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镇的历史名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2

袁月斋,名诗仲,号日辉。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于新化县永固团(今隆回县高平镇)棋坪村一贫苦农民家庭。

六岁起从塾师读《四书》、《五经》,后入高小学习。

民国9年(1920),考入长沙妙高峰中学,卒业后,入省立第一师范就读。

在进步思想影响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于民国14年加入中国 *** 。

民国15年,受 *** 湘南区委派遣,与彭慕陶赴衡阳从事革命宣传,开办农民讲习所,组织农民协会。

6月他回家养病,创办农民夜校,帮助家乡农民学习文化,宣传革命道理,激励农民团结起来与土豪劣绅作斗争。

同年冬, *** 湘南区委派他与张国栋为工运特派员,往新化领导工人运动,组织新化县总工会。

他们以锡矿山工人为基础,发展工会会员,于12月成立新化县总工会。

会上,他被选为总工会副委员兼秘书长。

同时,他以 *** 新化县特支委员会领导成员的身份积极筹建逆产清查委员会和特别法庭,没收土豪劣绅的逆产,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刘凤翔等。

并广泛发动群众,成立新化妇女、学生、儿童等群众组织;深入城乡,领导群众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民国16年许克详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屠杀 *** 人和革命群众。

6月6日,新化总工会在县城召开工人群众大会,会上,他愤怒谴责许克详叛变革命的罪行,号召工农群众起来与反动派作坚决斗争。

反动团防队长陈光佐密派团丁埋伏于会场周围,散会后,他被捕,当晚遭受严刑拷打,肋骨被打断,仍咒骂不止。

次日凌晨,被惨杀于新化城西门岭,年仅24岁。

彭慕陶,清光绪十八年农历十一月初五指1892年12月23日)出生于新化县永固团(今隆回高平镇棋坪村)。

幼读私塾,后毕业于高平小学堂,在家教书,善文辞,工楷书。

民国10年随舅父赴长沙谋事,被聘为湖南教育会书记(秘书)。

不久,结识易礼容、郭亮、夏曦,一道在岳麓山等地秘密 *** ,学习革命理论加入中国 *** 。

民国11年12月,在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班任教,旋与易礼容创办长沙织布厂,组织工人运动。

民国15年受党派遣,与袁月斋赴衡阳从事革命活动。

6月任湖南省总工会书记(秘书),与郭亮一道领导工人运动,建立工人纠察队。

“马日事变”时,许克祥调动武装包围总工会,他从三层楼上掀瓦攀上屋顶,跳地负伤,被湘江中学革命同志救护,背上破船,绕道回家。

由于内伤严重,于民国16年6月12日逝世。

袁朴,原名茂松,1901年出生于高平镇黄信村。

1908年启蒙私塾,1922年长沙岳云中学毕业后,投入湖南讲武学堂。

1924年5月至11月,系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第六队学员。

后加入 *** 部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29年升为旅长。

1931年,进南京陆军大学学习。

1934年,在湖北任第八十八师副师长。

1937年,调任中央军政部新兵补训处少将处长。

1939年,晋升为军官训练班办公厅中将主任。

1940~1941年,在陕西任第八师师长、警备司令部副司令。

1942年,任第八十军军长,镇守陕甘沿线抗击日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第十五军军官总队副总队长。

1947年,赴美国参谋大学受训,同年返回北平任十六军军长兼第三十四集团军副司令。

1948年,任第九集团军司令。

1949年1月至4月,经青岛、上海至湖南老家。

5月赴四川任第五集团军副司令。

是年10月去台湾,先后任花莲防卫司令、陆军第一军团司令兼台北市警备司令。

经“国防实践研究院”受训后,于1961年任陆军副总司令,尔后任预训司令,并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 *** 中央常委。

1964年退役后为“总统府”战略顾问与“国策”顾问。

一生乐于办学,曾捐谷300石创办高平中学(隆回三中前身),在陕西西安捐资兴建小学至初中的黄龙山学校和两湖小学。

1989年7月与1990年6月,先后两次托回乡探亲台胞袁义明带回诸多照片及书信,并捐资修建村公路,兴办黄信联校。

1991年,在台北病逝。

袁源,字仁湘,1938年生,高平镇人。

先后在大桥小学、隆回三中、邵阳市一中读书。

1956年7月,考入中国人民 *** 通县军械技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 *** 后勤部。

曾于1959年赴炮击金门作战前线部队实习,1961年到 *** 平叛作战部队当兵,参加过西沙自卫还击作战、中印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和援越抗美的军械供应保障,荣立过三等功。

历任军械仓库技术员,军械部供应处、弹药处副处长,军械部副部长、部长,1990年,任 *** 后勤部副部长。

1991年,入国防大学进修系学习,1992年,入中央党校进修系学习。

1993年,授少将军衔。

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后勤工作》一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