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记日记#1240 一天:白天鹅,花城苑,炳胜公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2020/09/27 星期天 广州

最早在外面吃饭吃的多是川菜。那时候挣钱不多,物美价廉、多油多肉、滋味明显的川菜便是我这样馋人的首选。后来接触到了粤菜,常去的有东单大排档、羊城美食、阿静粤菜,偶尔会蹭有钱人的饭,去一下健力宝酒楼、明珠海鲜、香港美食城,前几家粤菜馆比较便宜,但也比川菜贵上很多,菜量也没有川菜大。后面几家一年能去上一两次就算不错,吃一顿饭的价钱基本上是三个月甚至半年的工资,这样的地方除了蹭饭,真心不敢进去的。而且从口味上说,年轻时喜欢味道浓郁的川菜更多一些。

中午在花城苑吃饭,基哥上了一道豆豉盘龙鳝,一条白鳝盘卧在一个钵仔里,花刀处露出沾着豆豉的白肉。这是一道传统粤菜了,很多粤菜馆都不做了。可是这道菜却是当年我们特别喜欢的一道菜,我记得阿静粤菜的价格是128元,去那里吃饭,点了这道菜就是上档次了。那时候不知道什么鱼翅鲍鱼海参燕窝之类的菜肴,清蒸鲩鱼、梅菜扣肉、咕咾肉是常点的几样,上了白鳝就是大菜。今天还记得当年阿静粤菜这道菜细嫩软糯的口感,肥美滋润的味道,和今天在基哥这里吃的不太一样。基哥的这个白鳝的个头大,一条足足有记忆中两条那么大,而且外皮脆滑,鱼肉也有几分咬劲,随着咀嚼,调味香和鱼肉香混合而出,很是香美。

基哥的花城苑做的是传统粤菜,许多菜与三十年前在北京刚刚接触那些似是而非的粤菜名字一样,好像都见过,品尝的感觉却像第一次吃,样子像味道却不太一样。到底是粤菜大本营的出品,加上基哥甄选食材,在烹饪手法上尽量靠近传统技艺,才有了今天花城苑的品质,这也是黑珍珠榜单所青睐的地方风味呈现。

陈年萝卜干炖花胶

原味蒸鸡

鱼肠焖柚子皮。基哥说,柚子皮一定是柚子青涩时取下来,柚子成熟了,皮就老了,筋络太多,不好吃。以前都是制作时用火烤,现在没有煤球炉了,燃气不好控制,加上营业压力大,逐渐该改用刀削,这样一来,味道上差了一些,但还能凑合吃。不过我吃着还是挺好吃的,以前没吃过火烤的,也就无法与用刀削的比较,权当现在这个就是好的吧。

卤水大肠

碌鹅掌翼。碌不是卤,是把鹅放到调好的汤汁中煮。

虾鰆蒸肉青。虾鰆就是水螆的卵,用酒和盐腌制过就成了咸虾鰆!基哥说,最高境界是要蒸出红油来。这个是下饭神器,比我以前喜欢的咸鱼蒸肉饼好吃。

焖凉瓜

清蒸鲻鱼

客家煎酿三宝

藕饼

腊味萝卜糕

广州就是好吃的多,我也喜欢花城苑的出品。基哥不善言辞,只是让大家多吃,最多是介绍一下食材的来源。我们品尝美味的同时,更是感受到了基哥的热情认真。

广州好吃的多,广州的好吃的是从一早开始的。周日早晨正是白天鹅宾馆早茶的旺市,提前和梁师傅留了位子,8:30下去正好坐下。谭师傅过来招呼,安排了几样点心。梁师傅告诉我,谭师傅外出交流昨晚刚下飞机,今天一早就出现在厨房里。认识谭师傅很久了,敬佩他对工作的认真执着,白天鹅宾馆餐饮生意兴盛不衰,就是有这样一批认真执着的老师傅。以身作则传帮带,不仅是技艺,更是做人的精神。

天下第一好吃萨其马

牛腩焖肠粉

叉烧肠粉

超喜欢的泥丁饺

招牌虾饺

晚上去了炳胜公馆,参加炳胜私享黄鱼宴。

来了很多朋友,张新民老师、海港城的虹姐、蚝爷、喜客彪哥、威少、花哥,汕头的李总、朱总、顺德的小谭、江南渔哥阿蔡、宋的老板、北京来的丁盯、赵胤胤、小宽、小玉,东莞的钟哥、吕杨老师、沫沫、洛扬,反正很多很多朋友。炳胜做了几道黄鱼菜,不同做法都很出色。

当晚菜单

东海黄鱼羹

葱油蒸黄鱼

潮州豆酱砂锅黄鱼

黄鱼用的是闽东壹鱼的大黄鱼,优良的黄鱼品质在炳胜厨师的料理下,呈现完美,获得大家一致好评。特别是黄鱼羹的调味,青柠皮丝的加入让胤胤老师赞不绝口。

七月初到炳胜做了一次黄鱼菜式交流,到今天也就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炳胜开发出几款黄鱼菜肴,很受客人喜欢,目前一个月平均要用100万的黄鱼,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烧鹅叉烧拼盘

发酵黄椒酱水晶大虾。每只大虾要四两重,才能做成这个样子。脆滑弹牙,鲜嫩甘美。

酥炸蟹腿肉

第一次吃就喜欢的均安头菜蒸鲍鱼蚌仔。

沾一点葱头豉油汁,无敌美味。

炳胜招牌菠萝包

炳胜黄鱼私享宴,见到许多老朋友,吃到很多喜欢的菜,开心。适逢泉哥太太生日,去年我们在欧洲一起过的生日,在一家温州人开的餐馆里,把一本菜谱都炒了,没想到今年曹太生日回到了自己的主场。菜美酒好人靓,完美的黄鱼私享宴,欢快的生日大爬梯。PS:阿泉给太太那碗面被太太说成是云吞面加蛋。其实是广州没有北方那种面条,有这份心就足够撒狗粮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