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人不宜看名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1

一、老不看三国

三国里比较多的用到权术与谋略,老年人经历丰富,老于世故,看了三国之后,更加心领神会,如果把权谋用在生活中会增加不稳定因素,话说老而不死为贼。就跟老版《三国演义》主题曲一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还有一种解释:“老不读三国”,是因为古时候老的概念跟现在不一样,现在老一般认为60岁以上,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才算初老,中国古代什么时候算老呢?因为古人的寿命比较短,所谓“老不读三国”,是指30岁以上成年人、有政治头脑的人,不让读三国。为什么?怕你推翻他。

二、少不看水浒

至于水浒传,书里的各路英雄豪杰大多是以一幅侠肝义胆的面目出现,虽然“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豪爽总是让人觉得痛快大气,可惜仔细一看却发现,倒在好汉们刀下们的贪官污吏和恶霸地痞固然不少,可是好汉们滥杀无辜的场面也不乏见。

三、男不看西游

这里的男,应当指的是成家立业之后的男生了,这个时候如果再看《西游记》这些神仙鬼怪之类的故事,就显得有些幼稚了,就像现在有点年纪的人看不惯现在网上的玄幻小说一样,觉得那都是瞎说的,看看有什么意义呢。故而言男不看西游。

四、女不看红楼

红楼梦里描写女性的故事较多,而且多以悲剧结束,女性多愁善感,心思细密,容易受到里面人物影响,心怀悲悯,不利于身心健康。

红楼,西厢,涉及男女情事。红梦为清朝禁书,写尽闺中秘事,男人看之不免滥情,与自己身心健康不利。

书也如人,各有两面,各有善恶,凭人自取。汲善抑恶,唯人自鉴,细心把握,非独言说,乃书中之过耳!

网友解读:

1、《三国演义》讲孔明CE0想发展为董事长!《水浒传》讲宋江拉帮结派对内架空老大,对外投降想升官发财,《西游记》讲玉帝借西天的佛教来抗衡东天的道教,孙悟空️只是道教培养岀来打击玉帝威信的。在红楼梦》贾宝玉只是表面风流,实际上只是让皇帝放心贾府没有野心!全书贯穿了宝玉,一个是代表家族求生存过于早熟!一个是青春的呼唤人的本性!

2、老看三国学奸诈,少看水浒学打架。 看了西游说胡话,一看红楼驾驾驾。

3、名著都有毒,不看则已,最近上班无聊,听听书,现在满脑子都是奉先啊,翼德啊,云长啊,奉孝啊,刚听到吕布被杀,一妻二妾都被曹操带走了,现在都睡不着了,我还有救吗……

4、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厢;瞎说封神榜,大话西游记

5、看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三国的狡诈是每个老年人在生活的历练中得出的经验。水浒的打打杀杀,是年轻人不可学的品格。就跟老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老要猖狂,少要稳重一样。男人不看西游降魔篇,因为西游的幻觉,不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而是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女不看红楼,红楼梦只是描写富家子弟的富裕生活,女人不是游手好闲的瓶子,不是摆设,更不能用美貌换取金钱,因为美貌总有一天会消失,还是得靠自己干出来的。

6、开卷有益。其实,不管读什么书,只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都会从中受益。而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在语言描述,情节展开,人物刻画等诸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不然不会成为四大名著。

相似回答