闲,凡此类,虽美而不尽善也。

《三马》 隽骨天奇,其腾罩如蹑虚空,于马势尽善也。

《东王公》 如小吴神灵,居然为神灵之器,不似世中生人也。

《七佛》及《夏殷与大列女》 二皆卫协手传,而有情势。

《北风诗》 亦卫手,巧密于精思名作,然未离南中。南中像兴,即形布施之象,转不可同年而语矣。美丽之形,尺寸之制,阴阳之数,纤妙之迹,世所并贵;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者,玄赏则不待喻。不然,真绝夫人心之达。不可或以众论,执偏见以拟通者,亦必贵观于明识。末学详此,思过半矣。

《清游池》 不见京镐,作山形势者,见龙虎杂兽,虽不极体,以为举势,变动多方。

《七贤》 唯嵇生一像欲佳,其余虽不妙合,以比前诸《竹林》之画,莫能及者。

《嵇轻车诗》 作啸人,似人啸,然容悴不似中散。处置意事既佳,又林木雍容调畅,亦有天趣。

《陈太丘、二方》 太丘夷素似古贤,二方为尔耳。

《嵇兴》 如其人。

《临深履薄》 兢战之形,异佳有裁。

自《七贤》以来,并戴手也。

顾恺之《论画》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直接评论当时流传名画的文献,整体来讲评论相对准确而客观,对后世影响深远。理论主要讲了如下几个点:

1.归纳作画难易标准,人最难,次山水。

2.强掉画人物不仅要尽善尽美,而且要上升到形而上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上升到哲理。

3作画要处理好心、物、手之间的关系。

4.画人物要画出具体人物的身份和精神气质,或做到形神兼备。

5.具体画法服务于被表现人物的神情。

6.强调了构思、构图要巧妙。

7.强调了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表现。

8.强调了作画的“大势”与“天趣”,也就是整体布局与趣味的意思。

9.将具体作品与之前画史中的作品进行比较,并交代了画风的新潮流。

整体归纳,《论画》主要讲了作画时应该注意和讲究的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