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34个开国功臣,被朱元璋杀了30个,剩下四人结局如何
明初朱元璋陆续册封有功之臣,主要集中在洪武3年和洪武12年,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史书详细有载的有150位,其中公爵25位,侯爵79位,伯爵12位,子爵11位,男爵23位。这里面有部分是死后获封或进封的,以公爵为例,大家印象中开国公爵只有6位,是的,但算上之前封的鄂国公常遇春,进封的信国公汤和、傅友德,因各种原因死后获封的,比如越国公胡大海、蔡国公张德胜等,共25位公爵,其它等级的爵位亦如此,所以开国功臣34位之说并不准确。
常遇春,功臣里受封最早,但也死的最早,受封仅3年后就死在了行军的路上。
这么多功臣,死在朱元璋前面的,比如常遇春、邓愈,刘伯温等,这些都不算,只有在朱元璋死后还活着的,才算是躲过了老朱的屠刀,不过人数真的很少,侯爵里面有3位,分别是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越巂侯俞渊。耿炳文父子早年都跟随朱元璋闹革命,父亲耿君用早年战死,洪武3年耿炳文获封长兴侯,一直在外镇守边关,朱元璋去世前调往辽东,永乐元年被朱棣逼死;武定侯郭英是洪武17年才获封武定侯,他姐姐是朱元璋的宁妃,建文帝时期奉命讨伐朱棣,结果可想而知;越巂侯俞渊,濠州人,他的父亲兄弟都是公爵侯爵,所以因家族功耀在洪武25年封了个越巂侯,也是建文帝时期奉命讨伐朱棣,结果同上,所以这3位硕果仅存的开国功臣,躲过了朱元璋没躲过朱棣。
汤和,奉中庸之道,终获较好结局。
当然了,还有2位虽然死在朱元璋前面,但距离朱元璋死的时间很近,基本上算是善终了。一位是信国公汤和,洪武3年封为中山侯,后因功在洪武11年进封为信国公,此人不结党谋私、非常低调守规矩、到了年纪就告老还乡,最后平稳落地,安度晚年,死于洪武28年,照这个态势,晚年基本无事;另一位是凤翔侯张龙,他死于洪武30年,在朱元璋前1年死了,也算是善终,他的儿子张麟是朱元璋的驸马,继承了爵位没几年,也没躲过朱棣的清算。
图为大夏明玉珍陵墓。
此外,还有位特殊人物,叫明升,他没有为朱元璋打天下,不算功臣,但由于身份特殊也被封了侯,最后是自然死亡,是躲过朱元璋、朱棣两朝唯一有爵位的人。元末在重庆有个大夏国,由明玉珍建立,他儿子明升就是大夏国的末代皇帝,朱元璋统一全国时,大夏国是被劝降的,所以没有杀明升,封为归义侯。因为明升当过皇帝,朱元璋肃清功臣时,怕他被利用,于是把明升发配到高丽,后来在高丽娶妻生子,朝鲜李成桂时期才去世。
明太祖第八子潭王朱梓到底做了什么, 以至于死后连恶谥都没有
潭王朱梓,乃明太祖朱元璋庶第八子,和齐王朱榑为同母所生,二人的生母以前是陈友谅的妃子,因此有传言说潭王朱梓是陈友谅的遗腹子,此言论完全胡说八道。
潭王朱梓于洪武三年四月受封,就藩湖广长沙府,朱梓的死与其岳父及大舅哥有很大关系,其岳父牵扯到胡惟庸案,比较敏感。传说朱元璋派使者召见朱梓的时候,朱梓因为过度恐惧,于王府中自焚而亡。
潭王朱梓成年薨逝,竟然没有谥号,朱元璋连恶谥都懒得给,可以看出这个儿子在朱元璋心里的印象应该不太好,传闻朱梓暴虐且与宫中多个宫女有染,单单一个秽乱后宫的罪名,朱梓也担当不起。
潭王朱梓也有属于自己的辈分,因为时间关系,本人只记得前几个,福昌忻保定,嘉应必兴隆。
南京有哪些明代功臣墓
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在鸡笼山(即鸡鸣山)建功臣庙,祭祀开国功臣,死者塑像,生者虚其位,共计309人。这些功臣部分葬在南京近郊太平门外的钟山北麓,以及中华门外雨花台到牛首山一带,特别是位于钟山北麓的明初功臣墓,其级别都较高,据说是为了让这些功臣在死后仍能保卫朱元璋的孝陵。在20世纪30年代,曾有学者调查过钟山北麓的明初功臣墓,当时尚可看到9座墓前有神道石刻的遗迹。其中能确定墓主的有5座,分别是中山王徐达墓、开平王常遇春墓、歧阳王李 文忠墓、江国公吴良墓和海国公吴祯墓。另在常遇春墓附近有仇成墓。还有2座无名失考墓,一在现板仓某部队院内,一在现紫金山北区苗圃附近,也属钟山之阴。钟山北麓明初功臣墓中保存情况较好的是徐达墓和李文忠墓。
中山王徐达墓位于太平门外板仓村,是南京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功臣墓。徐达是朱元璋同乡,死后追封为中山王,赐葬钟山之阴,位列功臣第一。陵园规制宏伟,神道石刻有神道碑一,石马、石虎、 石羊、武将、文臣各二。神道入口处正中竖立高8.95米、宽2.2米、厚0.7米的神道碑,下承龟趺,蔚为壮观,比明孝陵四方城的“神功圣德 碑”还高出0.11米,是明代功臣墓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块神道碑。
李文忠墓在徐达墓再往东北的蒋王庙附近。该墓风格与徐达墓相同,但略小一些,有神道碑、石马、石虎、石羊、文臣、武将等石像,是目前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明代开国功臣神道雕刻艺术品。
开平王常遇春墓位于太平门外钟山第三峰西麓白马村陵园。常遇春是濠州怀远(今安徽怀远)人,自幼习武,作战骁勇,长期作为徐达的副将,转战江南,屡立战功,被封为鄂国公。洪武二年,常遇春奉命出塞,大败北元残军,不料在班师凯旋途中突发急病,暴卒于军中,年仅40岁。噩耗传来,朱元璋大为震惊,丧车抵达龙江,亲往祭奠大哭,下令赐葬常遇春于钟山之阴,追赠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并在功臣庙中为他塑像,位仅次于徐达,列第二。为了表彰常遇春的功绩,朱元璋还在今天的南京杨公井附近为他造了一座花牌楼,所以该地在明清时的地名叫花牌楼。杨公井附近的常府街,也因常遇春的府邸在此而得名。
南京北郊的和平门外安怀村,有一座曾任明初水军元帅、后封蕲国公的康茂才墓。神道碑、石马、石羊、石虎和石人均保存得比较完好。经过考古发掘,墓室为仿木结构的砖砌前后室墓,出土有宋濂所书墓 志、金银器、玉器和铁兵器等。2000年7月,经文物部门批准,该墓整体迁移至白马公园,按原规制排列。
在常遇春墓北侧100米左右,还有一座皖国公仇成墓,墓前神道现存1个石武将,2个石虎,2个石羊,2个带马弁的石马,出土文物有瓷瓶、银帽、金簪、铜钱等90余件。
江国公吴良和海国公吴祯墓均在今“新世界花园”小区内。吴良墓神道石刻现存龟趺一,石羊、石虎、武将各一对。吴祯墓现存石马、石羊、石虎、 武将各一对。
另外,位于中华门外南郊的明初功臣墓,有宁河王邓愈墓,虢国公俞通海、安南侯俞通源和越侯俞通渊三兄弟墓,镇国将军李杰墓,西宁侯宋晟家族墓,以及黔宁王沐英家族墓等。其中以位于中华门外邓府山的邓愈墓前神道石刻保存得较完整,与徐达墓前的石刻相似,仅神道碑稍小。位于中华门外戚家山的俞通海三兄弟墓前神道石刻仅存石柱、石马、石羊各一。位于雨花台东麓的李杰墓前的神道石刻保存尚好,有神道碑、石马、石羊、石虎和石人等。位于中华门外雷家山的宋晟家族墓,墓前虽仅存宋晟及其父宋朝用的神道碑各一,但经过考古发掘的 6座宋氏墓内出土遗物较为丰富,特别是大批白瓷和青瓷的盘、碗、 壶、瓶、罐,以及青花大碗等,都是明朝初年瓷器中的精品。位于牛首山的宋晟之子宋琥及安成公主墓中,出土有珍贵的釉里红“岁寒三友图” 梅瓶。在牛首山东面的观音山南麓,分布着黔宁王沐英的家族墓,墓前虽无石刻遗留,但沐英墓中出土有金山(铜质)、银山(铁质)、铜号和铜 喇叭等少见的随葬品。其子沐晟墓中,又有珍贵的青花缠枝牡丹梅瓶和剑、戟、盔、甲等遗物发现,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