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心和教育》重读笔记3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夏丐尊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罗素的“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者自由的得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 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李镇西老师回答,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

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是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的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的送上一张贺卡节假日,我们邀约学生去郊游,登山探险;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社会实事,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给学生,学生就不止把我们当做老师。这是我们获得的尊严,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母的尊严。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 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昨日,班级午饭管理。李同学跑上讲台,告状小胖将口里的饭菜故意吐在他身上。这是他这周第二次上来控诉小胖,我看向小胖,他还在吃,便转过脸理解地说道,稍后会处理。

不料,过了几分钟,有学生跑上来说小胖和人打架了,连忙起身看过去,华气呼呼往我这边走过来,小胖怒不可遏地跟在后面,王也小跑上来,还有一个小李。

看小胖红着眼,担心要打架,我也迎过去。华对着我吧啦吧啦说刚刚发生的事情,听着不像是他和小胖有矛盾。原来还是小李和小胖产生矛盾,我让小李说清楚刚发生什么,小李开口说了一句,围在身边一左一右的华和王就打断他的话,指责小李先骂人。我盯着小李再问,小李没开口,王又开始指责他,小李感到很忿恨,马上怼回去,一会儿对着华,一会儿对着王,不甘心被他俩说。

想着,刚刚好好和小李说,我会调查清楚的,他又自作主张去惹小胖,扩大事情,心里不由地冒火。对着他厉声说道:“现在我在问你,你回答我的话,刚刚已经说过,等下去问小胖,你为什么又跑过去找他?”紧接着劈头盖脑说了一顿两个“护法大师”,“老师在了解情况,你们一味打断指责,是在协助老师,还是在捣乱?”

说完,华马上闭嘴不响,而王还在对着小李叨叨着。我质问道:“现在是你来处理这问题吗?那么你来。”小李忙着反击,王还是没有听进我的话,我声音立刻提高了一些:“王,你看我说完,华马上就明白了,老师要调查清楚,他马上不做声,而你,对你说了很清楚,你还在说小李?!”

看到我谁也不问不提,就对着他讲话,王终于安静下来了。“华,你先下去,有需要我会找你。王,你就待着这里!”

接下去,我一一让小李和小胖讲述情况。一直站在后面的小胖,眼睛不红了,情绪平稳地和我讲述发生了什么。小李是午饭管理者之一,见小胖吃的慢,不满地说了他几句,在小胖看起来,非常不客气,在王的眼里就是在骂人。小李对此坚决不承认,说自己只是提醒而已。

讲到小胖吐饭菜,小胖柔声地说道,我只是说话的时候不小心喷出来的。我转过脸问王:“饭菜喷到你身上,什么感受?”“恶心。”王直言。

“是的,换成我也觉得很恶心,这不是第一次了。”我再次对着小胖说。“他来催你吃饭快点,是他的职责,班主任要求他这么做,他在为班级服务,如果他不来催促你,是他的失责。而你又一次吃到最后,还对他的提醒不满,说话喷出饭菜,虽然不是故意,但是可以避免,是不是,这是第二回了。”

接着对小李说:“前面你来汇报这件事,我说我知道稍后会了解,就是因为他还在吃饭,去说他,他会消化不好,你吃饭被挨训,你会不会很难过。老师打算他饭吃好再说,已经回复你了,你又跑下去骂人,你的方式方法是不是还可以改进?你的初心是对的,但是管理的时候要注意方法。”

两个人心平气和起来,各自谈了以后会注意。最后留下王,我慢慢对他说:“老师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老师,我不可能只听一面之词,两个人的情况都要了解,同时还要请目击者来说说,这个时候你就是在协助老师。可在我最初了解情况的时候,你一味地指责一方,不给他说话的机会,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吗?”

他朝我微微点点头,“你能够勇敢地拆穿谎言,这是正义的表现,我非常欣赏,不过,你看同样是想协助老师解决问题,华听我说,马上就安静,等着老师处理,我需要的话,一定会向你们两位了解情况。不能光靠指责,这解决不了他们的矛盾。”说着,拍拍他的脸蛋,“以后注意方式方法。刚刚你们在起哄,老师都无法问问题,你看,我也气急起来,对不对。”他再次点点头。

刚刚,我确实用了提高嗓门,彰显权威,故作尊严,制止争吵。这么大的孩子嘴巴不再说,肯定心中还不服,还是得心平气和对话一番,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说的:

管理和教育,还是有区别。管理侧重结果,教育必须走心,注重过程,让学生得到启发,慢慢学会自我教育。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128篇,打卡:读书。字数2706,共累计238761字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