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页鸡头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江南的秋,是从鸡头米上市开始的。

鸡头米与莲藕、菱角、茨菰一样,是一种水生植物,生长于河湖池沼中,有点像荷叶,叶面深绿色,有很多皱褶。花后结成的果实学名叫芡实,形似鸡头。日本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水中丹,意思是生长在水里的灵丹妙药。

我的家乡在江苏常熟,河流、湖汊、池塘密布,是比较典型的鱼米之乡,物产特别是水产也很丰富,盛产淡水鱼类、虾蟹、菱角等河鲜,鸡头米就是其中一种水产。

鸡头米属于睡莲科植物,喜欢温暖水湿,不耐霜寒,生长期间需要足够的光照,但又不能暴晒。春夏间长出嫩叶,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圆形的叶子,有簸箕那么大,正面青绿,背面绛紫,边角微翘,表面凸起,蒲团一样平铺在澄澈的水面上。根长在水底的泥里, 长长的茎连着叶片和根。

每年到夏天的时候鸡头米会开花,花蕾大的有接近拳头大小,花朵呈紫红色,花瓣紫红妖艳,随着气温升高,渐渐晕染出霞红,在阳光照映下显得十分高贵、奢华、灵气且大气。

鸡头花期过后,花蕾变为果实。8月到10月是鸡头米采摘时期。村民带上橡胶手套,脚穿连体橡胶长裤,以防皮肤被扎着过敏红肿。采鸡头米时将镰刀伸到鸡头米下面,勾住长茎,使劲一拽,被勾断后,一个鸡头似的“石榴”漂到水面上。采鸡头米和采菱、采茶一样,有着浪漫的田园风情和古朴意蕴。

似珠如玉的鸡头米外有三层果壳保护,不会受到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最里面的一层是状似木质的硬壳,中间一层是一层泡沫状的膜,但很不容易挤破,最外面一层也是硬壳,把很多粒鸡头米包裹起来。在最外层还有个象鸡嘴形的突出处,所以,远看鸡头米真的名符其实。

鸡头米剥之不易,采下来的鸡头米,如同穿了软猬甲,得先从尖顶处向下撕去一块,然后顺着破损处将外皮全部剥去,露出软软的果房。用手一抠,一粒粒的鸡头米就会出来。一个壳内往往有几十颗、上百颗鸡头米,小如豌豆,浑圆而坚硬。

然后用老虎钳夹开去掉一层厚厚的皮,这才算是真正的鸡头米,随手放在装着水的盆里,因为是刚从壳里出来,会带着一些绽粉,经过几次清水一过,但它们就会像一粒粒珍珠一样晶莹递透,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尤为美丽动人。

《本草纲目》记载:“芡茎三月,生叶贴水,大于荷叶,皱纹如彀,蹙衄如沸……花在苞顶亦如鸡喙及猬喙。剥开内有斑驳软肉,裹子累累,如珠玑。”文字简洁,风姿绰约,引人遐想。

鸡头米分有三个品种,有白鸡头米、红鸡头米、黄鸡头米,本地鸡头米就是白鸡头米,这种鸡头米营养成分高,食之比较糯,最受江南人喜爱,黄鸡头米次之,而网络中一般都喜欢上传红鸡头米,看似漂亮,其实最差,吃起来比较梗性。

鸡头米也是常熟特产之一,不仅因为这里的湖水很清、水质较好。更因为这里的女人贤惠勤劳,从鸡头米种入水底的那一刻起,到产出上市的那一系过程,无不浓缩了她们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的勤劳身影,因此价格也不菲。

鸡头米水白色的花茎生吃脆嫩,味道清爽甜涩。清炒时,倒入红椒丝,煸炒到梗段发软,即可装盘。盘中鸡头梗,白如瑞雪,口感酥糯香甜,佐酒下粥极为爽口,让人吃出渔樵闲话、布衣往来的意味。

用鸡头米制成的甜羹味道佳妙。在水中加入晒干的桂花、冰糖煮沸后,再放入鸡头米熬煮。盛入小兰花碗,满碗珠玉晶莹剔透,桂花金黄,鸡头米玉白,冰糖甜水黏稠,抿一口,温软香甜的绝妙口感令人充实而快慰。

将鸡头米磨成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用沸水一冲,即是一碗美味滋润的芡酪了。芡实粉可熬粥,先拌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粥,加糖,一碗清甜的芡实粥,微漾着热气。所以,《本草纲目》说“芡实粉粥:固精气,明耳目”,一味平补良方。夜阑更久读书倦时,捧一碗滚热的芡酪啜饮,如有知音红袖温情相伴,晤对心灵,喁喁低语。

中秋赏月,小院方桌上必供有月饼、菱角和鸡头米。一家人品尝着月,剥着鲜嫩的菱角,喝着鸡头米甜羹,尽情享受中秋之夜的清芬和温馨,再现宋人苏召叟“菱角鸡头荐晚杯,诗成不受片云催”的意境。

清趣幽幽的鸡头米,像流落在民间的落魄文人,踽踽独行在光阴里。鸡头米的清隽和芬芳,诱惑着我的味蕾,牵动着我的乡愁,给我带来丰盈的喜悦和清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