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番茄田间栽培管理时,需要在哪些时期浇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6

番茄的需水量较大,土壤湿度以60–85%为宜。番茄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番茄种子只要吸足水分就可以发芽生长。播种后要求土壤湿度在80%以上,出苗后降至65–75%,以免造成植株的徒长。开花坐果以前,植株茎叶的生长量比较小,而且因气温偏低,所以要控制浇水。番茄果实开始膨大的时候,需水量会大增,浇水量也应之增加。



番茄因有不同的栽培模式,如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等,所以对水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那浇水的时间也就有所不同。

一,露地栽培番茄

番茄经过清水浸泡后再进行催芽播种。所用水为干净无油污的清水,使种子能够在短时间内吸足从种子萌动到出芽所需的大部分水分。生产上番茄浸种夏季以4–6小时,冬春季以6–8小时为宜。

另外浸种时间的长短还与水温有关,温水浸种可比冷水浸种适当缩短时间。

播种的前一天或清晨浇足底水,以供给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前期生长所需的,这样从播种到移栽前一般不再浇水。如果苗床出现缺水,叶片皱缩,叶片上卷,生长缓慢,可适量喷水。

1,春露地番茄的水分管理

幼苗定植5–7天后,当植株有新叶长出时,灌大水一次,此后控制浇水进行蹲苗。

番茄幼苗结束蹲苗后,当植株出现叶色暗淡或叶片萎蔫时,应及时浇水。由于蹲苗控水,土壤较干,不易浇透,2–3天后接着浇第二水。菜农习惯称其为"头水晚,二水赶"。

此后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应每隔4–6天灌水一次。

2,秋露地番茄的水分管理

由于夏季炎热,土温较高,生长前期注意多浇水,目的在于降低土温,防止病毒病的发生。同时应注意防止田间雨涝,造成沤根或发生立枯病等。

二,保护地栽培番茄

保护地栽培番茄的育苗,水分管理同露地。在此不再详述,仅棚室内番茄的水分管理做简述。

1,大棚春早熟栽培

早春棚内栽培番茄,因早春气温低,为防止定植时因浇水过多而影响地温回升,一般应采用暗水栽苗法,即先按预定的株行距开挖定植沟或定植穴,沟或穴内浇水,待水即将渗下时将幼苗土坨摆放入内,覆土埋坨。

也可先栽苗,然后用水桶等在每棵苗周围点水。

大棚春番茄由于薄膜覆盖,土壤和植株茎叶的蒸发量较少,整个生长期内所消耗的水分要比露地栽培少,两次灌水间隔的时间也比露地栽培长。

大棚春番茄一般只在定植后7–10天缓苗时,浇一次缓苗水,至果实膨大前不再浇水施肥,进行蹲苗。砂质土壤或墒情较差的地块也可在番茄开花后浇一次水,但水量要小,以免落花落果。

当番茄植株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结束蹲苗,开始浇水,以后每隔6–7天浇水一次,并结合浇水适当施肥。

2,大棚秋延后栽培

番茄幼苗定植后4–5天,浇一次缓苗水,此后控制浇水,并连续中耕除草2–3次,进行蹲苗。当第一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结束蹲苗,浇催果水。以后每7–10天浇水一次水,浇水量不宜过大,浇水后加强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防止病害的发生。

3,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

番茄植株第一穗果坐住之前不宜浇水,以促进根系的下扎,控制地上部徒长。如果发现叶片在中午稍有萎蔫时,应及时在膜下小垄内浇水,进入结果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果实膨大期尤其不能出现缺水。但每次浇水不宜太大,灌水后要加强放风,以降低空气湿度,防止病害的发生。


4,日光温室秋冬季茬栽培

幼苗定植时要浇透水,2天后再浇一次小水促使缓苗。缓苗后进入蹲苗期,第一穗果坐果前,如果土壤干旱可适量浇水,一是满足番茄植株生长的需要,二是防止控水过度发生病毒病。

第一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开始浇水,以后要根据植株的生长势及土壤墒情进行浇水,一般从定植到拉秧需要浇水5–6次。

三,番茄浇水的方式

番茄浇水的方式要根据种植模式,可以采用沟灌,畦灌,点浇,滴灌,微灌等。

总之,番茄的需水量较大,生产中要注意水分的管理,防止出现空洞果,裂果,僵果,脐腐病,筋腐病,日灼病等生理性病害。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出现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溃疡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茶黄螨等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