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生》读书小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上个月,收到老友寄来的新一岁礼物——东野圭吾的《时生》。嗯,回想起我上次看他的书,是在花园城的西西弗书店看《白夜行》,而我第一次接触他的书,是在2015年,看的是《解忧杂货店》以及镜明弟弟借我看的《祈祷落幕时》。当然,去年我也去看了《嫌疑人X的献身》。

      我还是比较喜欢温馨的路线,所以《解忧杂货店》和《时生》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当然,《时生》人物简单,故事情节也简洁,没有悬疑需要推理,只是,我最看中的便是它渗透其中的代际关系理念。一、子女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或多或少来自父母的创伤,子女与父母的和解,不是逼迫子女去接受现实或者用道德规范要求原谅和孝顺,而是去了解,换位思考并深深地理解父母的苦衷和当时的不得已。二、关系的和解,请勇敢请及时,不要逃避。莫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将是一辈子的遗憾,因为父母子女的缘分都是仅此一次。三、时生(子女)深深地爱着拓实(父母),所以即使你再怎么幼稚和莽撞,再怎么不可理喻,他也会陪着你去成长,不是评判和嫌弃抛弃。其实,所有父母都会接收到来自孩子的爱和教育。父母要善于向孩子学习。四、有些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用,未必能够改变,可是依然还是要选择去尽力做一点贡献。

      最初,吸引我赶紧拆开包装的是背后的这段:“问及生下孩子的原因时,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顺其自然。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他们能否在孩子面前自信地问:作为我们的孩子,你觉得高兴吗?孩子是否会回以“我非常庆幸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其实,是永远的谜。”这是东野圭吾写这本书的原因,这个问题是个挺美好的情景,有时候,吵架闹不愉快伤心总是难免的,不过,关系是变化的,是可以学习面对和成长营造的,有意识地去为你珍视的关系付出努力,才是开始为自己负责任的开始,而不是那种说“我就是这么个人”(拓实对自己整天吊儿郎当、言行不负责任的推脱)而其实这个说词来自于他内心自定义的小时候“被抛弃”的痛苦和怨恨。

    拓实一直觉得自己父母没有给他好的学习机会和童年生活,亲生父母的抛弃让他一直把这苦挂在脸上,无法释怀,竹美启发他: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赞,其实有个说法是,每个孩子都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的出生父母而降临这个世界的,所以父母为你的出生和成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了,你往后的人生就该自己去努力争取和负责。打好手头的牌,比偷偷观看他人的牌要重要得多。自怨自艾更是一点用处都没。竹美这个人设还是挺豁达和洒脱的,凡事想得开阔,知道进退,毕竟水至清则无鱼,她说“既然对方心存愧意,那就不要想太多了。”最后,拓实真的能够和他亲生母亲说:不是你的错。我想,他是真的放下怨恨,解开心结了。

时生问他:你从没觉得来到这个世界真好吗?对于一个被怨恨蒙蔽双眼的人,其实他感觉不到爱,而爱才是让人觉得世界真好的根本原因。

“只要心中有未来,人就能幸福起来。”愿我们都能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心中所执和解,与所爱之人和解。每一天都开始新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