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冷知识之4】为什么小学低年级的教室在低楼层,高年级在高楼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4

一年级在1楼上课,高年级就得愈爬愈高?年级愈高、教室的楼层也愈高,好像大家读小学时就是这么一路「爬」上去,但这是为什么呢?

你也有在学校爬楼梯爬得气喘呼呼、膝盖软的回忆吗?为什么读小一的弟弟教室在1楼,读5年级的我却要爬到4楼上课?低年级教室在低楼层,高年级在高楼层,到底是谁规定的?

翻开内政部营建署订定的建筑技术规则,还真的有其规定。施工篇的第134条即载明,小学4层楼以上的教室仅能供高年级学生(5、6年级)使用。询问营建署,这条规定自民国63年订定后,已经45年没有改过了。

去年刚完成北市永建国小新校舍工程的戴嘉惠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林欣苹表示,校园建筑技术规则的设计,除了建筑的机能要符合教学功能,无论是楼梯阶级的高度、或是年级与楼层的配置等,最基本的便是与安全有关,其中也以「防灾」目的最为重要。年纪愈小的小孩、在防灾能力上相对比较弱,避难上较需要老师的引导,因此会需要靠近低楼层。

记者询问学者、教育局与校长,将低年级安排在低楼层,也与学生人身安全有关。2014年年底,台中市有名国小1年级学生从5楼教室坠楼、发生事故。当时市议员张耀中便要求教育局清查各校教室楼层配置,也让低年级必须在低楼层活动的规则再次受重视。

台北市永建国小校长吴文德表示,学校规划教室楼层时,通常会让低年段班级在愈低楼层。这与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关,低年级的孩子比较爱跑跳、掌握自己身体状态的能力还没有那么好,高年级生虽然也有爱动的,但经过学校教导,还是会比低年级学生多一些安全上的判断。

专业领域之一为学校建筑的政治大学教育系教授汤志民也提到,低年级生较会跑跳,低楼层的亲土性强,学生比较容易出外活动。另外也与尺规(scale)有关。身高较矮小的低年级生从高楼往下看,距离地面的高度感、会比身高高的高年级生强,因此比较不适合在高楼层。

台中教育局国小教育科李姓股长回应,事件后教育局在许多会议上做宣导,让各校知道有这样的楼层配置规则。若中低年级学生要到较高楼层的专科教室上课,也要由老师带着齐上齐下。

林欣苹表示,对于愈都会化、人口密度愈高的城市,会开始有人提出未来学校复合式使用的想像,例如学校下层是社福空间,设置托婴中心或是老人安养中心等,学生使用的楼层便会往上推,这时过去的建筑技术规则便可能可以再讨论,然而她也强调,调整规则时仍要考量安全疏散等问题,「土地使用强度提高会延伸机能上的复杂度,相对的建筑设计就会变得更仔细。」林欣苹说。

考量疏散动线、教学机能,思考音乐教室设在哪、上课才不会打扰到其他班级......读者们不妨也能与孩子一起动脑想想,若是让你打造一所学校、会是长什么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