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自来水工程的经典——皖南宏村水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1-19

薛福存

(《饮用水世界》杂志社)

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皖南黄山脚下的屯溪。参观完黟县著名的古民居西递村后,朋友介绍说县城东北5~6千米处还有一处桃花源式古村落——宏村,很值得观光考察。去后,使我兴奋不已,至今印象深刻。

宏村确实与众不同,村落平面形似牛状。村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湖光山色,独领风骚,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人们理想的栖居地。一条青石路引人入村。村里约有百余户人家,巷道弯弯,庭院深深。村子四周古木参天。其中两棵古树树龄都已有400余年,红杨树枝繁叶茂,树冠如同一把大伞,银杏树躯干苍劲,状如一把长剑,直冲蓝天。

据说,宏村始建于南宋,是汪姓聚族而居之地。相传,500年前汪氏家族曾多次遭受火灾之苦,故而他们在规划扩建村落时,便十分注重水系安排。

宏村的正中央,有一占地数亩的半月池水,这便是人们叫为“牛胃”的月沼,俗称月塘。它与四周密密层层的明清古民居群交相辉映,形成一方独特的江南园林景致,给人以清幽恬静的美感。

元代中叶,宏村雷岗汪氏始祖汪彦济的第九代孙汪玄卿,是一位闻名于方圆数百里的乐施好义之士。经常有四方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来。在众多客人之中不乏阴阳信士、风水先生。一天,众人用膳后,汪玄卿邀之登上村后的雷岗山,俯瞰宏村山川胜景,以索取名士诗句。其中一位阴阳信士登上山后为宏村的地理位置所惊讶,为感主人知遇之情,便对汪玄卿说:“村之正中有天然一窟,冬夏泉涌不竭,此宅基洗心也,宜扩之,以A内阳水而锁朝中丙丁之火。”并说如扩之为塘沼,汪氏定可发达兴旺。听罢此番话,汪玄卿非常相信,但当时由于自己广交朋友,多行善事,所剩积蓄已不多,再加上年事已高,已再无精力操办如此浩大工程。因此,只得将此事记入宗谱,传递后世,以使后代人能按先祖遗志,完成此一重任。直到明代永乐年间,距今约有500~600年时,雷岗汪氏到了汪思齐这一代。汪思齐是族中能人,他博学多才,精通琴棋书画,还犹信阴阳风水之说。这一年,按族规,轮到汪思齐掌管汪氏总祠祭祀,宗族总谱也就传到了他手中。于是,他自然也就发现了先祖玄卿公记载下的这件往事。

也许是有感于先祖们曾数次遭祝融之苦,也许是此时村落发展迅猛而忧火烛之险。此时宗谱上“村之正中有天然一窟”的记载引起了汪思齐的深思,如果开挖出来,并引进西来之水,不仅可以防火用,而且还可以起到饮用、浣洗、浇灌、静境之功用。但是,早先他也曾听上辈人说过,这泉眼连通龙脉,是村中风水泉,不可妄动;且此泉眼离汪氏总祠不过数步,因此思齐公更是不敢轻举。于是,笃信堪舆之术的他便三次前往海阳(今休宁县),请来号称国师的阴阳风水先生何可达三次现场勘查,并邀请同宗长辈共同谋划,“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反复商议,终于制定出扩大宏村基址以及按泉眼为中心的村落布局和水系规划。即“引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其长川沟形九曲,流经十弯坎”,串于人工池塘。可惜的是,汪思齐在有生之年没有实施这一宏大规划。到了汪升平这一代,为继先人之志,他拿出了毕生所储万金投资这一工程。

自汪升平投资万金在村中扩建月沼后,似乎果真应了风水先生设此牛形、挖沼凿湖之妙,汪氏家族确实兴旺起来了。随着时代的推移,连接南北交通的古虞阳道也悄然改道由村边而过。

由于徽商的崛起,黟县与徽州其他县份一样,明代是继南宋后又一个大发展时期。宏村汪氏中亦不乏善于出外经商致富的能人。他们如同众多徽商一样,“求衣食于四方”。忍辱负重,刻苦经营,耐劳求成,终有所获后,便纷纷回故乡购置田产,营造房屋,兴建祠堂,一时间,宏村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万历年间,宏村人口迅猛衍殖,房屋密集修建,而且规模日趋庞大,再加上各房、厅的家祠、支祠纷纷兴建,150年前开凿扩建的月沼、水圳,明显不够用。蓄A的“内阳水”已不敷需要,“南山赤日烈焰”依然是人们心中忧患,村外新开垦的近200亩田地亦无水灌溉,水源的矛盾日趋突出。

此时,汪氏家族的长辈们想起了自己的先祖曾说过,月沼所蓄只是“内阳水”,“新溪绕南之北畔,有良田百亩”,如果能“再凿地蓄‘外阳水’,子孙其更逢吉”。于是,茅塞顿开。

万历丁未年(1607年),汪奎元号召,汪氏大小族长16人集资,在村南征集秧田数百亩,连通大小石罅,凿深数丈,开辟出一个硕大池塘,形似“牛肚”状,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四周砌石立岸,因位于村南,故取名南湖。

修建南湖水利工程,在当时无疑是十分浩大的事。尤其叫人称道的是,设计者在开凿南湖时,还十分注意到结合村落的综合整治,使得民宅、书院、祠堂等建筑群与水圳、月沼、南湖等流水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整个南湖呈半环形。弓背部即湖之南畔,湖岸分上下两级,每隔丈五各植红杨、垂柳一株,形成一片绿荫与村后雷岗山的榛树林遥遥相对。弓弦部即湖之北岸,此侧倚村,平铺的青石板整齐划一,临岸建造错落有致风格多样的徽州古建筑,其粉墙青瓦又与对岸的红花绿树相对,十分和谐。湖中筑有细堤,画桥连通两岸,将南湖一分为二,湖水相通,东西通舟。湖中养鱼植荷,每逢夏秋之季,荷叶婷婷、菡萏吐芳,其诗情画意往往使游人流连忘返。

南湖建成后,人们又在西溪上架起桥梁4座。此时,牛的图腾跃然而出,一座美妙绝伦的牛形村落便从此诞生了。4座石墩木板桥宛如牛腿,那高高的雷岗山恰似“牛头”。虞山溪上拦河作碣,长出了九曲十三弯的“牛肠”,穿村绕户进千家,通入村心月沼这“牛胃”,最后又汇于称为“牛肚”的南湖。宏村,好一座牛形水村。

南湖的建成,使村民不出家门就可饮用、洗涤、浇园、养鱼、种菜、栽花,以休养生息。近年来,专家一致认为,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工程。

如今看来,宏村的水系工程设计得非常科学,无论塘湖和各家的水井,鱼池都靠一根根“牛肠”贯穿,终日清泉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人们漫步在溪旁的青石板路上或者站在精巧的小石桥上,就能清晰地看见溪中错落有致的高墙深院在水中的倒影和一群群游动的鱼儿。当那袅袅烟烟在晨曦中升起的时候,溪旁三三两两活动着的浣洗村姑和嬉戏的孩童,弥散出一片田园牧歌式的恬静与安宁。

如何用好宏村的“自来水”,汪氏祖辈还立下了规矩,早上8点前是各家各户担水饮用的时间,过了8点,村人方可在“牛肠”浣洗。几百年过去了,古老的传统仍然延续,只是在“牛肠”边浣洗的妇女旁,多了许多游客和慕名而来的画家和诗人。

南湖建成400多年以来,其间有史可查的重整疏浚工程共有三次。同治年间,汪怀远捐资修治,因战乱而未完全收效。光绪二十多年,湖复淤塞,汪端平曾作浚治,但也未能完全满意。最重大的一次是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汪子仁“游幕归来,慨然有志于。提倡规划,不遗余力”。然而,正兴工之际,汪子仁病故,“幸族贤多予赞助,众擎易举”,修治工程终于圆满告竣。

今天的南湖,新中国成立后,亦曾数次修整,使之基本保持原貌。这里四季清波荡漾,绿水涟漪,远山近树,粉墙青瓦,尽映水底。作为宏村主要旅游景点,它不仅是古黟桃花源中的一绝,而且是中国乡村村落建设中科学与诗意的完美结合。曾有这样的诗句赞美道:“青山绿水本无价,谁引碧泉到百家?洗出粉墙片片清,映江南湖六月花。”

1992年10月,国务院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偕有关专家来宏村考察。杨部长一行考察宏村,着重是探索其中的村落布局及水系的开发利用的特色。他们在省市有关专家的陪同下,首先听取了县镇有关人员的介绍和汇报。当他了解到宏村引自然山溪入村,沿一碧千米的水渠穿堂过户,如同牛肠九曲十弯。水渠穿过村中央半月形的月塘,俗称“牛胃”,最后流入被称为“牛肚”的南湖,集灌溉、卫生、消防等功能为一体时,他称赞说:“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溶山水村庄为一体,做活了中国画里的田园文章。”当他看到水渠保护完好,渠水清澈如碧时,还说:“宏村的乡亲能自觉遵守乡规民约,清洁卫生,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杨部长特别欣赏承志堂三角形的小偏厅。小厅正前是美人靠,下视数尺方塘,水渠由暗沟导入,从石栅流出。既可浣洗,养鱼植莲,陶冶性情;又可调节气温,清心凉快。

在月塘堤傍,几个村姑一边说笑,一边浣洗。杨部长称赞月塘水系静中有动,所以水质清洁;动中有静,故如同一幅美丽的水彩画。他还对身边的安徽省水利厅厅长郝朝A吩咐,要好好总结宏村牛形村的水系特色,以吸取精华,改造出新。

在原徽商中屈指可数的富豪之一汪定贵的居住地,建筑富丽堂皇、气势非凡的承志堂,杨振怀部长应邀题词,他对宏村的古水利和古文化赞叹不已,挥毫写道:“古代乡镇宏村,水利精美绝伦。”

1997年,世界著名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来宏村观光,对宏村的古建筑和人工古水系赞誉不已,他说:“宏村人工水系最微妙之处就是水是活水,流水不腐,长流不息,比苏州园林水流速度还快,还活。这种几百年前的水系设计,它的流速、坡度设计得这么高明,值得好好研究一番。”他还为宏村题词:“黟县宏村建筑文物是国家的瑰宝。”

2000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的评审专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大河直躬博士考察了宏村。他说:“宏村独特的地方首先是沿湖周围景观非常美,是中国典型的城镇景观,可以说,宏村是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宏村独具的人工古水系和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在共同承载着灿烂的徽州文化。

2000年6月2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主席团会议上评价“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是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市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成员国会议上,宏村与西递作为皖南古村落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28处世界遗产地中,黄山市就有了两处,西递、宏村以徽文化的村落载体,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中国世界遗产地中唯一的古村落。并评价说宏村的街道布局、建筑和装饰、整体房屋及上下水系统都是独一无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权威评价,完全肯定和凸现了宏村的人工古水系,是一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到宏村观光考察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都一致对宏村月沼的风韵、南湖的妩媚和整个古水系,称羡不已,赞誉有加。

2002年5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先生考察了宏村,对宏村独特而又科学的人工古水系给予高度赞扬,他说:“宏村的规划建设值得城市学习,在这里有人类最合理、最文明的物质循环,是一种文明生态的缩影。”

2002年7月,中国两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八十高龄的吴良镛教授亲临宏村考察,并为宏村题词:“错落有致,布局有方,家家流水,古建飘香”。

一股清澈的山溪活水,在宏村老房子之间曲曲折折地向前日夜奔流,流过了古屋环峙的村心月塘,流到了美如西子的南湖,流向了碧绿盎然的田野,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展现在到访的游客面前,他们在惊叹之余,都想了解宏村古水系的历史渊源和工程全貌。巧妙独特的水系设计,处处都闪烁着宏村汪氏祖先的智慧和力量,它是古宏村的标志性建筑,既是宏村人的骄傲,也是徽州古文化的典型代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