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五十强丨斗碗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重庆小面五十强是最近一两年才兴起的,可以理解成重庆人自卖自夸,不过关键在于是否真值得夸。作为一个面条狂热爱好者,我觉得有必要亲测一下再做判断。个人认为这种评比只有搞个双盲测试才能真正有说服力,当然,实际不可能操作。一碗面好不好吃,评价因素实在太多了,所以就请把这一系列50强小面的文章当做是一个面条狂热爱好者的吃后感,不具备参考价值。

出了我们村儿,我最常去的地方是洋河,依旧是从最熟悉的地方开始吃。洋河唯一入选50强的面馆叫“斗碗面”。为了保证文章的时效性,这周办完事顺路去吃了一次。但是略尴尬,“斗碗面”在洋河体育场外面,巴掌大的门口,极度容易错过,午饭饭点里面只有一个客人。而过了“斗碗面”往前再走10米,还有一家“晓小面”,12点的时候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传说是方圆十里最好吃的面。为了完成吃遍50强的计划,只能先吃斗碗面,“晓小面”留待下次再吃,今天先说斗碗面。

重庆话的“斗碗”指大碗,斗碗面就是大碗面。注意,大碗,大的是碗,面并不会多一丁点儿。斗碗面属于特色面,面、浇头和碗都是噱头。特色是牛肉、牛筋和蹄花面。

第一次吃,点了原汤的牛肉牛筋混合面,端上来的碗比头还要大,卖相一般,香菜显得有点不新鲜。目测是一碗巨大的面,两块牛肉两块牛筋,但是活匀以后就会发现,恩,下面埋的都是大白菜。

先说面。面的口感像是加了鸡蛋的手工面,询问煮面人,面是不是店里自己做的,说不是。猜测应该是分店开多了,有人专供的手工面条。面条和平常的减水面不同,圆滚滚的,粗,比普通水面粗两倍有余。软,吃这个面完全不用喊起硬点,无论起得早晚,煮熟就是软搭搭的。说实话,这个面属于我个人最不喜欢的口感,丝毫体会不到面的劲道,一嚼就烂,没有回味的余地,吃一口恨不能快些吞下去,适合老年人和小朋友。

浇头是牛肉加牛筋,汤是原汤。原汤是牛肉汤来冒面,基本等同于清汤,没有平时红汤牛肉面的十几味佐料来衬托,只剩下牛肉汤的香,原汤微辣。“斗碗面”的特色是牛筋和牛肉,可以单点,也可以混点。牛肉大,耙而嫩,不带筋又入味儿,两大块不多不少刚刚好,轻轻咬下一口牛肉,有牛肉汤顺着流进嘴里,关键是还有一股牛肉的肉香。牛筋,大、软、糯,用筷子轻轻一碰,就铛铛的来回晃。味道和牛肉差不多,口感却完全不同,两者混合,绝对算得上是有诚意有特色的浇头。问工人是否用高压锅煮,回答不清楚,是专门有人每天煮了拿到各个分店。据说牛肉牛筋都是十几味调料的秘制熬煮的,加了香菜和葱花的清汤,连从来不喝面汤的我,也忍不住干了半碗。

不过我吃面追求一个面和浇头融为一体,面为主,浇头为辅,浇头味道再好,都只能是锦上添花,绝不能是雪中送炭。“斗碗面”的面完全被浇头抢了风头,面的口感平庸至极,让人觉得可有可无,浇头香浓有诚意独树一帜,让人觉得回味无穷。两者完全无法交相辉映,像在吃两道菜,我觉得还不如单点一份红烧牛肉牛筋不要面。那天中午极度饥饿的我也没有吃完一碗面,面条实在是不合胃口。所以,我不会再去吃这家面了。

重庆小面五十强,第一吃之“斗碗面”,个人推荐指数:3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