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说创作之历代服饰资料参考(五)宋朝服装(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宋朝实行贵贱有 品级 的 服装制度 ,官服制度沿袭唐代,主要分为 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 等。

1)祭服

祭服主要有 大裘冕、衮冕、鹭冕、毳冕、玄冕 ,其 形制大体承袭唐朝 并参酌汉魏,南宋以后稍有变化。

2)朝服

朝服基本沿袭 汉唐旧制 。

从宋朝开始、官员穿朝服,必定在袍服领口处套一个上圆下方的饰物,叫作“ 方心曲领 ”。方心曲领是用白罗做成一个圆形领圈,下面连属一个方形的饰件压在领部,使衣领平服,这一领圈来源于汉朝古制并有所变化,由宋朝而延至明朝一直使用。

通常官员要穿 绯色罗袍 或 裙 ,再衬以 白罗中襌 ,腰束 大带 并佩 蔽膝 ,脚穿 白绫袜 、 黑皮履 。

凡六品以上 的官吏,腰间都佩有一个金或银质的鱼袋以区分等级,还要挂玉剑、玉佩作装饰。另在腰旁挂锦绶,用不同的花纹作官品的区别。官吏的革带标志着职位高低。

皇帝、皇太子 用玉带、大佩。黄色仍为帝王专用色。

大臣 用金带, 高级侍从、给事中等官员 也可以服金带。穿朝服时戴 进贤冠、貂蝉冠 或 獬豸冠 ,并在冠后 簪白笔 ,手执 笏[hù]板 。

3)公服

公服,又名“ 省服 ”“ 从省服 ”。

宋代公服多 承袭晚唐五代样式 :圆领、大袖,下裾加横澜,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登革靴或锦履。

公服 三品以上 用 紫 , 五品以上 用 朱 , 七品以上 用 绿 色, 九品以上 用 青 色。

北宋 神宗元丰年 间(1078-1085年) 改为 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

4)时服( 简言之,就是皇上按季节赏赐的 )

时服,指宋时朝廷每年 按季节 赐发官宦的衣物,包括袍袄衫和服饰面料。

赏赐近侍和文武高级官员的织锦面料叫“ 臣僚袄子锦 ” 。这些织有鸟兽的锦纹面料有翠毛、宜男、云雁细锦,狮子、练鹊、宝照大锦,宝照中锦等。

5)罗衫 (夏天的常服)

即皇帝、大臣夏天的居家常服,以轻软素纱拼制而成, 纱孔稀疏 。衣襟部分的结构较有特色,衣襟上下叠压相交,形成 大襟交领,用系带固定 。

6)腰佩

宋朝官服也 沿袭汉唐章服 的腰佩制度。

跟唐代一样,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由金、银或铜制成的“ 鱼袋 ”,以区别官品。

腰带 也是腰佩的重要组成部分,腰带分为 两种 : 一种是 由 皮革制成 ,上面镶嵌 銙 ,銙的材质与数量与官位有关,如 皇帝 为 玉銙 、 大臣 有 金、银、铜 质等; 另一种 是由绫罗绸绉等织物制成,称“ 勒帛 ”,用来系束锦袍、抱肚、褙子等。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曰:“长老言,背子率以紫勒帛系之,散腰则谓之不敬。至蔡太师为相,始去勒帛。”

7)戎服

戎服即备用的战时军服。

宋朝军队有 禁军 和 厢 军两大部分,禁军是皇家 正规军 ,厢军是 地方州县军 ,两种军队的戎服具有一定的差别。

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中记载, 甲胄 形成定制,以甲身掩护胸背,用带子从肩上系联。腰部用带子从后向前束,腰下垂有左右两片膝裙,甲上身缀披膊。

兜鍪 呈圆形覆钵状,后缀防护颈部的顿项。顶部突起,缀一丛长缨以壮威严。

据《宋史·兵志》记载,有 金装甲、连锁甲、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字铁甲 、 明光细甲 等多种铁甲,还有一种以 皮革做甲片 ,上附薄铜或铁片制成的铁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