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情事小,生死事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人活世上,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

《金瓶梅》中有这样一个女人,叫宋慧莲。从第二十二回出场到第二十六回自缢。这个女人在书中总共就活了五回这么长。那么“五回”相对她的生命有多久呢?其实也就半年多的光景。按书中所记,她出场时二十四岁,香消玉殒时二十五岁,基本算是昙花一现。

那么,宋慧莲是何许人?她为何年纪轻轻就自缢了呢?

宋慧莲,本名宋金莲,是卖棺材宋仁的女儿,起先被父母卖给了蔡通判家房里当丫头,后因在男女关系上出了问题被赶出来,后嫁与厨役蒋聪为妻,蒋聪死后,又嫁与西门庆的家仆来旺儿为妻,后与来旺儿一同居住在西门府里当下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宋慧莲在正式嫁与来旺儿之前,即她还是蒋聪的老婆时,就已经与来旺儿有染。住进西门府之后,又与风流成性的西门庆“一见钟情”。

书中是这样描述宋慧莲的长相以及性情的:

“生的黄白净面,身子儿不肥不瘦,模样儿不长不短,比金莲脚还小些儿。性明敏,善机变,会装饰,龙江虎浪,就是嘲汉子的班头,坏家风的领袖”。(《金瓶梅》第二十二回)

也就是说这宋慧莲,要长相有长相,要打扮会打扮。为人机敏善变,另外还裹就了一双比潘金莲还要小的脚。但最后两句话,也道出了宋慧莲在男女关系上的风流秉性。

这样的一个女人,原本凭借西门庆对她的恩宠,且险些就成为了西门家的第七位娘子。因为就在她自缢前——西门庆已经按照妾室的标准许给她三间房居住了(“孟玉楼早已知道,转来告潘金莲说:怎的要买对门乔家房子,把媳妇子吊到那里去,与他三间房住;又买个丫头服侍他,与他编银丝䯼髻,打头面,就和你我等辈一般,甚么张致!大姐姐也就不管管儿。”《金瓶梅》第二十六回)而且按照西门庆诓骗来旺儿入狱,后又在潘金莲“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结果了,你就搂着他老婆也放心”的挑唆下,暗中差人在牢中对来旺儿大肆用刑等一系列行径来看,他其实也想趁此机会将来旺儿“打发了”,然后将宋慧莲名正言顺的纳为自己的妾室。

可当宋惠莲得知来旺儿不仅在狱中受尽酷刑,且被发配原籍的处置之后偏偏选择了自缢。那么,她究竟为何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自缢呢?

论说起来,宋慧莲与来旺儿虽为夫妇,但她与西门庆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比她跟来旺儿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

因为宋慧莲当初是经由西门庆的大娘子月娘替来旺儿做主花钱娶回来的。住进西门府不过一个来月,由于她整日里的搔首弄姿、故作招摇,被西门庆盯上,而西门庆为了与宋慧莲成就风月之事,使计策将来旺儿打发出远门,而这一走就是四个月有余。(“雪娥背地告诉来旺儿说:“自从你去了四个月光景,你媳妇怎的和西门庆勾搭……成日明睡到夜,夜睡到明。与她的衣服首饰,花翠银钱,大包带在身边,使小厮在门首买东西,见一日也使二三钱银子。”《金瓶梅》第二十五回)所以要说起来,宋慧莲与来旺儿婚后住进西门府,俩人一起生活的时间都不足两个月。而来旺不在家的这四个多月,宋慧莲与西门庆可是整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而且她每天都还生活的衣食无忧。按说她也只是个端茶倒水的下人,但竟也开始使唤起小厮来。这一切不过都是仗着西门庆对她的恩宠。因此,要说她与来旺儿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还真未必。恐怕远不及她与西门庆之间的感情。因为西门庆不论是从物质、精神,乃至肉体上都给予了宋慧莲无与伦比的满足感。而这一切对于一个仅仅是家仆身份的来旺儿而言,自是难以比拟的。

再者,倘若她的丈夫来旺儿是个对她忠贞不二的人,那么她出于愧疚之心,割舍不下来旺儿,选择殉情于来旺儿也能让人理解。可事实上,她明明知道来旺儿跟西门庆的第二房妾室孙雪娥有染,甚者,来旺儿对孙雪娥的感情比对她更上心(“这来旺儿私己带了些人事,悄悄送了孙雪娥两方绫汗巾,两双装花膝裤,四匣杭州粉,二十个胭脂”《金瓶梅》第二十五回。一走四个多月的来旺儿,回家后没有给自己的老婆带任何东西,却一下子给孙雪蛾送了如此多的礼物。这难道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她却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西门庆面前替来旺儿求周全。尤其是当来旺儿外出四个多月返回之后,西门庆为了达到与宋慧莲长期厮混的目的,再次使计将来旺儿送入牢狱,惨遭酷刑,乃至最终发配至原籍时,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暗自窃喜,想着从此就能够与西门庆朝朝暮暮、双宿双飞的宋慧莲,我们看到的反而是一个心急如焚、坐卧不宁、无时无刻不在惦念关心着自己丈夫安危的妻子——

“只见宋慧莲云鬓蓬松,衣裙不整,走来厅上,向西门庆不当不正跪下,说道:“爹,此是你干的营生!他好意进来赶贼,把他当贼拿了。你的六包银子我收着,原封儿不动,平白怎的抵换了?恁活埋人,也要天理。他为甚么,你只因他甚么,打与他一顿。如今拉剌剌着送他那里去?”(《金瓶梅》第二十六回)

宋慧莲从一开始就看穿了西门庆的诡计,且当面揭穿了他。倘若他真想与西门庆长长久久,那么她完全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任由西门庆排场。甚至在案发现场她也完全可以顺水推舟,落井下石,作为最有力的证人一起诬陷来旺儿入狱。可是你看事发之后,宋慧莲的表现——

“这宋慧莲自从拿了来旺儿去后,头也不梳,脸也不洗,黄着脸儿,裙腰不整,倒靸了鞋,只是关闭房门哭泣,茶饭不吃”。(《金瓶梅》第二十六回)

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个坐在家中忧愁不堪、日夜担心自己丈夫的女人。

直到西门庆哄骗她说来旺儿在狱中完好无恙,过两日就会放出来,她才破涕为笑。并对西门庆说道:“……随你教他做买卖,不教他做买卖也罢。这一出来,我教他把酒断了,随你去近到远,使他往那去,他敢不去?再不,你若嫌他不自便,替他寻上个老婆,他也罢了——我常远不是他的人了。”(《金瓶梅》第二十六回)

听到这样的话,谁还会相信宋慧莲爱她的丈夫来旺儿?那么,既然不爱,她又为何要替来旺儿百般求周全?既然不爱,你看当她从家中小厮钺安儿口中得知来旺儿在狱中的真相以及被递解原籍后——

“这妇人不听完事皆休,听了此言是实,关闭了房门,放声大哭道:“我的人嚛!你在他家干坏了甚么事来?被人纸棺材暗算计了你。你做奴才一场,好衣服没曾挣下一件在屋里,今日只当把你远离他乡算的去了,坑得奴好苦也!你在路上死活未知,存亡未保,我如今在缸底下一般,怎晓得?”哭了一回,取一条长手巾,拴在卧房门楹上,悬梁自缢。”(《金瓶梅》第二十六回)

她这俨然一种没了丈夫自己绝不苟活的殉情行为。

那么,难道她选择自缢只是源自她对来旺儿出轨的良心谴责?但是别忘了,来旺儿一样出轨于她的。

再不然,是出自一夜夫妻百日恩?她只是不想看着来旺儿被无端栽赃陷害,无端受苦?

说到这里,倒让人不由得想起她的前夫,那个叫蒋聪的厨役来。蒋聪当年是因为与一般厨役分财不均,酒醉厮打,被人戳死的。后来是宋慧莲央求来旺儿找的西门庆,此后才抓住凶手,抵了蒋聪的命。

按说蒋聪死就死了,这下她该称了心,因为刚好可以与一直偷情的来旺儿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可是她却在来旺儿正式娶她之前,要先为她的丈夫蒋聪报仇。

这可真是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女人!

都说《金瓶梅》里没一个好人。我向来不知道世人对于好人与坏人的评介标准是什么?因为在我看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所谓的好人,骨子里也会有“恶”的一面;所谓的坏人,骨子里也会有“善”的部分。

盖棺定论,对于宋慧莲,我无法给予她好人或坏人的标签。我只能说,她或许是一个良知并未泯灭的人,她是一个有着自己道德底线与原则的人。这个世上,有人将偷情、出轨看的比命还重要,但是在宋慧莲那里,这些或许根本都是小事儿,只有人命关天的事儿才是大事儿。

所以,她要想方设法的为她的前夫蒋聪正案,她不能看着她的丈夫来旺儿无端遭受牢狱之灾。所以,当她得知西门庆一而再再而三地瞒着她哄着她,让来旺儿在狱中惨遭酷刑以及最终发配至原籍的时候,她的原则底线被打破了。

她的生存法则或许简单,我跟你西门庆怎么着都行,但是你不能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更不该无辜伤人。你伤了人,那我只能跟你死磕了。

也许,就在这样一个看似轻浮、放浪,人尽可夫的女人身上,也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也有她做人的原则与底线,那就是——偷情事小,生死事大。

2022.4.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