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时句法功能 [最简方案下不定式结构的句法研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12
  摘 要:不定式结构的研究是生成语法中研究的重点,但对于不定式结构的研究还存在很多值得证伪和探讨的问题。对于不定式内在的结构,到底是CP还是IP,以及FOR-TO这一特殊从句结构的存在该作何解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不定式的句法特征和不定式从句结构的句法机制。通过比较、演绎和解释的方法论证了多数学者将不定式从句结构视为CP结构这一观点的不合理性,并且尝试推导出不定式结构的生成过程,为探讨不定式的句法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不定式结构;FOR-TO;句法机制
  
  一、引言
  语言学家对不定式已经有了普遍的研究,但对于不定式的范畴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有些人认为不定式的结构是CP,而有些人则认为其结构是IP。七十年代末,乔姆斯基曾指出不定式to与情态动词should极其的相似,尤其它们在从句中占据相同的曲折位置。从乔姆斯基提出了屈折成分的存在之后,语言学家们也开始纷纷对在不定式从句中是否存在着屈折语素感兴趣。之后。一些转换生成语言学家指出不定式中有时态的存在,并且以Stowell(1982)为代表的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英语不定式中含有时态(TNS)在不定式的结构就有可能是以T为中心的TP。基于对不同结构不定式的研究,似乎又出现这样的观点,即不同结构的不定式即可能是IP也可能是CP。那么到底是IP还是CP抑或是其他结构,这也就是所要探究的地方。Chomsky(1981)提出了曲折(INFL)的概念,从而在转换生成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oskovic(1997)和Radford(1997)都分别指出不定式结构是IP,INFL包含时态(TNS)和一致(agreement),而Radford坚持认为不含主语的小句是IP而不是由空主语主导的CP,则不定式中to-infinitive应是IP。而据Radford所述,只有当带有标句词If/for/that/whether才能投射成为CPs。他把控制不定式(control infinitives),提升不定式(raising infinitives)归为IPs,只有带For-to结构的不定式才是CPs(因为带有For为补语complementizer)。这样一来就会出现问题了,如果是IP,空主语PRO在不定式中就会受管控。本文拟在生成语法的最简方案理论框架下,对不定式结构中FOR-TO这一特殊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并以此为突破口,从动词不定式结构入手,运用比较、演绎、描写和解释等方法探讨不定式结构的句法结构和表现形式。
  二、不定式的分类和句法特征
  首先,要了解动词不定式,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动词不定式的来源。动词不定式存在于非限定性从句中(nonfinite clause)。非限定性从句中的动词不能做谓语,所以又称之为非谓语动词。我们可以通过图表更直观的了解非限定性从句的整体构式,从而更明确动词不定式的在句中的地位。如图(1),
  有关对不定式的研究,从传统语法角度来说,不定式主要包括带to的不定式(to-infinitive)以及不带to的不定式(bare-infinitive),大多数学者从传统语法的角度也主要是围绕这两种带to的不定式以及不带to的不定式来展开研究,但从句法学角度的研究只关注带to的不定式,不带to的不定式在生成语法推导中被看作是小句(small clause)。本文从生成句法的角度对不定式从句进行了分析。
  1) I hope to grasp the rope.
  2) I believe Paul to be a good guy.
  3) I arranged for Paul to grasp the rope.
  以上1)2)3)句均为不定式从句,在主句中扮演不同成分,并且不定式从句中是没有Tense变化的。其中,1)、2)句中的“to grasp the rope”和“Paul to be a good guy”是IP,而3)中的“for Paul to grasp the rope”是CP。
  三、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
  20世纪90年代,生成语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语言学理论的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 Cambridge: MIT Press, 1995)是此阶段乔姆斯基的代表作品,此阶段初期,乔姆斯基即提出了经济性为基本指导方针,即所有的原则、表达式和运算过程都应符合最省力原则,并假设普遍语法的规则一定最省力,而个别语言所特有的规律则为不省力的部分。最简方案是原则与参数时期的最新阶段,首先,最简方案简化了语法系统的构成, 认为任何语法系统都只有语音形式PF和逻辑形式LF,分别代表发声-感知系统(articulatory-perceptual, A-P)和概念-意向系统(concetual-intentional, C-I)。其次,最简方案大大简化了句法运作的过程,将之分为词库和运算系统两部分,并以经济性原则来主导运算过程,以“简化”后的系统为核心框架。
  在最简方案框架下,经济原则分为表征经济和推导经济。表征经济要求推导出来的表正式应该最简洁、简约,结构越少越好,并且各成分的特征得到充分解读。推导经济要求推导表正式的运算过程尽可能经济。冗余的句法成分和繁冗的句法推导都是不需要的,这样才有利于句子的表达,也有利于儿童对句法结构的习得,这也正体现出了最简方案的精神所在。
  四、最简方案下不定式结构的分析
  Chomsky(1995)乔姆斯基认为不定式结构为IP/CP,并把to在不定式中的成分归结为INFL,以[-Tense]呈现而已。Boskovic(1996)和Radford(1997)都分别指出不定式结构是IP,包含时态(TNS)和一致(agreement),而Radford坚持认为不含补语的小句是IP而不是由空补语主导的CP,则不定式中to-infinitive应是IP。而据Radford所述,只有当带有If/for/that/whether才能投射成为CPs。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当带有for/if/that/whether的标句词出现时,只有这种特殊结构FOR-TO不定式从句,而除此形式之外的不定式从句不可能是CP,“For…to…”被称为带主语的不定式分句,根据当今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一些语言学家认为任何“FOR-TO”不定式作为同一抽象形式的图示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