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越慢越长寿,这种说法靠谱吗?困扰多年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有读者发来私信问:

你好,我爷爷78岁,平时身体不错,就是有点高血压,前段时间去体检,心电图测出平均心率是50次/分,医生说这是偏低了,要注意身体。我听说心跳慢更好呀,难道不是这样?

一个 健康 的人,心脏每分每秒都按照着频率跳动,正常的心跳频率为每分钟60 100次,如果超过100次,就被称为心动过速;如果过慢,则称为心动过缓。

人从出生到死亡,心脏一直持续跳动,从使用率的角度来看,心率快者的心脏耗损似乎比心率慢者的更大,因此民间有“心跳快缩短寿命”的说法。但传言还需要实验证明,从1980年以来,不断有心率与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问世。

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该研究针对社区人群的观察,结果显示 每分钟心律增快5次,心衰风险就增加13%,死亡风险也随之增加。

挪威一项涉及13500名男子和16000名女子的12年追踪研究就做了相关分析,研究者对实验者进行了心率测试,分别是在研究开始时和研究开始10年后。分析发现,与两次心率都在70以下者相比,第一次心率在70以下、第二次心率在85以上者 死于心脏病的危险增加了90%

其实早在2014年,弗拉明翰研究就得出了“ 心率每增加11次/分,总死亡风险就增加15% ”的结论。心脏的每次跳动,都会带来血流脉冲和血管的舒缩,也就是说,心律越快,血液对心血管的冲击也就越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越高。

如此看来,心率快慢的确与寿命相关,心率逐渐增加对寿命有负面影响,而心率慢的人则寿命更长久。

从研究来看,心率过快确实会更短寿,那么心跳越慢,一定就代表长寿吗?实际上, 在一定的限度内 ,确实心跳偏慢的人会比心跳快的人长寿。这是由于心跳快的人,心肌耗氧量增加,随着心脏的每次跳动,全身的动脉都是一次冲击,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损伤。

但要注意的是,心跳并不是越慢越好 ,而是在一定正常的范围值。

心跳过慢者可能会由于供血不足,引起下列疾病:

导致心脏异常的原因有很多,一部分是生理性,一部分是病理性,不少人一看到诊断书写着“不齐”“早搏”“改变”等字眼,就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心脏病。

1.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放出的“电力”虽然产生搏动,但发出的电冲动不规律,从而引起心跳节律不整。一般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这种症状可能是由于呼吸导致的,多见于儿童、青年、老年人,无需任何治疗。

2.心脏早搏

心脏早搏不是严重疾病,它属于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多是由于 生活方式不良 所引起。患者应消除思想顾虑,适当运动锻炼,饮食规律,充分休息,保持乐观情绪。

3.ST-T改变

从心电图发现ST-T改变,并不能确诊冠心病。“ST-T改变”可以被认为是心肌缺血,但它也有可能不是疾病引起,很多情况是由更年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不足等造成。如果身体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仅从心电图上的“ST-T改变”就判断患者有心肌缺血,是不恰当的。

当体检发现心跳有异常时,无需过度惊慌,应安排再次复诊,确定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原因导致。对于老年人而言,心率是 健康 的重要指标,每位老人应学会自测脉搏,随时监控自己的心率,若发现脱离正常值范围,还是要积极前往医院诊断。

#清风计划# #39 健康 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