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守则》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刚刚读完了东野奎吾的《守则》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作者是不是写累了,想放松一下从而写了篇水文啊!仔细读下去才发现作者的意图。

全书都是以一种自嘲自黑的形式在进行下去。从读者的角度去吐槽作者,去抨击作者为了密室而密室,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明而强扭事实的那种写作方式。

感觉不吐槽都都对不起读者自己。

全书共13个故事,没个故事都是一种杀人手法。有经典的密室杀人,童谣杀人,死亡密码,碎尸案,消失的凶器之类的。每种手法可以说都是本格推理中的一个代表,但被作者以恶搞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为了造成密室而密室,就像作者吐槽的那样。想杀人为什么不能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吃饭的地方或者其他的什么地方,一定要密室呢?舍近求远。

最搞笑的是其中一章节,讲述了杀人者建造了一座类似于移动缆车的建筑,神不知鬼不觉的转移了杀人地点。最后作者吐槽了一句,有那么多钱修剪一座移动的住宅,花钱雇杀手不好么?真是把读者当成笨蛋吗?

在消失的凶器那章节,明明是死者不小心失足从三楼掉下来,侦探却硬要说是员工杀害,并提前制作了冰血块匕首作为凶器。虽然警察在最后关口通过验尸结果知道了死者是失足意外死亡,但为了保证名侦探的推理无误,从而隐瞒了下来。求被冤枉员工的心理阴影面积。

全书的最后,作者又吐槽现在的本格推理小说很难吸引人眼球了,为了吸引而吸引,衍生出很多出人意料的反转式结局。凶手是名侦探本人,还有比这个更让人忍俊不禁,大吃一惊的结果吗?

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