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家长抱怨,孩子跟爷爷奶奶亲,你家也是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蒙台梭利

Maria Montessori

/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

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在给青春期的孩子做心理咨询的时候,通常会问孩子一个问题: 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还是爸爸妈妈带?

这个问题很关键,也往往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曾经在问答中多次跟大家分享过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叫依恋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不夸张地说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正常的依恋关系是母婴依恋是婴儿与母亲之间持久的 情感 连接,婴儿与母亲相处和身体接触时会表现出安全舒服与满足的情绪体验而母婴依恋从孩子出生到2岁左右已经初步形成。

如果看护对象突然发生变化婴儿可能会有排斥和抗拒的心理。另外,婴儿是否跟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情感 、性格特征包括一些 社会 性的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其实早期的 社会 性的依恋对孩子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是很大的,那如果依恋关系建立得好,也就是说安全的依恋型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就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

还会善于寻找 社会 支持并具有很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那如果孩子长期的跟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长期的分开,这就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一种陌生感、生疏感。而这种陌生感和生疏感会造成孩子的对父母的怨恨而且很难修复。

另外,隔代抚养家庭会导致父母亲在家庭教育角色当中的一个弱化,那么当父母缺乏正常的 情感 交流和亲子互动的时候,孩子他没有机会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感受,爸爸妈妈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于孩子的爱。

时间长了以后,就会使爸爸妈妈和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这也是我们问题当中说: 孩子会跟父母比较生疏的原因。

其实孩子在这个时候是丧失了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赖,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下其实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心理, 非常有可能是孩子因为 情感 的缺乏而产生 情感 和人格上的偏差。

导致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或者是更极端一点的会产生一些暴力倾向等等这些问题。

所以孩子在6岁之前都是处于安全依恋期,尤其是3岁之前的婴儿。

如果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经常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那事实已经形成该如何补救呢?

客观地说孩子越小,补救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实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请爸爸妈妈无论工作有多忙、无论有一些什么样的原因都要尽量地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女孩子尽可能多的亲近,尽可能多的爱抚和拥抱,其实爸爸妈妈的这种爱是爷爷奶奶的爱代替不了的。

即使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身在外地或者是在异国他乡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照片或者是书信啊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孩子保持频繁的联系。

尽可能多的回来跟孩子多接触,这样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虽然说不在身边,但是却是无时无刻地在关爱着自己。

我们说不是你生了孩子孩子就会跟你亲近,你要花时间陪伴、关爱、理解、亲近,这样孩子才会慢慢地跟你亲近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