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十三中的重生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1978年—2002年)
一文科的辉煌(1978年—1993年7月)
1978年8月,宁乡十三中收归县办,与贺石桥中学分家,由蒋芝荣担任副书记兼副校长,在其带领下,全校师生历尽辛劳艰苦,学校又逐步走上正轨。
高考制度的恢复,无疑为高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1979年,宁乡十三中领导高瞻远瞩,确立了以文科特色为目标的办学理念。首先,排除种种困难和阻力,在全县聘请有名望的教师,配好教学班子,如擅长古典文学的王亮贻、边正荣,具有权威性的外语教师吴国英等老师;再就是选好苗子,从当时的理科优生中选择文科生,标准是记忆能力强,能够在五分钟内背诵出唐诗三首的学生。通过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使得宁乡十三中文科特色初具成效,当年高考中文科一炮打响,学生聂廷芳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为“三湘都市报”副总编,王兵团、邹学知留学定居加拿大,黄启平考入大庆石油学院,现为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1980年起至1984年,蒋芝荣任党支部书记,陈命生为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沈庙桂任副校长(1980年8月至1981年7月)。班子精诚团结,教师兢兢业业,学校各项工作较以前取得了长足进展。党支部在关心职工生活、改善条件、进行业务培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广大教师爱生如子,忘我工作,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列。1981年至1982年两年度,高考成绩显著,上线人数达到84人,文科位居全县第一名。教学条件环境的改善上,新建了教学大楼一栋,缓解了校舍紧张的局面。
1980年12月,党支部书记蒋芝荣被当选为宁乡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3月又连任为宁乡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4年,机构改革,学校党政分家,实行校长负责制,领导内部以“政通人和,和衷共济”为宗旨,建立了以“包干组为横向管理,教研组为纵向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恢复了教导、总务两处,建立了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迅速转入了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正常轨道。学校倡导各学科教研组钻研教材教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这些都受到了县局表彰和兄弟学校的借鉴。
此间,宁乡十三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辉照耀下,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84年9月至1988年12月,丁申乾同志任学校校长,狠抓教学管理,建立“四个”控制,落实双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学校一帆风顺,1985年高考上线195人,1986年上线126人,为宁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争得了宁乡教育教学的一席之地。
1984年下半年至1985年上半年,为了解决师生员工的饮用水问题,在明月村曲尺塘建立了水井一口,水管埋设、电线架设经过荞麦园、天应山,将水引至学校水塔。
1984年度,出席县的优秀教师有杨玉春、李芝纯、丁申乾。
1988年9月,彭建明同志任命为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贺建辉同志为副校长(其中1990年8月至1992年7月任校支部书记,1992年8月严秋良同志任副校长)。那时,周边社会环境较差,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也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学校质量有所下降,文科优势在全县相比不再突出。为此学校领导作了积极的探索,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及对知名老教师的返聘,通过不懈努力,师资力量又回升到80年代初的水平,像文科的王亮贻、贺荣光、彭宝玉等教师,学校又大胆启用新人,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学质量恢复到全县前列位置。1989年高考中,应届生62班除语文外,其余均为全县第一。1990年,教学质量达到一个巅峰,全县文科前10名,学校占了6名,理科前10名占了1名,其中周思扬进入北京大学,1991年贺永强以其文学特长被吉林大学破格录取,现为中央电视台时政组长。91年至93年,文科在全县仍处于领跑位置,学校名声大振,文科特色名传三湘四水,引来县内外众多学子的倾心求学,在学校管理上,首次在宁乡县提出目标管理责任制,浏阳等地教育机关率团来校参观学习。
1990年3月,我校教师彭宝玉当选为政协宁乡县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993年又被当选为宁乡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3年8月,彭建明调任宁乡十一中,由易光荣同志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严秋良任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肖命中任副校长。
1995年8月,严秋良同志走马上任,周志文、喻文奎任学校副校长,作为一支年轻的领导班子,敢于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在教学上继续重视文科,加强了文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了文科练习化的特点,进一步夯实文科特色的基础,成绩突出,95年高考上线62人,96年77人,97年达到110人(其中文科突破了50人大关),“宁乡日报”以《文学人才的摇篮》作了专题报道,学校学科建设突出,96、98两年度政治学科会在学校举行,还承担全县高中教学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宁乡十三中被誉为“考不倒”的学校;在学校其他建设上,征得上级政府部门批准,兴建围墙,结束了学校无围墙的历史。并且还修建了一栋教师宿舍楼,稳定了教师军心,提高了积极性。
二艺术特色的确立(1998年8月—2001年7月)
1998年8月,县教育局委任肖命中同志为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李海清、刘义军为副校长。以“合格+特色”为办学宗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学校领导独辟蹊径,瞄准提升学校品牌的路子,发展艺术特色,1999年通过可行性论证,争取了教育局党委的批准,在宁乡县县直高中成立第一个建制的艺术班,当年招生20人。学校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采取开“小灶”的办法,单人辅导,强化训练,加大对艺术班建设的投入,并从省内院校聘请了高素质的专业音乐教师,购置了数十万元的教学设备,为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选送的艺术节目连续两年在县获一等奖,2002年首届艺术生毕业,16人全部上线,本科上线12人,录取率为75%,全县艺术专业术科成绩我校占了前10名。在学校的建设上,积极筹措资金,完成了围墙的扫尾工程,对教学楼进行装修,新修校门和二栋宿舍大楼,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学生、生活环境。
三艺术教育的量变与质变(2001年8月—2002年11月)
2001年8月,周志文同志被委任学校校长,刘义军、李新奇(后调走,张勇武同志)任副校长,他们在艺术教育上积极摸索,探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路子,不拘一格纳才俊,办出学校特色,关键在教色。学校在特色教育方面先人一步,2000年5月,学校领导亲赴高校,通过面试,现场表演,录用了形体基本功扎实,钢琴舞蹈俱佳的一位老师,2001年、2002年又一批功底扎实,身怀一技之长的老师加盟学校,组建了一支涵盖各专业、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艺术教师队伍,为学校特色教育提供了可靠保障,为了让学生得到名师指点,学校采取开放式教学,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联合办学。学校先后聘请省文联秘书长邹启炎,声乐教授李小二、陈玉香、张昭南,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志民为艺术班进行每周一天的指导,学员受益匪浅。
科学管理出人才。学校确立“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校长挂帅亲自抓,教导主任具体抓,专职人员主动抓”的可喜局面,先后出台了《艺术教育岗位职责》、《艺术教育管理制度》使艺术教育有章可循,迈入了规范的轨道。同时学校注重整体推进艺术教育,优化艺术教育质量,团结一心,奏好艺术三部曲,首先奏好了课堂教学主题曲,学校对艺术班单独偏班,授课教师亲自示范,理论联系实践,学生在歌声、乐声中领悟了艺术的真谛。文化课开设高中所有课程,教师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专业同时不弃文化,其次奏好艺术活动“协奏曲”。学校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活动网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艺术班同学展示才艺搭台。再次奏好课外练功“交响曲”,琴不离手,曲不离口。通过这些浓墨重彩的措施,艺术特色取得了辉煌。2001年高考,谭夏以230分高居全县艺术第一,2001年市“三独”比赛中有5名学生获独舞、独奏、独唱一等奖,在省市县各级大型赛事中也独占鳌头。2002年首届毕业生全部升入大学、本科上线75%。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有艺术生专业成绩突飞猛进为基础,招生人数由1999年的20人增加到2001年的50人,尤其2002年后,很多学生从宁师、常德、长沙等地艺术学校慕名而来,目前达到了340人,班额由原来的一个班扩展到了6个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